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焦点问题“面面观”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wenjia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锥曲线的焦点既给圆锥曲线定“位”,又直接影响着圆锥曲线中某些“量”的变化;另外,圆锥曲线的众多性质都依赖于焦点,所以由焦点引发出圆锥曲线的许多问题倍受命题人青睐,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频频亮相.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与圆锥曲线焦点有关的问题.
  圆锥曲线的焦点“定位”问题
  例1 求过点(2,-2),且与[x22-y2=1]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法一 分类讨论法.
  由题意得,双曲线[x22-y2=1]的渐近线方程为[y=±22x].
  (1)若所求双曲线焦点在x轴上,设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x2a2-y2b2=1(a>0,b>0)].
  则[ba=22],
  [∴b=22a]. ①
  又点(2,-2)在双曲线上,
  [∴4a2-4b2=1]. ②
  联立①②得,方程组无解.
  (2)若所求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设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y2a2-x2b2=1(a>0,b>0)].
  则[ab]=[22],[∴a=22b]. ①
  又点(2,-2)在双曲线上,
  [∴4a2-4b2=1]. ②
  联立①②得,
  [a2=2],[b2=4].
  故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22-x24=1].
  点评 确定圆锥曲线的方程包括“定位”和“定量”两个方面. 因此,在求解此类问题时,其通性通法是必须根据已知条件确定焦点的位置,不能确定焦点位置的,需对焦点是在[x]轴上还是在[y]轴上进行分类讨论,不能遗漏任何一种情况.
  解法二 待定系数法.
  因为所求双曲线与已知双曲线[x22]-y2=1有相同的渐近线,
  故可设双曲线方程为[x22-y2=λ(λ≠0)].
  又点(2,-2)在双曲线上,
  [∴λ=42]-4=-2.
  故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x22-y2=]-2,即所求双曲线方程为[y22-x24=1].
  点评 涉及求圆锥曲线方程的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并不能判定焦点的位置时,先不要急着分类讨论解题,可以先理解题意,充分挖掘题目的个性特征,寻找思路更优的解法. 如解法二,在已知渐近线反常的条件下,利用双曲线系[x22-y2=λ(λ≠0)]求解,避免了分类讨论,显然优于解法一.
  圆锥曲线的焦半径问题
  例2 如图,椭圆:[x29-y24=1]的左、右焦点为[F1],[F2],点P为椭圆上的动点,当[∠F1PF2]为钝角时,求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解析 设P的坐标为[(x0,y0)],由椭圆方程[x29-y24=1]可得,a=3,[c=5],[e=53].
  由焦半径公式得,
  [PF1=3+53x0],[PF2=3-53x0].
  又因为[∠F1PF2]为钝角,
  所以[PF12]+[PF22]-[F1F22]<0.
  所以[(3+53x0)2]+[(3-53x0)2]-20<0.
  解得,[-355  所以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355,][355)].
  点评 连接圆锥曲线的焦点与曲线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称为它们的焦半径. 有关圆锥曲线上的点与焦点的距离问题, 可考虑使用焦半径公式来处理. 本例充分利用[∠F1PF2]为钝角这一条件,由焦半径公式求得两条焦半径[PF1],[PF2]的长,进而用余弦定理求解.
  圆锥曲线中焦点三角形問题
  例3 已知椭圆C与椭圆:[x2+37y2=37]的焦点F1,F2相同,且椭圆C过点[(572,-6)].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若点P为椭圆C上一点,且∠F1PF2=[π3],求△F1PF2的面积.
  解析 (1)因为椭圆:[x237+y2=1]的焦点坐标为[(-6,0), (6,0)],
  所以设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x2a2-y2a2-36=1(a2>36)].
  将点[(572,-6)]代入上式整理得,
  [4a4-463a2+6300=0].
  解得,[a2]=100,或[a2]=[634](舍去).
  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x2100+y264=1].
  (2)因为点P为椭圆C上任意一点,
  所以[PF1+][PF2=2a=20].
  由(1)知,c=6.
