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代民间文书探索苗侗地区的土地制度--明代清水江文书研究之三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kisa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遗存的明代清水江文书发现,苗、侗民族聚居的清水江流域明代地土占有形态由原来主要的土司占有领地转化成苗田、屯田和民田三种类型构成,分别对应着国家、土司和自耕农占有,是国家在少数民族内地边疆地区推行屯田所促成的一种特别的土地分配制度。同时,屯田不断地瓦解着原有土司占有形态,土地买卖又消解着屯田制度与土司领地,形成屯田、土司领地的民田化趋势。伴随民田化趋势促成了该流域内的地权变化,转变而来的世俗地主与自耕农阶层最后成为向国家承担赋役的编户。屯民来源、缴纳赋税方式也是苗侗社会经济生活主要内容。
其他文献
就高等职业技术建筑装饰专业大学生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容与特点展开研究,通过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教学手段与措施的探讨,获得一套具有很强职业技术培养特征的专业培养方案,给出了
资本结构是筹资决策的核心.在西方财务管理中,资本结构一般是指长期资金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在我国,资本结构又称财务结构,是指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
苗族古歌是唱者之唱与听者之听的双向交流,苗族古歌唱者包含巴兑、东郎、褒牧、理老及歌师;苗族古歌由于其歌谣的听觉性从而其接受者多元,包含苗族民众、世间生物甚至鬼神与亡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