英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需兼顾五个因素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y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设情境是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策略。英语学习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以便让语言的习得自然而轻松,让学生的思维变得灵活而深刻。英语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如兼顾到“实用、思维、真实、层次、情感”这五个因素,会更好地打造有效课堂。
  【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境创设 五个因素
  一、“随意”的情境要兼顾实用因素
  【例1】一教师在六年级借班上课,在Free talk时介绍自己。
  T:I’m new English teacher today.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
  Ss:Yes.
  T:OK.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My name is ...(教师自顾自地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
  【改进1】同样是一个师生之间互相认识的互动情境。
  T:I’m new English teacher today.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
  Ss:Yes.
  T:You may ask me some questions.(课件提供一些问题句型,以便学生能够打开话匣子)
  S1:Do you have an English name?
  S2:How old are you?
  S3:What’s your hobby?
  S4:What do you usually do ...?
  S5:Do you like...?
  ……
  只不过是换了一下了解的情境,学生就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提问,学生已学的句型在这个情境中变得有用起来,而且能够运用到实际中去,学习如何去了解一个人,如何与人交谈等,这样的情境是实用的。
  二、有趣的情境要兼顾思维因素
  【例2】在一次区域联动的课堂展示活动中,一教师执教《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例3”“例4”同)4B Unit 6 Let’s go by taxi(Part A),要求学生学会询问Is this bus for ...?该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
  T:I’m the bus driver.(戴上司机头饰)DU-DU!The bus is coming.(教师做开车状)Where do you want to go?You may ask me “Is this bus for ...?”(教师在教室里开着“车子”)
  S1:Excuse me,is this bus for the park?
  T:No,it isn’t.
  S2:Excuse me,is this bus for the cinema?
  T:Yes,it is. Get on the bus.(请该生跟在老师的身后,继续开车,等待学生询问,然后换学生,继续做司机,其余学生做乘客跟在身后)
  学生的兴趣只是在于开车子,而对于句型Is this bus for ...?的训练只停留在会简单地模仿说上。像这样有趣的情境只是热闹的噱头,而不是学生学习思维的激发。
  【改进2】T:Look,there are some buses in the bus
  station.Where are they for?Let’s guess.(通过PPT形式猜测公交车到达的地方)
  S1:Is this bus for ...?
  T:(点击课件,学生猜测正确就出现回答Yes,it is.的声音,猜测错误就出现No,it isn’t.的声音,同时,猜测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张相对应的地点卡片)
  在这个情境中,利用“猜谜”的情境,不断激起学生的参与愿望。当一个学生没有猜对的时候,另外的学生开始想另一个地点,引起他们的思考,不断地尝试运用已学的地点单词去搭配句子。教师运用图片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提高了句型运用的能力,也能更好地调控课堂的学习氛围。
  三、新颖的情境要兼顾真实因素
  【例3】一教师在教学4A Unit 2 This is my friend一课的巩固环节中,创设了一个“猜朋友”的环节,课件上出示句型提示:He/She is ...(tall,short,fat,thin). His/Her ...(ears,eyes,nose,hair,mouth) is/are...(big,small,long,short).He/She is in...(white,red,bule,green,blacke,yellow).Who is my friend,guess?
  在我们听课的过程中,参与表达的学生能够按照提示说出一些朋友的信息,但是参与猜的学生却猜不出朋友名,一是特点不够明显,二是有些学生的朋友不是本班的学生,令他们兴趣全无,最后这个游戏尴尬地结束了。
  【改进3】某老师执教《牛津英语》(上教版,“例5”同)4A Module 2 Unit 3 Friends一课时,打破以往我们常用的请学生带上好友的照片来介绍这种形式,而是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拍照环节:
  T:Let’s smile.Take a photo.(教师利用多媒体,当场抓拍教室里学生的照片)
  T:Who’s she?(拍到一女生,课件中呈现了出来,学生都很兴奋)Where’s she?(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该学生在哪里)Whose friend?(引出介绍者)
  然后请这位照片上学生的好友来介绍照片上的人,运用这节课中教师教授的句型:He’s/She’s ... He’s/She’s ... years old.He/She has ... hair.He/She has a ...(head,face,nose,mouth).He/She has two ...(ears,eyes).   此情境创设可谓是生动真实,非常新颖。学生通过认领照片上的朋友,对比照片,说出朋友的特点,听的学生边听介绍,边看当场捕捉下来的镜头,更加能够理解句意了。这个新颖的教学情境,让语言交流变得真实,让语言学习变得真实了。
  四、开放的情境要兼顾层次因素
  【例4】笔者为展示课6B 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做试教,在课堂末尾拓展环节,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
  T:OK. There are some letters from Changshu International School. They want to make penfriends. Please read the letters in your group,then choose one to make a penfriend.(教师下发常熟国际小学学生的来信)
  Ss:...(在小组内读信,选择)
  T:OK.Who do you want to write to?Please write a letter to your penfriend.