  在△PF1F2中,[F1F2]=[2c]=12.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F1F22]=[PF12]+[PF22]-[2F1F22cosπ3],
  即[122=][PF12]+[PF22]-[PF1?PF2].
  因为[PF12]+[PF22]=([PF1+PF2)2]-[2PF1?PF2,]
  所以[122=]([PF1+PF2)2]-3[PF1?PF2].
  所以[122=][202]-3[PF1?PF2].
  所以[PF1?PF2]=[202-1223=32×83=2563].
  故[SΔPF1F2][=12][PF1?PF2sinπ3]
  [=12×2563×32=6433.]
  所以△F1PF2的面积为[6433].
  点评 椭圆或双曲线上的一点与两个焦点[F1],[F2]所成的三角形,常称之为焦点三角形. 在解与焦点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时,经常可考虑运用正、余弦定理和勾股定理等,通过变形,使之出现[PF1]与[PF2]的关系式,这样便于运用椭圆或双曲线的定义,求得[|PF1|·|PF2|]的值. 另外,在运算中要特别注意一些变形技巧和整体代换思想的应用.   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问题
  例4 已知直线[l]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
  (1)若[AF]=4,求点A的坐标;
  (2)求线段AB的长的最小值.
  解析 由[y2=4x]得,p=2,其准线方程为x=-1,焦点F(1,0).
  设A([x1,y1]),B([x2,y2]).
  (1)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AF|=[x1]+[p2],
  从而[x1]=4-1=3.
  代入[y2=4x],解得,[y1=±23].
  ∴点A的坐标为(3,2),或(3,-2).
  (2)①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的方程为x=1,与抛物线相交于A(1,2),B(1,-2),此时[AB]=4.
  ②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y=k(x-1),y2=4x.]
  消去y整理得,[k2x2-(2k2+4)x+k2=0].
  ∵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
  则k≠0,并设其两根为[x1],[x2].
  ∴[x1+x2=2+4k2].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AB|=[x1+x2+p=4+4k2>4].
  综上所述,[AB]≥4,即线段AB的长的最小值为4.
  点评 圆锥曲线过焦点的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 两个交点连接而成的线段叫焦点弦. 由于焦点弦是圆锥曲线中一种特殊的弦,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充分挖掘焦点弦的特征,常用圆锥曲线的定义(特别是第二定义)将问题转化,利用焦点弦长公式并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 本例第(2)问中,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并结合焦点弦长公式[|AB|=x1+x2+p]把[|AB|]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出来,比直接用弦长公式[AB=(1+k2)x1-x2]整体代换、设而不求更简洁.
  圆锥曲线中与焦点有关最值问题
  例5 设P是抛物线[y2=4x]上的一个动点,F为抛物线的焦点.
  (1)若点P到直线[x]=-1的距离为d,又A(-1,1),求[PA]+d的最小值;
  (2)若B(3,2),求[PB]+[PF]的最小值.
  解析 (1)依题意得,抛物线的焦点为F(1,0),准线方程为x=-1.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PF]=d.
  于是问题转化为求[PA]+[PF]的最小值.
  如图1,连接AF,交抛物线于点P,则最小值为[22+12=5].
  (2)把点B的横坐标代入[y2=4x]中得, [y=±12].
  因為[12]>2,所以点B在抛物线内部. 自点B作BQ垂直准线于点Q,交抛物线于点P1(如图2).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P1Q]=[P1F].
  则[PB]+[PF]≥[P1B]+[P1Q]=[BQ]=4.
  即[PB]+[PF]的最小值为4.
  点评 在圆锥曲线中求解与焦点有关的两点间距离和的最值问题时,往往利用其几何特征,回归定义,化折线为直线解决最值问题. 如本例的第(1)问中的两定点位于抛物线两侧,直接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解;而第(2)问中的两定点位于抛物线同侧,则利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将同侧(内部)问题转化为异侧问题,进而转化为第(1)问求解. 需指出的是,本例中亦可把抛物线改为椭圆或双曲线,同样有类似的问题.
