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合作学习中对学困生的关注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s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课堂上,我们时不时地会发现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热热闹闹,个别学生却无法参与进去,坐在座位上与热闹的氛围格格不入,这些学生即谓学困生。他们由于英语基础较薄弱,无法与其他学生进行很好地交流,因而成了被“遗忘的群体”,久而久之,他们对合作学习越来越缺乏兴趣,最终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面对这一现象,在合作学习中我们应更关注学困生,调动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中,在此过程中让学困生从“默默无闻”的观众转变为“主动学习”的主角。
  一、 优化组合,让学困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在教学完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 Unit 6 At the snack bar的Story time 后,我设计了一家人去snack bar买东西的合作学习活动,小组成员分别扮演waiter, dad, mum ,child,用上主要句型 What would you like ? I’d like….Anything else? Here you are. Thank you.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后,我仔细观察了钱志贤一组,他扮演的是child,是整个合作学习中的主角,他活跃的性格不断地用I’d like ….重复着需要的东西,一旁的邹琪安时不时地在帮他纠正 two glasses of milk,不是two glass milk.再看向黄柯涵一组,他扮演的 waiter一板一眼,由于句子是简单地重复,难度很小,因而他自信多了,声音也响亮了;What would you like? Anything else?俨然是真正的 waiter.
  二、分工到位,让学困生学会合作学习活动
  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长时间的精心培养,学困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较弱,更需要教师及优秀生的关心与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学困生由于对教师的需求领悟能力差,往往在合作中摸不着头脑,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讲述地清楚、到位,并为合作学习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纪律监督员,小组长在合作中代替教师的作用,他需管好小组成员,明确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并帮助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让他们想说、会说、敢说。
  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四年级英语Unit 5 Our new home后,我布置了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小组合作设计你们心目中的理想的家,然后用英语进行介绍。This is our new home. We have … in our home. We have …in the living room. We have…in the kitchen. We have … in the bedroom.合作活动开始,设计完新家后,组长邹琪安就开始分配任务:我们首先一起介绍 This is our new home. We have a bathroom, a living room ,three bedrooms and a kitchen in our home.介绍时要把我们自己设计的自豪情绪表现出来。然后每个人再分别介绍 We have … in the kitchen/bathroom/bedroom/living room.分配完任务,就开始认真介绍,因为有组长的预先示范介绍 We have a fridge and a clock in the kitchen. 其余两个中等生完成任务较轻松,轮到学困生钱志贤了,由于刚才几个学生的介绍,他的框架还是正确的:We have sofa ,TV, chair in the…. 显然对单词living room的发音及名词单复数在句中的运用的细节他还未掌握,邹琪安马上进行纠正: We have a sofa, a TV and some chairs in the living room.并反复示范living room的发音,直至钱志贤完全掌握。小组交流时,由于在小组内已完成任务,因而小手举得特别高,回答得自然也不错,我及时进行了表扬,不仅是对他,更对小组内成员间的互帮互助。
  分工到位后,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困生不再一言不发,心不在焉,他们有了任务,在自己努力或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去努力完成任务,最终学会合作学习。
  三、形式多样,让学困生融入合作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为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提供了较为轻松的环境,他们不用担心犯错误,通过课堂合作学习,学困生也认识到自己对合作小组承担的责任,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在形式上,我们也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合作形式,除了朗读对话,情境表演,也可加入学生喜爱的手工制作,英语歌曲演唱,活跃学习氛围,同时也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困生在学习上较其他学生稍逊一筹,但在其他方面他们可能比优等生更胜一筹。因而,我充分发掘了学困生的长处,不时地调整合作学习的内容形式。如在教学了译林版小学五年级英语 Unit 8 Merry Christmas后,我设计了Make a Christmas Card这一环节,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PPT上用英文出示制作步骤,学困生朱艺林,杜秀东动手能力强,做起贺卡来有模有样,优异生陈唯一,卯景淳反而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时向杜秀东请教,学困生马曼玲,江一瞿英语字母书写的漂亮,Merry Christmas出自她们之手,合作完成漂亮的贺卡
  四、合理评价,让学困生爱上合作学习活动
  如:在教学完译林版小学四年级英语Unit 8 Dolls的 Story time后,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组合作比赛活动,一个成员进行班里学生五官特征的描述,其他三个成员进行猜,每人可提问题,直至猜出来。如一成员介绍:His eyes are big. His ears are small. He can play football very well.如其他成员猜不出,就提问,如:Is he tall or short?通过问答再次寻找答案。根据小组学生语言的流畅程度,反应的快慢程度,我给出了评价结果:最佳默契小组,最佳智慧小组,最佳善思小组等等,努力做到各组都有奖,让学困生感受到他们在小组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学困生还实行了评价倾斜制度:最佳努力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发言奖,最佳创意奖,都可以用来激励他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激起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合作学习中,我们只有激发学困生的参与兴趣,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动力,只有为学困生创造参与条件,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培养策略。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能够从初中英语教学的角度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索出全新的方法与措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思维能力培养 教学策略  文化是历史文明的表征,语言则是思维行动的外衣。对于任何人而言,其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都是与个人的思维能力相辅相成、相互依托而存在的,所
零点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一家三口怀着激动的心情期盼着。  母亲轻轻地搂着我,我幸福地靠在她的肩膀。母亲极其温柔地说:“小时候,你就是这样温驯地趴在我怀里;长大后,你已经很少这样了。”语气中充满了怜爱,这温暖我无法抗拒。  一双粗糙的大手,慢慢地放在我的头上。那是有着最坚毅的身躯、最严肃的表情,最不苟言笑的人——父亲。但此刻,他的嘴角却溢出了淡淡的笑容,让我措手不及。  时钟的脚步似乎在提醒我珍惜这
我不禁竖起衣领,匆忙地关上了门窗。屋子里都如此,何况外头更冷呢。近期,母亲都在外面奔波,寒冷掠过她柔滑的肌肤,把她的嘴唇冻裂了,此后,我很少见她笑过,因为小小的一个动作,都会使嘴唇有钻心的疼痛之感。  我要为母亲做点什么,哪怕是一支小小的润唇膏,只为了母亲浅浅的一笑。  次日,我向同学询问了润唇膏的价钱:“15元。”“啊,这么贵?为什么要这么多钱?”这成了我日夜都在思考的问题。  没有足够的钱,就
“拖老头”是我的数学老师,他的特点好像天上星星,数也数不清。  “拖老头”这个雅号是同学所赐,就因为老拖堂(那拖得也太离谱了,有好几次都是校长来叫我们放学)。他拖堂时,总不讲题目要点,而是先说一堆“废话”,不是讲“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就是把题目一遍又一遍地“深情”朗读,而且唾沫横飞。再讲两个小时,估计也只能讲一题,说不定还讲不完呢。于是“拖老头”的雅号就像浮云一样飘了出去。  “拖老头”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