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妈妈中了文艺的毒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cer08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店的文艺女中年


  我妈在离婚后才开始创业。
  她在市郊农贸市场里经营一间土特产的小店面,同时又把她店里的那些土特产搬上网店。
  每个周末,她都“绑架”我去看门面。我不乐意,她就哄我说:“你不从小数学好吗?我这计算器还比不上你的脑子快呢!”
  这话可不假,店里的流水账我无师自通。
  在精于从商的父亲影响之下,我对老妈的经商能力越来越怀疑。我看到她不是忙于店面的生意,却常常趴在电脑前,为网店的顾客开了一个公众号,每周都推送古典诗词与心灵鸡汤,徒增不少工作量。
  晚上十点半,我趴在柜台上一觉醒来时,她仍在电脑上编辑。
  “你就几百粉丝的公众号,能赚钱吗?”我跟她细细算账,“这精力用来进货和发货,多调查一下市场,再雇些人扩大规模,像我爸一样开大超市才能赚大钱。”
  一提到我爸,我妈就说:“你爸这个人啊,满脑子就只认钱。可是生活不应该只是钱啊,还要有诗和远方。”



  這种话,从电视上诗人的口中说出来时是“金句”,然而,出自这个黑眼圈、乱头发、身材臃肿的中年妇女的口中,再配上店铺乱糟糟的背景和隔壁老板娘打儿子的鸡飞狗跳声,画面简直惨不忍睹啊!

大人的世界真奇怪


  紫色圆润的夕阳好像给城市的黄昏烙了一个绝美的印章。我坐在老妈的电瓶车后面,老破车哼哧哼哧地载我们路过一片桃林,我妈自言自语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被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圈粉”之后,她这个文艺女中年就像犯病似的唠叨我:“学学人家董卿吧,那谈吐、气质、风度……”
  我白她一眼说:“人家是天之骄子,我是三线小城市的无名小卒。背那么多之乎者也,高考能加几分?学好数理化,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才是正道。”
  对我这功利的“唯分数论”,老妈看不惯!对文艺女中年动不动就吟诗赏月的矫情,我也看不惯。
  不过,老妈做得最好的事就是在离婚前后跟我爸没有公开吵闹。或许是“文化程度高”吧,老妈得知我爸外遇之后,只是平静地提出离婚。我爸也慷慨地分割了财产,两个人没有撕破脸皮。他们一直很保护对方在我心中的形象,并且努力履行父母的责任,所以我的心灵并没受到太大的伤害。我每个月去老爸的别墅玩一次,父女俩的共同语言就是吐槽我妈的智商和情商。
  我爸不屑一顾地说:“你妈微店的顾客,都是买木耳、桂圆、黄花菜的家庭主妇……感兴趣的话题是骂婆婆、咒老公、生二胎。你妈整天推送的东西根本不接地气。她就是中了文艺的毒,才过得这么穷腐。她这样创业,迟早要亏得血本无归啊……”
  哇!这时候我才发现我爸竟一直默默地关注着我妈的公众号,这让我大吃一惊!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又跟我后妈新添了一个小儿子,但他似乎并没我妈那么开心!
  大人的世界,真是奇怪……

有花开、有晚霞、有尊严


  高三下学期,我动不动就跟老妈大吼大叫、歇斯底里!或是学业的压力,或是得不到父亲及时的关注,我的脾气越来越暴躁。
  老妈冷处理,我发我的飙,她读她的诗,从容不迫、淡定自在,反衬得我如坐针毡。
  有一天晚上,我们为着小事情吵起来,我火起来,拿着语文课本,翻到《诗经·卫风·氓》问:“你读这些诗词有什么用?还不是被抛弃!那个‘三岁为妇,靡室劳矣’的弃妇,整天只会‘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有什么用啊?你能像人家那样住大房子吗?你能想走就走去看世界吗?我爸说你创业不会有前途的,你为什么要选择过这样的生活……”
  老妈静静坐着,脸上挂着两行清泪。
  过了一会儿,她起身给我做夜宵。荷包蛋臊子面,我一闻到那熟悉的味道就火气消了。
  看着我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她在一旁说:“我从小就爱读书,因为家里穷而辍学打工。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次从纱厂下夜班都会路过一所中学,里面传来晚自修读古文的声音,我每句都记着……你可能理解不了,这些诗词总让我觉得人生可以过得更美好。我最糟糕的时候连生活的勇气都没了,这些诗句仍记在我脑海里。告诉我,人生除了钱、房子、老公之外,还可以有另外一些美丽的东西……有花开、有晚霞、有尊严……”
  那碗面,我吃了好久,泪水不断滴进汤里。
  吃完面我乖乖去温习功课。老妈在一旁专心理货,把大大小小的土特产放进次日将要快递的盒子中。手机里播放着古典诗词的吟唱音频,民乐的婉转悠扬与我们这杂乱的小店面格格不入。我看着她略有佝偻的身影,觉得自己并不是很了解她。

