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做研究型的名师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zilovenv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简介
  马云飞,江苏省数学学会会员,淮安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淮安市清河区首席教师,享受区政府特殊津贴。曾被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淮安市模范教师(享受市劳模待遇);获江苏省初中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优课竞赛一等奖;班主任论文分获全国一、二等奖,教学案例获省一等奖,多篇论文在省级期刊发表;参与完成两个省级课题。
  我喜欢这样一首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教师这个职业升华了我的生活,铸造了我的信念,让我看到了更高层次的幸福源泉。18年来,我带着“喜为人师”的欣幸徜徉于学生中间,将三尺讲台化为自己的人生舞台。
  1997年8月,我以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毕业生及中共党员的身份走出校门,分配到淮安市北京路中学。初为人师,我便做出了一个人生的重要决定:要做一个研究型的名师而不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为此,我从教学、教研、教育三个方面开始了我的奋斗之路。
  孜孜不倦名师路
  作为教师,首先要把课上好,而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到你这个学科中来,这是走向成功必需的一步。为此,我认真学习数学史,钻研教材、大纲,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将数学文化结合现实生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丰富多彩,展现数学的包容性,让每个学生既体会到本学科的科学严谨性,又体会到学科的通俗性、趣味性。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使我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发生了转变,我从一名教学实施者逐渐变成一名教学研究者、指导者,真正让学生充满激情、愉快地学习数学。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都会收到原来所教学生寄来的卡片:“老师,你只教了我短短的大半学期,我却从你的课中学会了自信,你令枯燥的数学变得丰富多彩。以前,当我做不出题目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无能,而你却发现了我的许多闪光点。很高兴遇到你这样一位老师。”“老师,你的课很搞笑,原来数学也可以这样上,我会用功学好数学的。”……2000届学生毕业后,我接手了新初三(2)班,在第一次初三教师会上,一名老教师问我:“你用什么方法在两个月里将陈苏与黄寅这两个数学从不及格的学生教得考了140多分?”我开玩笑地说:“个人魅力。”最终,原本分别是分班时班级倒数第10名、第5名的陈苏、黄寅中考时顺利考入江苏省清江中学,而黄寅更是只差1分即可进入该校强化班。现在,陈苏同学已是国家地震局的博士后。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回报,2000年度我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度被评为“区青年教师新秀”。我连续3次被评为校“十佳教师”, 2007年被评为淮安市模范教师,2008年被评为省优秀青年教师,2009年被评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1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坚持“教是为了不教”,教书不仅是教教材,更多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教会学生用各种数学思想去解题。2006年考上清华大学新闻系的黄姗同学在寄给我的贺卡中这样写道:“马老师,谢谢你的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让我学会了自己学习。”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为此,我在钻研教材上狠下功夫。刚开始工作的3年,我坚持每个单元均自主命题,以提高自己对教材与课标的理解水平。通过对教材的梳理,我熟悉了初中三年教材的各个环节,建起了我自己的电子题库。每学期期中考试,我均负责我校一个年级的命题。2005年,我成为市中考命题库人员,2013年12月被评为“区优秀命题能手”。
  “团队合作”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新型学习模式,它也是我的工作模式。在工作中,我摒除个人英雄主义,加强与同事之间的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年轻教师,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电子资料毫无保留地与他们分享。“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甘当“人梯”,热心帮助青年教师,指导陈丰老师获省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指导王继老师获全国论文竞赛二等奖,指导多名教师在各级赛课与课堂教学观摩中取得佳绩。我负责的备课组曾连续5年被区教育局评为优秀备课组。青年教师赵志红分配至我校后与我“青蓝结对”,在我的指导下已“胜于蓝”。在一次区公开课后,区教研室周文虎主任这样评价:“这是我这一年来听的最好的课,它充分体现了北中初二数学组集体备课的成效。”2013年11月,我被聘为 “市雏燕行动计划”专家组成员。
