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在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d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PK)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54例胃癌和 54例结直肠癌患者以及 2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将予以依地酸(EDTA)处理后的血浆,用酶结合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法检测其血浆中 TumorM2-PK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浆 Tumor M2-PK平均值:胃癌组为 26.937 U/ml,结直肠癌组为30.588 U/ml,对照组为 10.965 U/ml;胃癌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直肠癌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1).Tumor M2-PK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 50.47%)比传统肿瘤标志物 CA72-4( 35.37%)高,而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68.52%)比癌胚抗原( CEA)( 43.12%)高. 结论 Tumor M2-PK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临床意义,且敏感性高于CEA和 CA72-4。

其他文献
目的 采用股二头肌长头腱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并探讨其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23例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陈旧性损伤患者,采用股二头肌长头腱进行解剖学重建.术中保留股二头肌长头在腓骨头的附着或者在远端的连接,分切出一个远端带蒂、宽8~10 mm、长16~18 cm的肌腱条,再将肌腱条纵行劈为前、后两半.将后侧半肌腱条反折重建胭腓韧带和腘肌腱,其股骨附着点位于腘肌腱的解剖学附着点,反折后的游离端固
目的 探讨1例心脏移植长期存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原因、诊断和处理.方法对1例心脏移植术后存活8年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好,恢复正常工作;血液生化正常;心电图无心肌缺血改变;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正常;心内膜心肌活检未见急性排斥反应征象;同位素心肌显像提示左室壁心肌放射性分布进行性减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弥漫性狭窄、右冠状动脉近段有一局限性严重狭窄(>90 %)、远端
目的 分析比较HIV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疫苗在小鼠和家兔体内的免疫原性.方法 HIV痘苗病毒载体疫苗vTKgpe以肌内、皮下、皮内3种途径接种小鼠,每周采血检测HIV特异性抗体和针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抗体,4周时取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此外vTKgpe 皮内途径接种2只家兔,每周采血检测抗体.结果肌内和皮下免疫的小鼠在2周时开始出现HIV特异性抗体,4周时开始消失;针对痘苗病毒载体的抗体滴度在
目的 对破伤风毒素C片段进行基因克隆、重组表达、蛋白纯化和免疫原性分析. 方法应用PCR技术直接从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的质粒DNA中扩增出1370bp的破伤风毒素C片段(简称TTC)基因,将此基因片段插入到表达载体pET-22b(+)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和金属离子螯合亲和层析方法进行蛋白纯化后,参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的免疫攻击实验方法测定其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