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作文的写作技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i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写出好的作文,怎样才能在中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下面我来浅谈一下写作技巧方面的看法。
  文章的开头一定点题,这样能与题目一致,让别人知道这篇文章写得是什么,结尾要呼应开头,这样你的文章结构严谨。
  最重要的是内容与语言。有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语言,是一篇好文章的关键。
  一、 丰富的内容在于情景细节。
  内容丰富就是能绘声绘色的把自己要表达的事情描述出来。所谓“绘声绘色”就是指在写作上,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做具体、生动的描摹与刻画,使读者对描摹刻画的对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真切、具体的感受要靠细节来传情。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为了把父爱表达出来文中三次描写到背影。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每次写到背影虽然着笔不多但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把伟大父爱传递给了读者。
  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可能并没有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因为这种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感情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它蕴含在平凡和琐碎之中,如果不用心去感受的话,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掉。作者从埋怨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并“暗笑他的迂”,到数次泪流满面,可以看出,在不断反省中作者体悟到了父爱的珍贵,并接受了这珍贵的爱,将其倾诉于笔端,我们今天才读到了这感人至深的文字。
  生活中的细节很多,但学生们却不注意去观察,往往写的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空喊口号而不感人。所以在写作中一定要有细节描写,把自己的感情融入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把感情传给读者。这样的文章才感人。
  二、 精彩的语言在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生动、鲜明;运用比拟,形象逼真;运用排比,贯通一气;运用对偶,整齐优美;运用设问,发人深思;运用对比,形象分明——只要运用恰当,修辞手法各有各的精彩。例如八年级上册茨威格对列夫托尔斯泰的一段描写: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把须发比喻成植被,把没毛的脸部比成空地)。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比喻)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比喻夸张,把须发比喻成热带森林)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比喻、夸张,把大胡子比喻成滔滔白浪,特点:密、多、白、长、卷)。
  这一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特点。抓住了托尔斯泰面部多毛、须发浓密的特征反复描写,但不给人以重复之感,反而一下子就让读者对托翁的面部特征产生深刻的不同寻常的印象。这就是作者用浓墨重彩的描绘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而浓墨重彩的描绘,又来自于夸奖和比喻手法的大量铺张:脸庞多毛,用“植被多于空地”喻之;黝黑脸膛“皱似树皮”这些句子中不仅有比喻,而且比喻中有夸张,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美的遐想。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只要运用恰当,你写的文章就会生动形象而又精彩。
  三、 精彩的语言在于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
  从诸多方面,描摹事物的形状、神态、声音、色彩、气味、质地等特征,调动读者的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使读者视之可见,闻之可觉,触之可得。能够使读者从视觉上的“刺激”转化为心灵上的“刺激”,这样的文章才具有“可读性”。又如朱自清的《春》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
  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
  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春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感受: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泥土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听觉——“唱出”、“应和”、“响着”,把空灵的春风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声、有情。寥寥数笔,就从触觉、味觉、听觉把春风写得有声有色,生动传神。
  写出好作文不是一日之功,掌握了写作技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平时要用功:,平时要不断积累。多读名家名篇、以资借鉴。还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意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好的语言,将好词好句,精彩语段,运用到作文中。这样,你一定能够写出好的作文,在中考中考出好的成绩。
其他文献
【摘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课题研究或专题活动的全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我们的教育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
期刊
图书馆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肩负着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任,被誉为“大学的心脏”、“学校的第二课堂”。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化的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是阅读的关键人物,《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能理清文章的思路,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阅读的相關要求,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现行的人教版语文课本对阅读过程这样认为:阅读是一种智力技能,阅读一篇文章,从字面意思到内在联系,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经历一个从感性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能够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的涵义及意义、常见的教学互动方式以及改进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互动方式  新课程改革在课堂定位方面要求“师生互动,共同发展”,这一要求也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本身就是教和学的统一,必须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
期刊
新时期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当前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现状进行阐述,详细的分析其工作改革的重要意义,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指通过构建一种师生平等、有效沟通的关系,通过营造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不断增强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培养途径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
期刊
内容摘要:针对语文学科的教育,新课标要求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施到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就是要求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一个实质性的提升,本文通过对文学鉴赏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字:语文教学 鉴赏 情感  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就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鉴赏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鉴赏的发展与“接受美学”的出现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接受美学”强调了读者在鉴赏中的
期刊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所要求的社会公共资源积累、公共物品提供与公众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如下岗失业问
聘任制改革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是高校深化改革、完善用人机制的需要,也是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这两年人事部下发了
氧化型锰矿石脱硫产物含大量硫化锰,利用这种材料装填固定床进行净化水中铜离子的动态试验。在材料粒径0.45~0.9mm、进水pH=5.8、进水滤速4.58m/h条件下,1t锰矿石脱硫产物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