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随着社会的发展,尊师重教却日式渐微,教师的尊严一次次被践踏,教师的灵魂一次次被蹂躏。学生对老师缺乏起码的尊重,社会对于教师职业的种种负面报道,不断冲击着尊师重教这个优良的传统,不断减弱教师这个群体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有尊严才会有权威,有权威才会有好的教育。丧失了师道尊严的社会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当教师尊严得不到保障时,何谈教书育人?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仍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教育,影响每一位学生,做一位有良知,有尊严的教师。
关键词 教师 良知 尊严
教师是春蚕、蜡烛,在世人的心目中教师就是奉献。教师的工作不能谈钱,一谈钱就俗。教师也只是芸芸众生中普通平凡的一员,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离了哪样也不行。不一定住豪华的别墅,但至少能有一个屋顶能容纳三口之家;不一定穿名牌服饰,但至少能衣着整洁,不显寒酸;不一定开名车,但至少不为买辆电动车而犹豫再三;不一定要上高级酒店,但至少不会因带孩子吃一顿肯德基而心痛一星期……
在现阶段,仍然有不少问题困扰着广大教师。如教师的职业压力过大,教师——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的工资待遇还偏低,新课程给教师的带来的困惑等等。但既然我们担当了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做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就有责任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响应良知的呼唤,铸就教师的尊严,力争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合格教师。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认为要做好一名有良知有尊严的教师的话,需要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一、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每一位学生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告诉我们,当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群众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自身不端正,而要求群众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群众也不会服从的。我们经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先做到;要求学生杜绝的,自己也决不去说,决不去做。
二、润物无声,用自己的爱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一种爱的交流的过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对学生的关爱应充满教育的各个环节。在这一点上,谷城县南河镇温坪中心小学教师黄敦全老师给们作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由于黄老师所任教的教学点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他就用自己仅有的三千多元积蓄购买了一条小船,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起来,划着船去接学生;晚上又用船把学生送回家。无论是晴天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从不间断。正是因为黄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才使得学生能够顺利的上学,并以一个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三、因材施教,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发每一位学生
不同的学生是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的,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发展方向也会不同。有的同学可能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有的可能是动手能力比较强。谁能保证某个学生就不是将来的爱因斯坦或是将来的爱迪生呢?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争取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所发展。我们的每一项教育活动,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弄明白,自己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否则这个活动就失去了意义。一名称职的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现在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将来负责,对学生的终生负责。为了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抹杀一些同学发展的可能性,不去因材施教,就是丧失了教师的良知,它也必定会夺去教师的尊严。
四、 抛开名利,用自己的淡泊去捍卫教师的尊严。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需要一定的物资基础,以此来养家糊口。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利益诱惑。但作为教师,却要对金钱和权利有清醒的认识,不能一味的崇拜金钱,崇拜权力。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个别教师眼睛紧盯着大款家长和“公仆”家长,对他们的孩子关怀有加,百般照顾;而对普通家庭的孩子则缺少关心,有的甚至训斥嘲讽孩子和家长。这种做法严重地戕害了学生的心灵,败坏了教师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教师应志存高远,淡泊名利,要教育学生不要把金钱和权力作为生活的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追求真知和真理,追求成功。
在这一点上,谭定才老师给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巴东县清太坪镇白沙小学姜家湾教学点的“拐杖老师”谭定才领着微薄的薪酬,以病弱之躯坚守在大山里的课堂,以一人之力撑起一个教学点。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来到小学校,然后从这里展翅飞向山外,谭定才总是细心地呵护,让他们小小的羽翼更丰满一些,可以更完美地飞翔。20余年中,谭定才老师带过的学生有上千人,他们中间,不少人走出大山,去了五湖四海,在各行各业贡献才智。谭定才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教师的良知,用他的实际行动捍卫了教师的尊严,写出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仍然要坚守教师的良知,维护教师的尊严,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如何做有尊严的老师,有钱有保障只是外界对教师尊严的认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这说明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只有对自己不断地肯定,不断地自我实现,认真修身养性,大爱无边,独立思考,坚忍不拔,就会享受到教育的尊严和快乐。
