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鼠肢体缺血预处理模型的建立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ne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可靠的大鼠肢体缺血预处理模型的建立方法。

方法

取20只8~10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A组:在超声多普勒监测下,逐渐拉紧环绕大鼠后肢根部的血管吊带至完全阻断股动脉血流,记录此时血管吊带两端的拉力值,并计算此拉力的99%参考值范围上限,作为血管吊带阻断大鼠股动脉血流所需拉力值F;B组: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下验证用A组得到的拉力值F捆扎大鼠后肢根部能否完全阻断B组大鼠后肢血流灌注。

结果

血管吊带阻断A组大鼠股动脉血流的拉力平均值为(2.40 ± 0.34)N,计算出其99%参考值范围上限为3.3 N,故取F值为3.3 N;以3.3 N的拉力捆扎B组大鼠后肢根部,所有大鼠的处理侧后肢血流灌注均被完全阻断。

结论

在环绕大鼠后肢根部的血管吊带两端施加3.3 N的拉力能够简便、可靠地阻断8~10周SD雄性大鼠后肢血流,从而可以建立大鼠后肢缺血预处理模型。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报道延迟逆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16例临床随访。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延迟逆行股前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16例(男10例,女6例)。患者年龄30~58岁,平均46岁。软组织缺损范围10.0 cm × 12.0 cm~10.5 cm × 20.0 cm。间隔皮穿支和肌皮穿支皮瓣分别是5例和11例。皮瓣延迟时间:9~15 d,平均12 d。延迟期间创面暂时
目的探讨甲瓣联合带胫侧菱形皮瓣的第2趾复合组织组合再造拇指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从2010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对15例拇指Ⅱ~Ⅳ度缺损的病例采用吻合血管的甲瓣联合带胫侧菱形皮瓣的第2趾骨、关节、肌腱复合组织组合再造拇指,供区截除第2跖骨头,修复跖骨头间韧带,将第2趾剔骨甲皮瓣顺行移位覆盖趾供区创面。结果再造15例拇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30个月,再造指外形与健侧拇指相接近,拇指对指、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探测大鼠股动脉超微立体结构模型;了解OCT技术的优越性,探讨OCT技术对显微血管吻合的监测和指导作用。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制备大鼠后肢股动脉血管吻合监测模型;在动物模型基础上,分别于第3、4、5、6针打结前及打结后,应用OCT探测仪,以非接触方式分别对吻合口进行冠状面、矢状面及横截面扫描,将OCT扫描获得的数据导入Matlab软件,获取图像数
目的总结保留供区足趾长度的拇指缺损再造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经验。方法对11例Ⅱb度的拇指缺损(根据顾玉东分型法)采用游离的同侧趾甲皮瓣联合同侧游离的髂骨条进行再造、供区趾皮肤缺损采用游离的同侧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腹部供区直接缝合的患者进行系统围手术期护理和观察。结果术后11例再造拇指全部成活,11例皮瓣有1例出现动脉危象,2例出现静脉危象,经过手术探查、精心护理后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36个
期刊
目的探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对3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患者,均采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对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皮瓣外观、供区恢复及随访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侧小部分坏死,坏死创面经换药愈合。术后随访5~24个月,皮瓣成活良好,外形恢复较好,供区恢复满意。优良率达91.4%。结论胸背动脉穿支
目的观察腓动脉和胫后动脉穿支显微解剖特点,应用腓动脉或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探讨其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对5具新鲜尸体共10侧小腿标本,用红色乳胶灌注腘动脉、蓝色乳胶灌注静脉,解剖并观察统计腓动脉和胫后动脉穿支数量、长度、走行角度、血管直径和动静脉伴行情况等指标;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对47例小腿远端以及足踝部软组织缺
目的比较UW液和HTK液4℃常规低温保存大鼠离断后肢的效果。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UW液组、HTK液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形成后肢离断模型后,分别采用UW液、HTK液及生理盐水灌注离断肢体后,4 ℃保存。收集不同时间点的肌肉匀浆液及组织,观察生化指标和光镜下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W液和HTK液组于相同时间点发生病理损伤程度轻,前者又较后者发生病理损伤程度轻。保存12 h,
目的探讨指侧方皮支链岛状皮瓣和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缺损的效果及优点和缺点。方法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对采用指侧方皮支链岛状皮瓣和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病例各45例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对比分析。结果术后指侧方皮支链皮瓣有34例顺利成活,未出现坏死及水泡,11例出现轻度度淤紫水泡,全部皮瓣成活;术后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1例顺利成活,未出现坏死及水泡,10例出现重度淤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