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射简历这支箭

来源 :青年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6873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繁花五月,求职进入冲刺期。就像射箭一样,求职要求我们目标清晰,一击而中,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如何制作简历,让它在几十秒内打动招聘者的心?如何做好准备,使自己在几分钟的面试中脱颖而出?
  对射箭者来说,无论周围发生什么情况,他都只盯着前方的一个点,这是一种特别的“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的能力,而这,可以成为应聘者求职时的借鉴。
  
  简历的前100字
  
  一个今年毕业的研究生,在参加招聘会之前征求我的意见,让我看看他的简历。简历分两页,第一页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学校、专业、籍贯和联系方式,同时还有在校期间各门功课的成绩,以及计算机和外语水平介绍等基本资料。第二页的内容是:社会实践经历以及自己的人生宣言、职场意向等。怎么说呢?简历很标准,很工整,但也很……平淡。
  在我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他反驳说:“这是从网上下载的范本格式。”我不禁想问他:网上也能找到范本工作吗?其实,我们很多刚毕业的学生都犯了这样的错误,好像觉得求职就像考试,有了范本答案就是万全之策。恰恰相反,考试需要万众一致的标准答案,求职却要你凸显个性的光芒。
  人在阅读时有个三秒钟定律。比如你到书店买书,如果一本书的封面无法在三秒钟内吸引你的眼球,那么它必然被湮没在茫茫书海之中。而当你翻开书的扉页,它的目录标题没有一个能在三秒钟内抓住你的兴趣点,那么,它也很难被你购买回家。求职者在做简历的时候就要把自己当成一本书,考虑如何在三秒之内抓住招聘者的眼球,让他在你的简历中找到一个亮点,对你产生兴趣,这样才能促使他将你的简历看完。
  我告诉这个研究生,他的简历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无用信息太多。比如在校各门功课的成绩就毫无必要,用人单位不是国外名校,申请职位也无需汇报考试成绩。用人单位真正关心的只是你是否有相关工作经验,是否能马上入职工作。
  第二,信息排序不当。比如他把求职意向放在了第二页,这样对方拿到简历的第一眼甚至不知道他想要应聘什么职位。
  第三,应聘意向过多。他列了四个应聘意向,本来是想扩大工作面,广撒网,钓大鱼。但是这样反而给人一种没有特长、没有目标的感觉,第一印象就不好。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对简历做了以下修改。
  首先,因为他的主要求职意向在于外企和公益组织。于是,我们制作了两份简历,一份专门针对外企,一份专门针对NGO(非政府组织)。每份简历在求职意向和特长、性格描述上侧重不同。
  其次,把有用的核心信息提到前面,保证前100字就能读到求职者的闪光点。简历中做了一个黑体标注的“重点提示”:比如,在外企简历里,把英语成绩、计算机成绩和外企实习经历放在这里;在NGO简历里,则重点提到在某国际基金会实习的经历(这个内容之前被放到了第二页),并且列出实习期间获得的评价。
  最后,在“重点提示”下面设立情商区,内容包括自己的性格介绍,如热情大方、不怕困难等,最好是比较符合该项职业要求的特质,同时还有对应聘企业的文化认同以及对职位要求的理解,这样会让招聘者觉得这个职业是你的理想岗位,而非糊口的工作。
  其实,这些内容概括起来不会超过200字,但是正因为其简单,才能排除无用信息的干扰,就像射出的箭,正中靶心,成功率增大。
  
