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气源于实力!激辩美国的中国女主播刘欣

来源 :文萃报·周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untain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30日早8点26分,中美女主播跨洋约辩——CGTN主播刘欣 VS FOX主播翠西万众瞩目。在对方的主场上,刘欣流畅的英文、机敏的反应、淡定的气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叫板美国主播、坦然应邀辩论的英语女神,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从小不看动画片
  Follow Me学英语
   刘欣,江苏镇江人,从小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每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不看动画片不玩游戏,守着电视机,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Follow Me英语学习节目。上了初中后,她就已经确立了冲击英文的人生目标。高中毕业,学习优异的她,被保送复旦大学中文系,可她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毅然选择了梦寐以求的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做自己人生的主人,认定了一件事,她就不回头。在大学,她成了大家眼中的“英文女神”,上课抢着回答问题,还总是在老师将要结束话题时,进行补充。课后还排练戏剧、唱英文歌,但凡和英语沾点关系的活动,她都不会错过。
   正因为如此,当机会来临时,她能毫不犹豫地抓住并且出色完成。
  首位获得国际英语演讲
  比赛冠军的中国人
   1995年,当南京大学通知学生报名参加首届“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时,从未参加过大型比赛的她,第一个勇敢举手:“我要去!”之后的一番比拼,让她成功获得了代表南大去参赛的资格,第二年3月的全国赛中,自信幽默的她,更是赢得评委们的格外关注,最终她获得了全国冠军。可接着,更大的考验来了,她要代表中国,去参加在伦敦举办的世界英语演讲比赛!这时距离比赛已只有短短两个月了。且不说这是中国大学生第一次参加国际性的英语比赛,也不说这次比赛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手,单是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做好充分准备,说一口标准的英式英语,就已经让她很有思想压力了。但是,一贯好强的她,克服了心理压力,毅然决然代表中国勇敢“出征”!
   这是她第一次走出国门,演讲主题是《镜子和我》,赛前她有些紧张,但一上台,看到正好有个镜子,她灵机一动,第一句就现场发挥,吸引了所有评委们的目光,接着,她用流利英文娓娓道来。最终她脱颖而出,打败了来自27个国家的选手,成为首位获得国际英语演讲比赛冠军的中国人!这一年,她才不过是个青涩的大二小姑娘。
  创立一档以她名字命名的栏目
   1997年毕业后,她顺利进入央视国际频道工作,之后多次主持中央电视台新年晚会,还主持戛纳国际影视节“中国日”活动。2001年7月,中央电视台庆申奥成功,激动人心的直播晚会,也是她主持的。在业界她已是功成名就,可她还不断给自己“充电”:学海无涯,书囊无底,世间知识怎学得尽。2002年2月,她又开始远赴法国去学习法语,并取得了法语高级资历证书。之后她担任起《环球了望》《英语新闻》的主播,本来主持工作就让她忙得团团转,可她还抽空学会了土耳其语!2011年,她选择了一条更富挑战的道路,前往日内瓦成为驻外记者,每次重要的记者发布会上,都有她活跃身影,她总是刨根问底:“我还有一个问题!”
   2016年,她来到刚刚开播的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创立一档以她名字命名的栏目:《欣视点》。
  维护祖国形象
   出色的她,成为了CGTN的当家主播。可是她还是太低调了,令人惊奇的是,事业上她能有如此高度,生活中她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优雅知性、爱生活、爱工作、朋友遍世界,这是她严谨工作之余的另一面。
   而她最可贵的一面,是她一颗爱国心,时刻不忘身为媒体记者的担当和对祖国形象的维护!
   对西方某些国家长期抹黑中国,她一直以中国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据理驳斥西方媒体。
   一次国内某重要会议期间,一家外媒采访受挫后,发布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她匆匆准备了十分钟的发言稿,以犀利言论抨击对方,一度和外媒记者关系闹僵。事后冷静下来,虽说也有些言语偏颇,但涉及祖国尊严,她不后悔这样做。
   不为光鲜的工作,不为鹊起的声名,身怀敢为中国发声的勇气,不断努力和国际接轨,不断维护祖国尊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刘欣身上所展现的,才是一个真正中国新闻媒体人的责任和担当。
   而近期的中美贸易战, 经历了几轮互怼后,真理越辩越明。刘欣礼貌不失风度,冷静绝不意气,有理有据,彰显大国素养,不卑不亢,尽扬大国气度,而反观翠西,已经越来越情绪化。最近,因为“反击翠西”这件事,很多人臆测刘欣一定很有背景,可看過她的故事才知,她一路开挂的人生,根本就没有任何靠山,因为她就是山!
   君子藏器于身,适时而动,底气源于实力,背景在于努力!
