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视角的制造业转型探索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制造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低端等方面。为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制造业转型已刻不容缓;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制造业转型提供了机遇。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动因和模式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提出来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融合 转型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在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品的服务。它不同与消费者服务业,其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制造业生产各阶段效率,提升产出价值,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先后经历了分立、共生互动和融合三个阶段,二者的关系由松散逐渐变得密切: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分立发展阶段。为制造业的生产交易等活动提供服务,起经济润滑剂作用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生互动发展阶段。此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提高制造业价值链效率,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三是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阶段。伴随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产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界限划分越来越模糊,由共生互动逐渐合二为一。这种融合主要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价值链的延伸、渗透和重组,生产性服务业正加速向制造业的研究、设计、物流、服务等过程展开全方位的渗透,两个产业相互融合,最终形成新型产业体系。
  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制造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低端等方面,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只能依靠制造业产业升级以此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方式与渠道就是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的实质其实就是技术含量增加与资源重新优化整合的过程。如果能够处理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之间的关系,走一条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成为提高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层次与产业竞争力的绝好机遇。
  一、我国制造业的现状
  制造业对于一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探讨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发展路径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制造业真正起步是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此阶段我国工业底子薄,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为了改变我国制造业高成本低利润的尴尬处境,国家通过直接引进机器设备以助制造业发展,但效果并不理想,制造业依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导致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主要从事为国外企业进行代工制造;从微笑曲线上看单纯的制造环节创造的价值很低,而处于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与营销环节我国制造业涉及较少,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这种窘境。另外,过去我国劳动力低廉也是导致制造业目前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这是由于价格一定情况下低廉的劳动力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使企业获利,使制造业企业弱化了追求技术创新的动力,相反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取近期利润动力大增,其结果导致我国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但竞争力却没有提高。当下我国处于劳动力优势的消失和我国制造业产品附加值低的两难困境,如何才能上升到价值链的中高端是目前我国制造业转型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基础
  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价值链上具有高度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属于高附加值产品,处在价值链的中高端,制造业提供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从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形成了一条价值链。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关性还体现在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制造业竞争力提高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反过来会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形成良性互动。现今,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行业内竞争十分激烈,给企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企业面临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在公司战略、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上进行新的审视。此外,今天的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个的企业或产品的竞争发展到价值链的竞争,二业的融合程度在竞争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产业间价值链高度相关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重要基础之一。
  2.技术进步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之一。技术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最直接的支撑和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技术进步意味着在前期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必然投入大量资源,单个产业的发展成本增加,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十分缓慢不利于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以最小的成本支出实现技术进步是最理想的状态,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这就要求不同产业间的资源交叉融合使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同特点是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产业主要支撑,为促进产业融合与资源的优化利用奠定了基础。一方面,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会改变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品”特征,从而扩大各自产业的市场空间,促进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实现技术融合的前提条件下,技术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業融合的又一基础。
  三、政策建议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趋势并且二业融合具备客观条件,为更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与互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结合文章的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分业发展时期制定的产业政策可能并不符合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需要,因此为更好促进二业融合政府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合理的规制政策,同时对不合理的规制政策要取消,这样才能实现资源最优化整合与利用,以达到加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效果。另外,技术进步是二业融合的重要基础,因此也要制定合理的、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更重要的是上述政策应该是协同性政策,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第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实质上是各自价值链的分解然后再整合,这一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要融入到制造业价值链的基本环节中去。因此,相关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融合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融合环境。政策的侧重点应该放在降低融合成本、支持鼓励研发创新、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优化融合环境、建设交流信息平台等方面,引导并激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第三,不同企业具体情况不同,相应的生成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企业的融合模式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为促进融合效果最大化,政策也要相应灵活争取做到服务不同融合模式的企业发展。政策的侧重点应该放在降低两产业企业融合的协调成本、引导融合企业正确嵌入价值链、提升产品或服务附加值等方面上,在促进企业融合的基础上,提升融合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童洁,张旭梅,但斌.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J]. 软科学,2010,02:75-78.
  [2]杨仁发.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造业竞争力与产业融合[D].南开大学,2013.
  [3]刘徐方. 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1:40-44.