晓风的女儿


  我成绩不错,从小到大都是家长会上老师表扬的对象。向来没啥存在感的老妈,早习惯于被我的老师和同学称为“某某的妈妈”。
  正月里的一天,老妈进货,让我看店。店里没啥生意,百无聊赖的我打开老妈的电脑。
  微信公众号的后台里跳出好多留言:“晓风大姐,你的文章对我帮助很大!”“晓风店主,你的经历是我的安慰。”“从你身上我学会怎么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晓风姐,有你陪伴真好!”……
  我一条条地看下去,惊讶地发现原来“晓风”是我妈的网名。我妈默不作声地自学排版、编图、维护,把公众号做得越来越专业,不知不觉中影响到许多人。通过文字,她把美好、正能量的东西传递给了粉丝们。这些粉丝不少来自大城市,还有作为知识分子的单亲妈妈。
  更让我惊讶的是,我妈的微店蒸蒸日上,营业额翻了好几倍,她却从来没跟我提过这事儿!我自动登录上我妈的微信和QQ,立刻有粉丝以为是她上线了,我忍不住说:“我不是晓风。”对方便问:“你是谁?”
  我愣了一下,傻傻地敲了几个字:“我是晓风的女儿。”
  对方马上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然后就开始表达对我妈的敬意,我看着,心里经历一场山崩似的震动———我从没以自己身为我妈的女儿而骄傲,从没发自内心地尊敬过这个初中学历的单亲妈妈,每次填表格写到她的时候我都悄悄用手背挡着别人的视线。我以为自己可以用骄人的成绩和未来的大学给她添几缕光彩,可没想到,她却无声地埋头苦干,将貌似没啥前途的生意做得活色生香、仙气十足。
  当我妈事业蒸蒸日上时,我爸的超市零售业绩却不断下滑。后来,他竟派我后妈抱着我的小弟弟,带着礼物上门向我妈讨教经营之道,并求她教授如何在网上发软文。我妈居然对这个“小三上位的女人”没啥仇恨与嫌弃,有求必应。
  我妈说古典诗词读多了,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通达———女人不要为难女人,大家都活得不易。

