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保姆”有感——闲话“体验式报道”的长与短

来源 :新闻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oo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验式报道近年在报纸上不断出现:记者去当出租车司机、打工妹、清洁工、精神病院护理工……这类报道用记者亲身经历而非普通的采访方式,给读者真实可信之感,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报道形式之所以拥有较大的受众市场,原因在于记者和读者都希望运用它来更全面真实地反映现实。那么它究意能否让事实得以更真实地凸现呢?我作为一名《钱江晚报》的记者,曾参与过一次大型体验式报道——《保姆日记》,现试以“亲身体验”来分析这种报道形式的长处和不足。
其他文献
利用葡萄饮料厂生产加工的废料葡萄皮提取天然色素,并对影响色素提取率的因素如: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剂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pH等条件进行研究,初步确定获得最大
在开展化学教学时,教师应充分结合素质教育要 求和学科核心素养’制定针对性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化学学科 的学习状态和能力以及兴趣等,均能够得到不同程度发展和提 升。本文
一张优秀的反映篮球运动的摄影作品总是令人过目难忘。那么,摄影记者如何才能在紧张、激烈而又千变万化的篮球比赛中,将转瞬即逝的精彩瞬间定格在胶片之上,顺利完成采访任务
至今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是一位记者,很多时候,每当我一想起这位记者,心里便会涌起一份深深的感动。一个深秋的傍晚,我因事来到大哥住的那家县城医院。老远就听到
人的际遇有许多是一种偶然。 曾经有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在一个黄昏从我家门前的小巷里穿梭而过。 车门上“祖国边疆万里行采访车”几个字分外引人注目。 也许是这偶然的一瞥触
伴随着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各家报纸,尤其是各色城市类小报,无不祭起贴近生活的大旗,探索新的形式、新的内容,努力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让读者喜欢。亲历式新闻(也有称体验式
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掌握较强的听说技巧,可以帮助其准确地捕捉他人的语言信息和快速地进行语言反馈,更好地融入学习与生活。为此,随着社会发展节奏逐渐加快,加强学生听说
《这里的农户种粮积极性为啥这样高?——东阳市寀卢村调查》 (刊于1997年4月10日《浙江日报》头版头条位置),是一篇既提出问题、又回答问题的调查报告,是一篇切中肯綮、为上
李彦的小说《红浮萍》是最接近我的生活的小说,我有一些切身的感受来理解、体会《红浮萍》中的人物和故事。这些故事既亲切又悲伤,真要感谢作者把它们表述得这样真实和深刻,
誉称为“广州最长的市政隧道”的康王路下穿流花湖隧道开建。该隧道(东风路——广园西路)项目——流花湖段围堰工程施工工程11月18日开始招标,此次的围堰工程位于公园内的蒲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