  (据湖南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其他文献
苏联援助的这些项目帮助中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的骨架。   在这些项目中,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原名112厂)于1951年6月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最初担负飞机修理任务,1953年5月,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重点建设的协议,其中包括112厂从1953年开始扩建,1956年建成年产1000架喷气式歼击机的制造厂,制造的第一种机型为米格-15比斯。这里生产的我国第一架
期刊
线条刚劲流畅,黑白颜色对比强烈,画面逼真得如同照片。颐和园、故宫、张氏帅府……人们熟悉的中國建筑、景点在一支钢笔的描绘下跃然纸上。这些钢笔画的创作者是辽宁省沈阳市一位81岁的老人——翟金生。他历时20余年走遍中国16个省份,用钢笔记录下各地美景。   “我所有的画都是现场画的,只有亲眼去看、去感受,才能画出景色最美的一面。”退休前是电影院海报设计师的翟金生说,他年轻时就喜欢绘画,退休后,开始尝试用
期刊
齐白石最为擅长的是画蝦和花、虫、鸟、兽,对于鸽子齐白石并不擅长,但是齐白石敢于挑战,为了画鸽子还专门养了鸽子来观察它们的形态,摸索研习,自成一格,这一幅《和平》画作尤其代表了齐白石这一类型绘画的风格面貌。画面以鸽子、雁来红来直观表达“和平”的象征:三枝淡墨的叶子,与墨色浓重的鸽子呈现出浓淡相间画面与构图,鸽子红色喙爪又与红叶互相呼应。篆书题款和平,以墨书题跋终结画面,成为整体章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期刊
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突破了13万公里,有很多公众关心,有多少高速公路能提供战斗机的起降?其实,一般的高速公路都不能让战斗机起降,除非是经过特殊设计和改造的路段,才能成为平战两用的高速公路机场,在战时临时封闭,拆除隔离带,配备机动的指挥车和勤务保障车辆,才能让战机起降。否则的话,光是有一段能起降战机的路段,不能进行作战支援,没什么太多意义。   在高速公路上起降战机虽然并不常见,但却是很多国家
期刊
歼-11是中国空军的一种多功能重型喷气战斗机,是我国的第3代战斗机,这款战斗机其实就是中国以前引进俄罗斯的苏-27SK战斗机的国产组装型。这款战机的性能优越,发动机性能和载油量以及飞行高度范围等等都有值得可圈可点的地方。此后在经过多次的改进后,研发出了新的型号即歼-11B。   据有关报道称,我国歼-15是在俄罗斯舰载机苏-33的原型机上进行技术研究进而在歼-11基础上进行研制开发的战斗机。所以在
期刊
“156项工程”的形成是分三批逐渐确定的。第一批项目是在毛泽东首次访苏联期间确定的。双方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其中苏联同意向中国贷款3亿美元,实行1%优惠利率,5年还清。苏联用这笔贷款向中国提供50个大型工程项目,包括煤炭、电力等能源项目、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基础项目和国防项目。   抗美援朝后,苏联加大对中国的援助力度。1952年8月,周恩来率领代表团访苏,双方确定了援助项目的基本原则。周恩
期刊
近日,一张二战老照片引起军迷的激烈讨论,二战时期的一辆德国坦克炮管上赫然标记着一架飓风战斗机的战果,显示这辆坦克的炮手在1941年5月16日在北非战场上击落了一架英国皇家空军第274中队的战斗机,曾经很多军迷认为坦克击落飞机仅是电影与游戏中才能见到的画面,但是二战时期的德国就已经做到了。而如今的现代坦克因为火控系统与智能弹药的装备,同样具备击落飞机的能力,中国的99A就可以做到。   但是与二战时
期刊
1956年9月,在党的七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提及中共中央核心领导层的人事安排时,提议邓小平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邓小平当场表示:“我还是比较安于担任秘书长这个职务。”毛泽东向邓小平也是向全场解释:“秘书长改为总书记,那只是中国话变成外国话,……外国的总书记就相当于中国的秘书长。”   接下来,毛泽东不厌其烦、反复表示要为邓小平“宣传宣传”。他说:我看邓小平这个人跟我一样,不是没有缺点,但是比较公道
期刊
我问王志:“重阳节直播,导演组要求主持人带自家的老人参加,我带咱妈去好吗?”王志没答应,婆婆却答应了。   到了现场,我请化妆师给婆婆化好妝。婆婆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就像看着别人。   “80年了,这是头一回,结婚时都没这样打扮过。”   婆婆又看看其他主持人的父母,说道:“又年轻又好看,我给你丢人了。”   “您这一头的银发最有风度。”我怕老太太怯场,说,“主持人问什么,您就说什么,唠家常就好。”
期刊
5月13日,曾导演《葫芦兄弟》《鹬蚌相争》等中国经典动画片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级导演胡进庆逝世,享年83岁。消息传开后,网络上一片怀念声:“老先生走好!感谢您留给中国动画的经典和美好!”   《葫芦兄弟》于1987年1月摄制完成。32年来,它始终是80后至今的几代人共同的回忆。  美影厂的“获奖专业户”   胡进庆195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校动画专修科,后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上海美术电影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