其他文献
杭州一位家长爆料:他孩子在城西一所小学就读,学校在大门(面向西行路)南面的机动车道上画了一条横穿西行路的黄线,黄线内禁止学生家长停车,违反规定将扣除班级集体分,并影响学生三好学生等考核评定。  毋庸置疑,学校的初衷是善意的。但这是一项出自善意却违背教育常识的措施。单从效果而论,校方让学生为家长的不文明行为“背锅”也许有效。但问题在于,以往的激励教育是以学生个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如今,家长行为也牵涉其
期刊
语文成绩提升的幅度总是大不起来,估分和实际得分悬殊,看懂了的题目却得不到满意的分数,尤其是古代诗歌的阅读。其实,这中间有一个问题大家都有所忽略——答题规范。答题规范是操作问题,操作不当,看到的分数得不到,这的确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下面我们用例子说明。  例1 阅读储光羲 的《咏山泉》,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期刊
一篇題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的文章在网上广泛传播。作者称,自己是一位母亲,儿子在中关村二小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孩子被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当事学校发布声明称,校方一直在努力协调,呼吁让教育问题回归校园处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称高度重视此事,“严肃对待、妥善解决”。  对于校园霸凌,主管部门不可谓不重视。杜绝霸凌行为难在哪里?首先在于认定的问题。无论是叫“欺凌”还是“霸凌”,而非单纯的校园暴力,
期刊
今年8月,一对青年男女饮酒后和另一名男子发生言语纠纷,持刀互殴导致一死两伤。  “你瞅啥”是典型的北方句式,据说完成的语言链条是——你瞅啥?瞅你咋地?你不瞅我咋知道我瞅你?有种再瞅一个试试?试试就试试……顺着语言链条走下去,接下来似乎顺理成章就是动武环节了。而最为悲催的结果就是前述非典型血案,正所谓瞅着瞅着就没命了。  “你瞅啥”甚至于这类非典型血案,并不仅限于北方。南方就常见“你看老子搞么事”所
期刊
全国卷小说阅读部分第4题多是探究题,分值一般为8分。根据笔者近年参与高考阅卷的观察,考生实际得分与他们的期望值悬殊。以为手到擒来的,结果大失所望。究其原因,在于考生规范训练不够,答题范式欠缺。下面以2015年高考全国卷相关题为例,结合部分考生的答案进行分析。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
期刊
文言文翻译失分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失分原因大多是翻译不规范。下面列举考生常见的不规范的翻译例子,分析错因,指出对策,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不规范翻译1:][混淆古今异义]  例1 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 当时已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 当时已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
期刊
文章各有各的特点,不能把记叙文写成议论文,也不能把散文写成说明文。这样的文章在考试中是得不到高分的。下面这篇议论文就存在文体不清(不规范)的毛病。我们先看原作,再看后面的分析。  作文题目 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以选择。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期刊
[高考作文考什么]  请看英语全国卷Ⅰ原题:  假如你是李华,正在教你的英国朋友Leslie学汉语。请你写封邮件告知下次上课的计划,内容包括:  1. 时间和地点;  2. 内容:学习唐诗;  3. 课前准备:简要了解唐朝的历史。  注意:  1. 词数100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从形式上看,依然同往常年一样是写书信(或邮件),唯一细小的差别是今年并未提供书信的开头和
期刊
对于补写句子和图文(表)转换两大题型,考生大都能把握题意,自以为满分无疑,却得分不到一半。为什么?多因答题不规范。下面列举几类常考题型说明。  例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腰封”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上面可写书籍的内容提要、作者简介等。可是近些年,它成了一种营销手段。 ① ,一味以“抬高”为能事,动辄说“
期刊
二项分布是对只有两个互斥结果且成功概率恒定的随机事件规律性描述的一种概率分布,也是超几何分布的极端情况. 本文从二项分布的定义入手,对二项分布的常见题型进行盘点,并对二项分布与其他分布易混淆处展开辨析,以期能帮助同学们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的常见题型  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设事件[A]发生的次数为[k],在每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