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万里儿童诗的谐趣看“以俗为雅”的审美意识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万里以童稚的顽劣调皮、率真随性为谐,汇成生活本源的闲适和韵味,调笑戏谑,以俗为雅,滑稽成趣,使读者也以赤子之心去观照生活,感知趣味,从而达到活泼率真、谐趣盎然、化俗为雅的审美效果.这同他处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却市民阶层兴起、俗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宋王朝有关,同时他深受士人自我分裂及理学、禅宗思想的影响,加之其对江西诗派、黄庭坚的推崇和乐观幽默、喜谑风趣的性格使然,让他在参透人生世相后能“一笑置之”,以一颗赤子之心体察俗事人生.这不仅是杨万里个人的审美意识,更是宋朝雅俗审美观的进一步延伸.
其他文献
我很小时就喜爱画画,上小学时被学校推荐到文化馆美术班,学画素描、色彩静物,去郊外画风景写生,接受艺术的启萌.家乡蓝天白云,草地青青,在乌裕尔河畔写生,岸边稻谷飘香,大自
期刊
随着我国文学作品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创作理念已不能满足现阶段人民的阅读需求.在此背景下,作家需要创新自己的写作观念,在创作时以鲁迅和莫言的作品为根本出发点,走民族化创
期刊
《摩天轮》中的“孤单”意象不只是通过主人公身边不断消失的人物表现出来,作者还通过黑暗阴沉的环境衬托了主人公的形单影只.除此之外主人公在雨夜乘坐摩天轮的经历也暗喻了
“偷听”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极为常见的一个情节母题,其出现绝非作者偶一为之,而是有一定的生成机制与文化内涵.具体来说,则有人类思维等“外部机制”与小说发展的“内部机制”
陆游是一个充满爱国情怀的诗人,同时也是主张抵御外敌入侵的爱国将领,他的主张遭受了投降派的打击,但是丝毫没有影响陆游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他勤于创作,号称60年间诗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