  矢志不渝教改人
  1998年暑假,刚畢业一年的我参加了区教研室《成功教学教案》初一分册的编写工作,当时我很惶恐,觉得自己一无经验,二无水平,不懂的太多,所以我多次向教研室周文虎主任请教,从成功教学的理念学习到数学符号的规范,再到教案的编写要求等,无不让我受益匪浅。工作第二年,学校让我担任初二数学备课组长,这既增强了我的自信,又让我对自己提高了要求。1999年暑假,我再次参加了初二分册的编写,通过对每节课的教学研讨,我加深了对教学理念的理解。一次次的重担压得我只能快步前行,2002年我参加了区第二届中学教师基本功十项全能大赛,并获“全能标兵”称号。
  2002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面开始,我成为校数学教研组长并被派到山东青岛学习新课改一周。在这一周内,我珍惜机会,认真学习,转变思想观念,借新课改这股东风提升自己。回来之后,我坚持每年对全区开一次教学公开课,2004年12月受市教研室委托,在一周内我开了两次不同类型的市级课改观摩课,其中在市新课程改革培训活动中上的《线段、射线、直线》受到苏科版教材主编杨裕前主任的好评,而根据市新课程改革现场会所写的教学案例《感受一百万》则获得了省一等奖,《淮海晚报》专题报道了本节公开课。在新课改两年之后,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所写论文《结合新课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获全国一等奖。2015年5月,我在淮安市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研讨会中开设《做菱形》公开课,第一次展示数学实验课如何上。多次的不同与标新立异让我对如何教学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成长很快,优课竞赛与基本功比赛也频频获奖:2006年12月,我参加区优课评比荣获一等奖第一名;2007年5月,参加市优课评比荣获一等奖第一名;2008年3月获省优课评比一等奖;2014年12月获市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一名;2015年10月获省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多次的公开教学逐渐让我悟到上课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最重要的是备学生,只有将备课立足在学生的已有能力水平上,才能使得课堂高效扎实;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使得课堂活泼生动。
  刚开始工作时,我一有时间就去听课,但总是感觉听别人的课听不出好在何处,后来与师傅陈慧老师交流过后才知道光听是没用的,要想听出名堂也要“备课”:一是提前备要听的课或在听课时反复比较体会授课教师与教材、教参上对课的处理的区别;二是多加强对课标等的理论学习;三是一定要有评课意见;四是平时加强与同事的课后聊课。“听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师傅的传授果然让我从听课中获益多多,也让我养成了在听完课后一定会参加评课活动的习惯,当然也让我学会了如何评课, 并在2007、2008、2009连续三年获“区教干评课一等奖”。
  2004年10月,我两赴南京东庐中学学习“讲学稿”课改经验,回来后在我所负责的年级进行试点,一学期后在全校进行推广。通过两年的改革,我校初中各年级在区期末统测中均名列第一,特别是试点年级的两门学科数学与英语均比第二名学校高出许多,在全区教育系统引起了轰动,我还分别在全区初三数学与英语复习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我教育学生的理念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师爱是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无私广泛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我常对学生说:“论年龄,我是你们的兄长,我在内心也把你们当我的弟弟妹妹,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学生们的思想、学习、生活等问题,我都考虑得特别细致。如我坚持记班级日记以了解学生的情况;在班级设立了“心桥”学生信箱,对学生承诺,凡投入信箱中的信件两日内给予答复;班级建立了学生生日档案,每个学生在过生日时都会收到不同的惊喜。2001年,我首创并使用了学校、家庭联系本,多年如一日地在上面与学生及家长交流,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吴静同学家长有一次在联系本中这样写道:“很惭愧,我们做家长的还不如你们老师,你们让我每日都知道女儿在校的情况,而我却不能及时反馈情况给你们——一个不合格的家长。”在其他教师的使用及推广下,学校、家庭联系本已成为我校的一项特色。小A同学父母下岗后家庭不和闹离婚,其母一气之下跑到上海打工,小A成绩直线下滑,了解情况之后,我多次与其母联系,最终双方和好如初,小A也顺利考入江苏省淮安中学。
