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社会结构:东亚社会中的汉族与多民族社会中的汉族——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八

来源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东亚社会 ,在社会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社会对于儒学的取舍和吸收的重点不尽相同 ,日本突出的是集团的概念 ,而中国更为突出家族主义 ,在多元一体格局中 ,汉族是凝聚的核心。西方很多社会人类学的理论未必一定适合东亚社会 ,与同质化、一体化、一元化相比 ,人类学更强调地方化、本土化、异质化 East Asian society, 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Confucian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great social structural differences. Different societies have different emphases on choosing and absorbing Confucianism. Japan emphasizes the concept of group while China pays more attention to familism. In the multi-integrated structure, Han people are the core of cohesion. Many theories of social anthropology in the West may not necessarily be suitable for East Asian society. Compared with homogeneity, integration and integration, anthropology emphasizes localization, localization and heterogeneity
其他文献
我们对古今儒家 ,只是在理论上作一些区别 ,对儒家要分清一与多、在朝与在野、古与今 ,我们不反对真正的儒家 ,而且还尊敬他们。只反对一些依赖权势或“愚而自用”的伪儒家—
自我意识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它何时起源,因何而起源,这是心理学、哲学、人类学,也是其他众多学科热切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进化心理学家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
中国古典美学比较突出地体现着东方式的思维方式 ,包括中和思维、类比思维、整体思维、圆形思维等。研究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说到底仍是为了发掘其现代意义 ,为建设现代美
本文以人文研究的知识学转型为核心 ,系统论述 :1 人文研究向知识学转型的必要性 ;2 知识学考察与传统思想史研究的分野 ;3 知识学研究的两条道路 ;4 可能的选择与路径 Th
“以儒诠经”(或曰“以儒释经”)是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重大文化现象,其实质是刘智和他同时代的一些回族穆斯林学者受当时时空环境的特殊复杂因素所迫,为了宣教、
中国古代治河思想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应用于实践的典范。中国古代治河思想主张“其尽人事,不诿天数”,在顺其水性的基础上重视主体的作用;提出从动态上把握河流,黄淮运统筹治
本文主要从维特根斯坦所论及的七个日常语言命题出发 ,用浅显的方法描述了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描绘了维特根斯坦语言观的逻辑色彩和修辞色彩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全球经济交往体系 ,其主要表现是人的经济交往范围的扩大 ,其结果是各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与融合。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这种冲击与融合能够促进道
现象形态中确实存在“一分为三”,但仅凭这一点就用“一分为三”补充甚至取代对立统一规律,根据不足。“一分为三”不是矛盾的形式,而是联系的形式。“中介”作为一个重要的
本文坚持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立场 ,从人的存在论的历史视角探索人的存在论的研究论域 ,提出了实体论和现实论研究的不同论域和重要命题。本文认为实体论应加强物质与精神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