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了他的总统梦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rab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以想象,美国白宫总统办公室的巨型办公桌后面,高大的转椅上坐着一个小男孩。他不是总统的儿子或其他什么亲人,他是美国“新一任总统”,正等着处理事关美国甚至全球的重要事务。
   他的部下呈报文件,他很民主地把“助手”请过来,一同讨论,意见统一后,他才把文件交给“助手”签章。
   这个“总统”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短的“总统”,“任职”时间只有一天。他的名字叫比利,任“总统”时年仅7岁。比利从小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就是当上美国总统。然而不幸的是,当他7岁的时候,被查出身患绝症。医生说,他无法活过10岁。
   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听说此事,便把比利请进白宫,让他当一天“总统”。当比利在转椅上坐定,里根便向小“总统”介绍总统的日常事务和职责范围,俨然把他当做新上任的總统,而自己正扮演他“助手”的角色。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当比利结束一天的“总统”生涯时,他满足而又遗憾地对里根说:“可惜我不能天天当总统。”
   听了这话,里根安慰他道:“不要紧,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个消防队长,但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呢。”
  
  (摘自《深圳本地宝》)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来,随着采矿业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种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日益增加,严重危害了土壤环境。这些被污染的土壤具有糟糕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一些重金属在土壤中长期存在,而这些重金属很难被化学和生物降解,从而阻碍了植物的生长。目前已经研发了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这些技术有助于降低农业土壤、工业复合污染土壤和铜尾矿中重金属的危害。其中有种修复技术是利用高表面区域的有机或无机吸附剂进行原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空气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卫星光学遥感可以有效的弥补空气污染常规化学检测手段在时空覆盖上的不足,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搭载于高分五号卫星的环境痕量气体监测仪器(EMI),作为国内首个专用于大气污染的紫外可见(UV-Vis)波段高光谱载荷,于2018年5月成功发射并运行。本文围绕以EMI为代表的卫星高光谱紫外可见载荷,从仪器实验室性能标定、仪器在轨二氧化氮(NO2)光谱反演技术、卫星空气质量趋势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我们首先利用大气散射的太阳光经过NO2样品池
污水污泥是污水处理厂不可避免的副产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数量呈单调递增趋势上升。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存在着环境安全性和成本效益等诸多问题。相对于这些问题,污泥热解产物(生物炭)表现出了环境友好性和对各种污染物吸附能力的优点。然而,由于吸附性和回收性较低,污泥生物炭是一种使用效率低的吸附剂。采用先进的方法将污泥转化为生物炭,可以得到一种对有机物氧化降解具有一定催化效率的工程金属有机骨架。这种情况促使我们开发污泥衍生生物炭作为催化剂,通过各种工程方法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近几十年来,全球工业快速发展,经济飞速增长,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环境污染之痛,重金属污染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三角洲和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在孕育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深受人为活动影响。在大量工业运转的同时,外源重金属被大量排放,进入三角洲和河流,对其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关注三角洲和河流重金属污染问题,管好三角洲和河流环境成为延续人类文明的关键。
  本研究在充分调查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三角洲重金属污染调查的同时,确定三角洲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通过不同
煤是主要的化石能源和潜在的化工原料。煤作为一种特殊的沉积岩,是记录地球过去环境变化信息的载体。有机碳和氮是煤的重要物质组成。研究煤中有机碳和氮的地球化学特征,既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煤炭资源,也有助于重建环境变化的历史。
  本文以淮南煤田二叠纪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固态13C核磁共振波谱(NM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等现代测试技术,运用煤地质学、煤化学、古气候学、环境学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理论,研究了煤中有机碳和氮的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取得了以下
重金属汞(Hg)和砷(As)因其对人类和野生生物的急性和慢性毒害作用、在食物链中的生物蓄积性以及在环境中的持久性而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汞和砷在工农业中的普遍使用,使得其在许多三角洲环境中的浓度显著升高,从而对三角洲湿地系统产生潜在的生态风险,并对人类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本文以黄河三角洲(YRD)为研究对象,总共采集了 46个土壤、21个表层沉积物、1个沉积柱以及129条鱼。通过采用原子荧光光谱(
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广泛存在于土壤、岩石、海洋、植物和动物体内。在全球范围内,土壤中硒的分布极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硒在全球土壤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已成为研究热点。然而迄今为止,关于硒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温带和热带的缺硒或硒污染地区,以及极少量的亚北极地区,关于南极地区硒的总量和形态分布以及挥发过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对全球土壤硒的分布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评估尚有不全面性。气候被认为是影响不同环境中硒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在气候变暖和永久冻土融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居民每日硒摄入量水平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为了研究在天然条件下硒在环境中分布特征及其与居民健康效应,国际硒研究学会发起开展了天然硒生物营养强化国际合作计划(NBP),重点关注天然富硒环境中硒在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并调查研究硒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实证关系。本项研究是国际NBP研究计划的预研部分,重点选择了两个天然富硒地区湖北恩施州和安徽石台县作为研究区域。
  中国硒资源分布非常不均,不仅有横跨东北到西南的马鞍形土壤缺硒带,也有湖北恩施、安徽石台、陕西安康等天然富硒
化石燃料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烃,在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脂肪烃会释放到环境中,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本研究以典型化石燃料开采区(黄河三角洲和淮河安徽段)为研究区域,探究其环境介质中脂肪烃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这对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人类活动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所采集的46个土壤样品、2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1个沉积柱样品和8种鱼类样品以及淮河
农作物秸秆产量大、易获得、成本低且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一种理想的厌氧消化原料,由于秸秆的难降解结构,已有大量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被用于其厌氧消化的预处理。然而,传统的预处理方法存在能耗大,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基于紫外线的高级氧化工艺(Ultraviolet-based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UV-AOPs)不需要高温、高压和高浓度的化学物质,更加环保和具有成本效益。UV-AOPs主要基于强氧化性自由基的生成,特别是羟基自由基(·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