  爱学生还体现在了解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和潜能上。王哲同学初一分班时成绩不理想,开学后他一直努力学习,与班级同学相处也很好,但成绩始终没有提升,什么原因?我细致分析后,发现他缺乏自信,于是利用他人缘好的特点让其在一次主题班会上做主持人,結果发现他的组织能力极强,那次班会效果出奇得好。我趁热打铁将其任命为班长,并对其多次疏导,重塑并强化其自信心。结果第二学期期末他就进入班级前十名,在初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更考出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令所有人刮目相看,从此,他再不自卑。另外,我在班级管理中还对一部分信得过的学生实行作业免检,并颁发“作业免检”荣誉证书。
  爱学生的第三个表现是在班级管理上实施分层管理。对于学习层次不同的学生,在具体要求上我总是区别对待,比如英语默写,我班每一个人的合格标准不同,有少数人的合格标准是100分,大部分人是90分,几个人是80分,极个别人是60分。分层要求不是搞特殊化,我主要以能力高低作为分层的标准。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是我履践笃行的“师爱”的内涵。“爱”仅仅是我“师爱”内涵的一半,其另一半则是“严”。没有严就谈不上真正的爱。因为爱必须严。
  我对学生的“严”,首先是“做人”诚实守信上的严格要求。2002年我开始试验创建“无人监考班级”,到2004年获得全面成功,所带初三(3)班任何学科考试均无需教师监考,获得了区优秀班集体验收专家组的一致好评。现在,“无人监考”已成为我校的一个特色。
  第二个“严”,是对学生行为习惯的严格要求。比如自习课的“静”,我要求必须做到“绝对安静”,我班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做到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第三个“严”,是对学生学习上的严格要求。我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是将学习当成做学问,而不是做作业。我是这样要求的,也是这样做的。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学案,我都亲自经手,大到整体排版,小到图形上的字母、标点符号,都以书本规范为要求,以致有一位语文教师看到我们的学案后惊讶不已。对于个别有能力却爱偷懒的学生,我更是要求严格,比如2007届的小D,从初一到初三的英语默写,他合格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100分。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小D中考考上了江苏省淮阴中学。他考上研究生时,第一个将喜讯告诉了我,他对“严就是爱”就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师大的校训,也是我对自身的师德规范要求。我认为,只有永远置身于时代的先进行列,不断地塑造出焕发新时代风采的优秀人才的教师,才是一个成功的教师。我愿终身为此而奋斗。
其他文献
七年级的学生初涉平面图形的“说理”问题时,常因知识掌握不牢、方法要领不当、思维发展不够等因素而不能解决问题,不但会影响后续的平面图形部分内容的学习,久而久之还会严
九年一贯制学校中的中小衔接问题值得学校管理者重视。文章以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的做法为例,从"文化先行""课程创新""教学融通""评价一体"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本文将Napoleon定理拓展推广到涉及两个三角形的情形,与著名的Neuberg-Pedoe不等式密切相关,从全新的视觉,对Napoleon定理进行了相似性嵌合推广,并运用推广后的Napoleon定理,
不等式证明问题需要较强的观察和代数变形能力,技巧性强,没有常规套路,难度大.在日常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不等式证明问题需要进行转化,转变思想,要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使
相信一线数学教师也不时遭遇这样的尴尬:有些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看似极其简捷,堪称秒杀,让人赏心悦目,怦然心动!但冷静下来,却又不知如何操作,怎样构思,似乎从天而降,莫名其
教材例、习题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深刻性,蕴含丰富的知识和内涵,给师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探索空间.在新课标及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单纯解决课后习题是不够的,只有在解
期刊
李长春老师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上独具匠心,别具一格。通过教者的“趣教”有效引领了学生的“乐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一系列活动中有效地拉长了学生思维的长度
本文通过阐述城市、建筑和文化三者相互之间内在的联系,结合实际工程,探讨了在旧城改造中对诸如“现代”与“历史”、“现代建筑”与“古建筑”、“开发利用价值”与“文物保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坐落于张家港地区现代意义上最早的学校“梁丰两等小学”原址,有着120余年的灿烂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