关键词 教师 良知 尊严
教师是春蚕、蜡烛,在世人的心目中教师就是奉献。教师的工作不能谈钱,一谈钱就俗。教师也只是芸芸众生中普通平凡的一员,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离了哪样也不行。不一定住豪华的别墅,但至少能有一个屋顶能容纳三口之家;不一定穿名牌服饰,但至少能衣着整洁,不显寒酸;不一定开名车,但至少不为买辆电动车而犹豫再三;不一定要上高级酒店,但至少不会因带孩子吃一顿肯德基而心痛一星期……
在现阶段,仍然有不少问题困扰着广大教师。如教师的职业压力过大,教师——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的工资待遇还偏低,新课程给教师的带来的困惑等等。但既然我们担当了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做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就有责任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响应良知的呼唤,铸就教师的尊严,力争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合格教师。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认为要做好一名有良知有尊严的教师的话,需要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一、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每一位学生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告诉我们,当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群众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自身不端正,而要求群众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群众也不会服从的。我们经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先做到;要求学生杜绝的,自己也决不去说,决不去做。
二、润物无声,用自己的爱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一种爱的交流的过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对学生的关爱应充满教育的各个环节。在这一点上,谷城县南河镇温坪中心小学教师黄敦全老师给们作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由于黄老师所任教的教学点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他就用自己仅有的三千多元积蓄购买了一条小船,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起来,划着船去接学生;晚上又用船把学生送回家。无论是晴天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从不间断。正是因为黄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才使得学生能够顺利的上学,并以一个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三、因材施教,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发每一位学生
不同的学生是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的,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发展方向也会不同。有的同学可能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有的可能是动手能力比较强。谁能保证某个学生就不是将来的爱因斯坦或是将来的爱迪生呢?正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争取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所发展。我们的每一项教育活动,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弄明白,自己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否则这个活动就失去了意义。一名称职的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现在负责,而且要对学生的将来负责,对学生的终生负责。为了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抹杀一些同学发展的可能性,不去因材施教,就是丧失了教师的良知,它也必定会夺去教师的尊严。
四、 抛开名利,用自己的淡泊去捍卫教师的尊严。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需要一定的物资基础,以此来养家糊口。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利益诱惑。但作为教师,却要对金钱和权利有清醒的认识,不能一味的崇拜金钱,崇拜权力。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个别教师眼睛紧盯着大款家长和“公仆”家长,对他们的孩子关怀有加,百般照顾;而对普通家庭的孩子则缺少关心,有的甚至训斥嘲讽孩子和家长。这种做法严重地戕害了学生的心灵,败坏了教师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教师应志存高远,淡泊名利,要教育学生不要把金钱和权力作为生活的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追求真知和真理,追求成功。
在这一点上,谭定才老师给我们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巴东县清太坪镇白沙小学姜家湾教学点的“拐杖老师”谭定才领着微薄的薪酬,以病弱之躯坚守在大山里的课堂,以一人之力撑起一个教学点。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来到小学校,然后从这里展翅飞向山外,谭定才总是细心地呵护,让他们小小的羽翼更丰满一些,可以更完美地飞翔。20余年中,谭定才老师带过的学生有上千人,他们中间,不少人走出大山,去了五湖四海,在各行各业贡献才智。谭定才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教师的良知,用他的实际行动捍卫了教师的尊严,写出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仍然要坚守教师的良知,维护教师的尊严,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如何做有尊严的老师,有钱有保障只是外界对教师尊严的认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这说明做一个有尊严的教师只有对自己不断地肯定,不断地自我实现,认真修身养性,大爱无边,独立思考,坚忍不拔,就会享受到教育的尊严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