  [4]匡导球. 现代服务业的跨产业融合发展:动因、模式与效应[J]. 新视野,2012,03:45-49.
  [5]高觉民,李晓慧.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 中国工业经济,2011,06:151-160.
  [6]张振刚,陈志明,胡琪玲.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J]. 科研管理,2014,01:131-138.
  [7]刘书瀚,张瑞,刘立霞.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2010,06:65-74.
其他文献
摘 要:美育是实现个体人格完善到社会秩序完善为目的的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大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拥有教强的审美能力和健全的人格,是应用型大学应该重视的问题和建设的重点。本文通过前期对四川省四所应用型高校美育现状的调查,针对学校美育课程设置,学生在美育认知和审美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深度访谈和专家意见法,尝试性提出实践创新策略,主要包括:完善应用性高校美育管理制度;加强艺术类
期刊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增多,很多地区正在快速、集中地建设老年人照料设施,但近年来老年人照料设施内跌倒、坠床等安全问题的频发显示出现阶段中国的照料设施安全建设水平并未满足老人们的安全需求。与居家养老不同,除了因年龄大身体机能退化造成的身体易受伤害,在照料设施中,老人与家人分离的生活,使其更易发生跌伤、碰伤等安全问题,产生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因而需要从生理、心理各方面给予老年人更多关注,为其营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对老年人照料设施中的空间环境安全进行科学系统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设计措施是当下照料设
摘 要: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院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而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如今,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高校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对此,高校必须认识到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性,而且要增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发挥出高校应有的作用,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等院校 服务 大学生就业创业 新探索  21世界各个国家的竞争
期刊
摘 要: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与之联系密切的房地产业也取得了全所未有的繁荣,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改善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等众多方面都起到了十分关键地作用。为了满足我国发展经济的需要,我国的土地资源在不断地减少,在这一环境下我国央行对房地产业的银行信贷业务采取了一系列的紧缩措施,使得房地产业的融资难度明显增加。所以,当前这种环境下房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是两化交融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信息化开展的中心特色,提取进去,并和工业、商业、金融等行业的全面融合。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诈骗犯罪预防的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此类犯罪在适用法律、调查取证、侦查协作、抓捕犯罪分子、追查赃款等方面存在问题和难点,从而从完善立法、落实身份实名制、加强协作互助、实时监控并分析电信诈骗犯罪行为以及加大电信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和形式的宣传等几个方面提出打
期刊
摘 要:假日经济是指人们在节假日期间,集中外出旅游、娱乐、消费,导致各种消费活跃,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系统经济模式。本文主要针对湛江旅游业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了湛江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假日经济对湛江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假日经济在旅游业上的发展对策,旨在更好地发挥其在湛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假日经济 湛江 旅游业  一、假日经济形成
期刊
摘 要:事业单位承担着重要的社会管理及服务职能,为了确保事业单位能够稳定的发挥作用,基于新预算法视角做好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问题及对策研究工作就十分具有必要。  关键词:新预算法 事业单位 预算绩效评价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2017年下半年我国实行了全新的《预算法》,《预算法》对绩效的规定,首次将“讲求绩效”写入法,提出了绩效法定的规定。所以事业单位要及时的投入、使用全新的预算管理办法,改善
期刊
摘 要:随着高校业务量加大,存在采购廉政风险,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加强高校内部经济活动风险的管控,从源头上进行防范管理。从政府采购的每一环节上加强内控管理,形成相互制约的闭链,保证高校政府采购活动绿色进行,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 政府采购 内控 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家逐步加大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如针对高校的“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等专项资金的投入,大量资金支持高校建
期刊
摘 要:军民融合主要强调的是资源在军民两大系统的优化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的思想和热度日益剧增,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协调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实现富国与强军目标相统一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军民融合的大背景下,分析其对于装备价格的影响,为促进我国装备价格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军民融合 装备价格 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各大领域的改革日趋完善,市场经济日趋稳定,走向成熟与发展。军民融合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我国也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逐渐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民航的经济与管理体系也在像更好的方面逐渐发展,对我国航空货运物流企业来说也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航空货运物流所具有的特点和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航空货运物流也发展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航空货运物流 发展 供应链  随着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