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配备已进入各个班级,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最有前途、令人振奋的发展领域。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高度集成性、良好的交互性、信息容量大、反馈及时等特点,将多种信息同时或交替作用给学习者感官,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使学习更加趣味化、自然化、人性化。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既深且远。但任何事物的出现有利也有弊,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多媒体技术既能看见听见,又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另外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对于知识的保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准备一节课时,笔者注重以下几点。
  1)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这是物理课程的价值之一)。例如:在“光的传播”一节中,除了课本上的图片,笔者还找了大量的关于光的图片,制成一个可循环播放的课件,在学生上课之前就开始播放,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对本节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力及其作用效果”一节中,由播放学生喜欢的足球赛引入;在“弹力弹簧测力计”一节中,播放奥运冠军在跳板上为国争光的瞬间……只要认真准备,每节课都会有良好的开端,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在要学习的内容上。
  2)多媒体教学再现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在“探究凸透镜成像”一节实验后再复习时,可以再现学生实验时的情景,学生容易想起自己实验的经历并轻松地说出结论,而且经过再回顾之后,学生遗忘率比较低。在“运动的快慢”一节中,对于匀速运动的教学很难通过实验给学生展示,这时教师可以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讲解。因为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有些课堂上不适合做的实验,教师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去看去听,这比单独听教师讲课的效果要好得多。当然教师平时应该积累大量的素材,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
  3)练习形式多样化,扩大教学容量。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提素”之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有些时候笔者会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让学生进行测试,这样可以实现屏幕监视和远程控制,而且可以根据学生做题的情况立即反馈、讲解。学生注意力集中,效果很不错。学生针对出错的题目还可以进行重复练习。
  作为一名班主任,笔者也会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笔者允许学生上网搜索有关的消息,发表自己的看法。看到有的学生找到《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的MV,笔者让大家共同观看,学生触动很深,有的女生禁不住流下泪水。大家多方讨论,在网上支援汶川,为汶川加油,下课后纷纷捐款,为灾区贡献自己的爱心……
  在召开“寻找春天”主题班会时,笔者搜索大量关于春天的材料、图片、音乐、视频……学生听着音乐走进春天,个个兴致盎然。
  在“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时,学生看着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日常行为不再那么无所谓,更多的是对生命的负责。
  在听公开课时,会发现有些教师上课时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对其他常规媒体不屑一顾,甚至把应该学生探究的实验也用多媒体代替;也有些教师整节课不写板书,都在屏幕上展示。上完一节课,教师点完了鼠标,学生脑子里却空空,想不起讲了些什么。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多媒体,不要一味追赶时髦,舍不得割爱,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这样用得不当,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多媒体使用时会受到客观限制。比如没电的时候不能用,辛辛苦苦准备的课,到了临上课时却停电了,教师不得不修改自己的思路,传统教学的优势再现。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时使用多媒体。但如果将多媒体说成增强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就会偏离使用多媒体的初衷。
  笔者希望教师在教学时能合理处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使多媒体教学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单位:1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陈庄中学;
  2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起凤中学)
其他文献
阐述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重要性,较详细地从教师的素质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分析了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学历、增加教师的学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是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在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前提下,使学生进行知识的重构和创造。不仅仅是表现为策略或内容上的交叉、渗透、组合综
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国家把创新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联系起来,创新已不再仅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速度,而且决定着国家的生死存亡。    1 网络环境对创新思维培养的现实意义    创新性教学的核心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
电子白板,又称电子交互白板,是一种新的高科技电子教学系统。它是由硬件电子感应白板和软件白板操作系统集成。近年来,交互式电子白板正在通过改善师生、教材、媒体的交互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为实施新课程标准、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技术基础。当白板走进高中英语课堂,丰富的主题资源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让课堂教学更加吸引学生的眼球,以白板为媒介的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以课堂主体的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课程建设主要包括了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
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应着重于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使他们树立团队精神,掌握专业知识,明确创业目标,依靠政策支持,增强创业能力。使大学生能够找
运用模因理论开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改革,能充分有效地促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完善和发展。语言模因论的实际应用就是在英语教学中体现语言的运用能力,把模因理论中引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