  Ss:...(学生在印好的书信纸上开始写信)
  T:Let’s share your letters.
  Ss:...(反馈时有的学生语言表达不流畅,有的学生依旧自顾自地在书写自己的信,也有的学生无从下手)
  【改进4】在此环节下发信件后,笔者提出要求:
  T:Read the letters by yourself,and choose one to make a penfriend. Then talk about your friend’s information in your group.
  Ss:...(学生在小组中读信,选择,交流,教师巡视倾听学生的交流)
  T:Who is your penfriend?(教师指名一个学生交流)
  T:Where is she from?How old is she?...
  T:Good,I think you’ll be good penfriends.
  (接着笔者又询问了两位学生,让学生用汇报的方式介绍笔友的情况)
  T:OK,now,you knew your penfriend,this time,let’s write a letter to your penfriend.
  Ss:...(学生开始在练习纸上书写,书写好后进行小组交流,指名反馈,学生都认真倾听,表达流利)
  同样的一个情境,如果注意了层次性,就会让教学得到不同的效果。教师通过与一名学生的对话,为学生梳理笔友情况分了层次,对接下来的写信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有了明确的指示,这样,通过在开放的情境中设置有层次性的指导,学生的语言输出就容易了。
  五、动人的情境要兼顾情感因素
  【例5】某老师执教1A Module 3 My pet一课的结尾。
  T:Today is Thanksgiving Day. I want to thank my students because today you are all good. How about you?(背景音乐响起)
  S1:I want to thank my Enllish teacher.Because she teaches me.
  ……
  S4:I want to thank my pet. Because it’s cute.
  S5:I want to thank my pet,too. Because it’s lovely.
  T:If you had a pet,you should thank your pet.Because they make you happy.
  该教师巧用执教的日期,抓住文本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及时捕捉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创设了这样一个互相说感谢的情境。让学生在音乐中抒发自己的感恩之情,最后回归到教学主题“My pet”上,是课堂教学的亮点。
  归根结底,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到情境的直接影响,情境也要随着课堂教学的变化而变化。设计一个好的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十分关键,唯有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兼顾到“实用、思维、真实、层次、情感”这五个因素,才能更好地打造有效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王庄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三峡枢纽进入试运行期后,由于水库清水下泄导致葛洲坝下河床下切,水位降低,对航运条件产生一定影响。本文研究坝下港口、锚地、航道等航运设施适应水位下降的能力,并提出相应的工
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剖宫产孕妇1405例.现就其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进行分析,以便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剖宫
阐述用科学发展观引领长江航道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指出长江航道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基本对策。
上课铃响了,又到了每周一的阅读课。孩子们对于阅读课是充满期待的。课上,有他们神采飞扬的演讲,有他们自编自排的表演,还有他们精彩的故事推荐、国学诵读……小小的阅读课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  这节阅读课干什么呢?看着他们满脸的期待,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约”字:“看到这个字,你联想到哪些词?”“约定”“条约”“约法三章”……在“约”字前我又写下“公”,追问:“公约什么意思?”一学生说:“我觉得公约就是
【个人档案】  段安阳,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江阴市新桥中心小学副校长。江阴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无锡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无锡市行知式青年教师,无锡市名教师,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培养对象,小学“发现数学”首倡者。多次获得地级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0-2012年连续三年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并获江苏省“教海探航·杰出水手奖”,三次获得江苏省“杏坛杯”素质教
巴西、阿根廷根据国情和自然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水运事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深入考察其发展状况,分析取得成果的原因,对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水运事业有积极意义。
在新写实小说对生活有距离的审视背后,我们能够看出新写实小说对现实的介入意识,这体现在其介入现实的叙事姿态,底层关怀的叙事内容和距离背后的价值判断上面。当然,这是由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紧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准学生的“新知生长节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和知识之间的逻辑性,获得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问题情境中应用的经验。  1.找准知识生长的“停靠点”。  
目的通过普查法与枚举法的现场应用,探索暗娼人群规模估计的方法。为疫情估计及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普查法是在短时间对城区所有可能存在暗娼的场所内的从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