像醉了一样


  我高考前的摸底考试,发挥失常,心里很紧张。
  高考的前夜,老妈一边陪我看电视,一边告诉我她和粉丝们的故事。
  “我以前一门心思希望你去大城市,”老妈说,“但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成才的道路不止一条。是否考上好大学,跟是否能与爱人白头到老,都是缘分所定,可遇不可求……我喜欢的诗词歌赋,并没让我躲避掉人生的麻烦,但却在我最麻烦的时候教我及时止了损。你要能多体悟一点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美丽,走得远走得近我都不操心……”
  第二天去考试的路上,老妈还用破旧的电瓶车载着我。其实,我们已经有新车了,但她怕开车路上堵,更想通过慢悠悠地骑行和交流来给我减压。
  车子的速度很慢,沿途的风景像缓慢倒带的电影胶片,她的声音很大,背的是《诗经·周南》里的送新娘出嫁的祝福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子之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我把脸贴在她的后背上,听着听着,像醉了一样……
其他文献
张茸,1981年出生于北京。上海同济大学工学学士,德国基尔大学理学硕士。淘宝店主,贸易公司合伙人。  这次出差去硅谷更新各种合同,詹纳特意安排在美国国庆节期间。加上几天年休假,让她有足够的时间飞到东岸新泽西的父母家去度长周末。虽然詹纳心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想念和对宠物小狗“妹妹”的喜爱,但难得的节日气氛,还是吸引着贪玩的她选择在国庆节当天去纽约观光看烟火。  因为美国国庆节正好和暑假重合,傍晚时分,唐
期刊
她是一名插画师。当她在国内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时,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只身一人跑到智利最混乱的贫民窟,做了一名“艺术治愈师”。她教当地流浪汉和罪犯们画画,治愈他们的内心,被当地媒体称为“中国义工第一人”。画作有治愈能力的女孩  谭绷绷出生在成都,从小就喜欢画画。上中学后,因为学业忙碌,她暂时放下了画笔,后来考入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她在广州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日子过得如白水般平淡。直到201
期刊
“如果池塘里有一朵荷花,以每天面积扩大一倍的速度生长,30天能长满整个池塘,那么第28天,荷塘里会有多少面积的荷花?”  答案是四分之一。第29天是二分之一,从四分之一到成功覆盖,只用了两天。而达到四分之一,却用了28天。如果把荷花的生长看作人的努力过程,那么止步于四分之一的奋斗者,甚为悲哀,他曾经离成功那么近,只有两天。如果他知道,表情必然先是惊骇,然后是痛悔。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恰好
期刊
做“网红”我是认真的  王博文刚从广东美术学院毕业时,关于他今后的人生规划,家里开了个家庭会议。爸妈的脸色无比严肃,爸爸说:“你还年轻,应该开阔开阔视野,出国去继续学习……”老爸的话还没说完,老妈就开始了:“我觉得他考编制,安稳地过日子更好,一个人出国没亲没故的我不放心!”王博文看看老爸,又看看老妈,最后的选择既没有出国,也不打算考编制,而是选择做“网红”。“我还年轻,年轻或许就是一种可以好好加以
期刊
①  曾翔似乎比同龄人晚进入青春期似的,个子是班级男生中最矮的,所以自高一以来,他一直是坐在第一排,而且脸上鼓出了许多小痘痘,让本来就不怎么英俊的他显得更加其貌不扬了。那时他们班最帅气、最讨老师、同学喜欢的男生是宋成,小伙儿不但长得精神,学习成绩也好,加上家境优渥,所以他有很强的优越感,像曾翔这样的男生不可能成为他的朋友。  十六岁的秋天,曾翔因为刘丹丹的到来而不再寂寞。刘丹丹是从北京转来的学生,
期刊
我有許多照片,不过有一张,我至今难以忘记,时时翻开它来看看。  这是一张我军训时和“战友”们一起“长征”拍下的照片。  当时,我们的“长征”是行军6公里,对于大人来说,这个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这个距离很长了。那天早上,教官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要行军6公里,大家做好准备!”我和几个“战友”立即小声嘀咕起来:“6公里哪!”“太长了!”“你走过那么长的路吗?”“没有!”“天哪!”  行
期刊
今年4月,同事廖逸进入公司董事会,正式成为公司合伙人。没有人觉得奇怪,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  廖逸进我们公司一年多来,创造了诸多奇迹。  最大的一个奇迹发生在去年11月。当时市场部全力以赴攻关一个大项目,一旦成功,意味着公司业绩和利润翻倍。谈了很久,没有进展,听说对方已决定要与别家合作。就在这时,有同事从朋友圈看到对方公司负责这个项目的万总竟然在求助:他带母亲去北京某医院看病,老人的病最好尽快手术
期刊
看一个艺术家的访谈,说及他曾在波士顿建筑师行的一次得奖经历。当时的任务是要设计一个动物园,他思来想去觉得设计难以出新,又想到应该让动物自由,于是换位思考,让动物自由行走,而把游客安排进笼子里观赏动物。这个设计方案立刻脱颖而出,胜在把游客和动物的位置进行了180度的调换,动物实现了自由,而游客对禁锢有了切身体会,从而更加愿意保护动物们的天性。  菲利普·费雪,美国教父级的投资大师,华尔街极受尊重和推
期刊
姑妈是位干练的白领,因工作需要,十多年来搬了三次家。每次搬家时,推崇减法的姑妈总是把所有能舍的东西都留下来,随房子一起卖掉了。新婚时打造的红木家具、书柜上日积月累的书籍文献、孩子从小到大的衣物……全都从姑妈的搬家清单中减掉了。姑父劝姑妈搬走,好好的东西就这么以便宜的价格处理了,又花大笔的钱去买新的,这让俭朴的姑父有些舍不得。年纪幼小的表妹想带走玩具,在表妹心里,那是她的宝贝。可是姑妈都没听,毫不留
期刊
有人把二十年光阴当作一把尺,用这尺子来丈量人生。这办法真是毒辣醒人,比一年一年地度量,更叫人心惊。  人生不满百,一生能有几个二十年?  第一个二十年,关键词是“爬”。肉虫子样的小身子,由学“爬”而始,摇摇晃晃学走、学跑、学跳,直至走向独立。心灵与精神,由被扶持、被引导、被托举,一点点“攀爬”,奔向人生主题。  鲜嫩的小孩,忽然脱胎换骨,长成了晨光里茂盛的树,花枝上饱满的蕾。走个路,能跳跃忽闪出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