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68例因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接受TIPS术治疗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性别、年龄、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KPS)、既往出血次数、术前出血量、术前凝血功能、术前血前白蛋白、术前Child-pugh分级、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ease, MELD)、门静脉血栓、术前门静脉灌注量、术中肝内穿刺针数、分流前门静脉压力、分流的门静脉选择、分流道支架选择,术后门静脉灌注量变化、术后补充凝血因子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
结果术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31例(45.6%)。χ2检验表明年龄、既往出血次数、KPS、术前血前白蛋白及门静脉灌注量、分流的门静脉选择、术后门静脉灌注量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有关。经多元非条件logistic分析,得出术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概率(P)的方程:
。公式中x1为既往出血次数,x2为术前血前白蛋白,x3为术后门静脉灌注量变化。
术前血前白蛋白、出血次数、术后门静脉灌注量是TIPS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