  准备简历的前100天
  
  我的一个朋友是圈子内的“跳槽女王”,因为她在最近五年内跳槽三次,而且成功率百分之百,事后满意度也百分之百。她究竟有什么特异功能?或者是特别的好运?其实不然,只是因为她非常注重跳槽前的100天,每次有了新的求职意向,她都会提前三个月对其进行调研,依照调研结果进行求职,可谓百发百中。
  跳槽求职自然是需要简历的,而这位朋友的简历很特别,除了基本信息之外还有一份长达两三千字的“建议书”,其内容包括:公司所属经济领域的现状分析;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分析;公司的自我优势分析;自己现有资源能为公司带来哪些效益等等。试想,如果你是用人单位的领导,收到这样一份建议书,还会不对应聘者刮目相看吗?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她都把建议书放在基本信息前面,这样保证了用人单位对她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即使后面的基本信息有什么令人不满意的地方,也能减少影响。
  那么,她靠什么完成这份建议书?
  主要有三个途径:第一,她跳槽的行业还是相近的,所以长达十年的从业经历为她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她只需要多做思考,对自己所处行业进行系统分析,就可以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第二,跳槽前,她会利用业内的人脉对那个公司的情况做尽可能多的了解,甚至会通过关系直接找到那个公司的员工了解情况,更重要的,她可以借助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这样她提出的意见就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三,在完成建议书之后,她会将它拿给业内更有经验的人看,征求对方意见,以获得更高层次的“智慧”,尽量减少失误。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她会在文章最后写上“这些建议只是我个人的思考,也许会有不成熟的内容,仅供参考”。这样降低对方的期待,也给自己留了一定的缓冲余地。
  事实上,这样一封建议书,就像一把飞箭直接射在招聘领导的心头。他会觉得你是一个对业务熟悉且勤于思考的人,方法独特新颖但又并非哗众取宠,提出了真正有效的建议和方法。这样的应聘者,即使不聘用其做员工,肯定也想亲自见见她,交流交流经验。所以说,这样无形中她就为自己赢得了面试机会。只要面试前稍加准备,被聘用多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在求职时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一个公司要你,你会毫不犹豫地去工作;但如果十家公司给了你offer,你反倒无法抉择。事实上,人面临的信息越复杂,心理就越容易被干扰,产生混淆感。对于招聘者也是如此,你为他呈现的信息过多,反倒让他无法对你本人做出准确评判,而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招聘一个无法评判的员工。所以说,求职要像射箭那样,把自己的优势变成箭尖,哪怕只有一点儿,也能够一击即中。
  图/辛刚 编辑/张鸣
其他文献
你是否试过一见钟情?你是否被人电到过?让你被电到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许是外形,或许是气质,或许是眼神……被电到的你,会如何做?只是远远地看着,还是立刻就行动呢?    一见钟情,在爱情世界里是件奢侈品,或只是出现在传说中,或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当惊鸿一瞥成为挥之不去的思念后,爱情或许就是这么猝不及防地出现了。有人不信,有人怀疑,有人掐掐大腿,是真的吗,难道是真的吗?没有人可以给你答案,真
期刊
一段从未开始的恋情,一段有名无实的婚姻,一个陷在感情纠葛里的女子。她企图找寻自己心中的平静与爱,却愕然发现,原来自己是个从不知爱是何物的人。    暗恋就像一阵风    我爱上了一个人,但是他却不爱我。  说来奇怪,我似乎都没怎么和他讲过话,却一门心思死心塌地爱上了他。每次他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哪怕仅仅只是带来一阵风,都能让我迷醉好久。  他不明白我的心意。其实,我好像从来也没打算让他明白。每天我
期刊
这是个恋爱的季节,眼看身边的朋友都开始谈情说爱,你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和你最速配的男生吗?还是你有八百度近视没看见?没关系啦,试着幻想自己是童话故事里的灰姑娘,赶快来做以下的寻爱测试,或许合适的王子就在你的一念之间突然出现。    1.母亲和姐姐每天都指使你做家务,当你在冰冷的水中拧抹布时,你会喃喃自语道:  A.迟早会有人来救我。  B.这是命运,没有办法。  C.总有一天,我要报复。  2.姐姐和
期刊
蒙田说,死后才能评定是不是幸福。事实并不如此,活着便是一种幸福,即使世事无常,不管何时,只要汲到欢乐和痛苦的两眼“泉水”,都可以评定自己是幸福者。    我一直认为,痛苦是人生的伤口。我们常常躲避它,驱逐它,谁愿意接纳它,包容它呢?  好友多果对痛苦的反应却让我心里“突突”一跳,仿佛他蓦然给我打开了一扇透过强光的窗户。  这些天,我从多果的眼神里和表情上读出了他内心的痛苦;他照样跟我们一起玩,一起
期刊
科学家发现,压力是造成人体迅速变化的关键。而压力管理的关键因素则是:认识。    过劳死的罪魁祸首    我们每个人都会老。  从出生那天起,我们的三个标尺就缓缓启动:实际年龄、生物年龄和心理年龄。实际年龄不受人的影响,永远匀速向前,而生物年龄和心理年龄则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减缓,甚至停顿!  该如何影响自己的年龄发展速度?科学家们发现,压力是造成人体迅速变化的关键。  如果把一只老鼠放在电极板上加以
期刊
千万不要忘记:毅力、勤奋、入迷和忘我的出发点实际上在于兴趣。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有位老国王,他想在自己的三个王子中,选拔一个做继承人。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办法。国王给三位王子各抽取了100人的户籍,让他们分别去整理。  过了一段日子,大王子第一个完成了任务。几天后,二王子的户籍档案也送来了。  一个月后,小王子才把整理好的户籍档案送来。字虽比大王子的好些,可也没有二王子的工整。
期刊
要想获得幸福感,我们需要从最细微的地方发现自己的秘密。为了促使目标的实现,基因和深层心理总是会让我们更倾向于那些看得见的、意料之外的进步。我们快乐的秘诀就在于……    幸福的悖论    如果你中了大奖,不是那种几十块钱的小奖,而是扎扎实实能让你过上一辈子的大奖,你还会继续眼前的工作吗?  这是一道真实的选择题。做出这个选择的是我一个朋友。他买彩票中了460万,然后第二天就消失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
期刊
“积极思维”更像是一个为完美人士所设计的梦幻。而“消极思维”则为那些内心尚不完美,还存在种种心理缺陷的人提供安全感和情感支持。    消极思维有时候会发挥出相当正面的力量    人们在生活里,总是会鼓励那些失去希望的人们:要想开点儿,生活要更积极一些。只要把眼光往前看,充满自信的你就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美好!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对我们的思维做一番细致入微的考察,我们会惊愕地发现:“失败者”代名
期刊
一个快乐的人是懂得欣赏的人,不仅能欣赏自己、欣赏别人,而且能欣赏生活周遭的许多事物。    每个人都有欣赏的能力,只是可能没有发挥出来。如何找到欣赏的能力,有两个关键。    你懂得欣赏快乐吗?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要出外郊游踏青?为了欣赏大自然。为什么我们会为别人庆功祝贺?因为欣赏他。为什么我们要努力上进,为了欣赏自己。如此,也因此,生活的周遭不是有许多值得欣赏的人、事、物吗?  不要告诉我:你不会
期刊
我们常常以为,认真做一个百依百顺的好女孩儿,就可以获得真爱。可事实是,亲密关系并不是靠奉献和等待就能经营好的。《坏女人,有人爱》会给你一记当头棒喝,让你做一个懂得运用“坏”的好女孩儿。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常常会面对一些抱着整包纸巾痛哭失声的心碎女子,听她们讲述自己付出一切却被男人抛弃的故事。她们几乎有着一致的行为模式:爱情大过天,对意中人非常殷勤,为他烹制四道大菜,对方离开视线5分钟就会猛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