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水滑洗凝脂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e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视觉中国)

  華夏大地山川秀丽,温泉众多。温泉触发诗人灵感,诗人平添温泉光彩。古往今来,诗人们吟咏的温泉诗已成为温泉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闲来品赏温泉诗,也可从中感悟到温泉养生的情趣。
  在众多温泉诗中,不少是诗人褒扬著名温泉的。如黄山温泉水质纯净,饮誉天下,唐代诗人贾岛曾发出“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师”的感慨。宋代苏东坡游历陕西骊山温泉时,留下了“汤泉吐艳镜光开,白水飞虹带雨来”的赞美之句。北京小汤山温泉自古闻名,清代康熙皇帝赞之:“温泉泉水沸且清,仙源遥自丹砂生,沫日浓月泛灵液,微波细浪流琮琤。”昆明安宁温泉名扬天下,明代诗人杨慎对云南安宁温泉推崇备至,在《安宁温泉》一诗中写道:“何如碧玉温泉水,绝胜华清礐石池。已挹金膏分沆瀣,更邀明月濯涟漪。”更有诗人们盛赞安宁温泉:“天下果然第一汤,升庵先生无虚奖。”“地灵此地胜瀛州,暖比春温洁比秋。”“仿佛玻璃漾水晶,宛若珠玑盛琥珀。”文学巨匠郭沫若畅游重庆北温泉时,在数帆楼留下《游北碚温泉即兴》一诗,赞美北温泉:“汤温鱼意乐,罗汉有新家。”
  泡泡温泉,在这水气氤氲中洗涤爽身,如梦如幻,欲醉欲仙,妙不可言,大有“浴罢恍若肌骨换”之感,难怪不少文人墨客一泡为快,以至“解衣浴罢仍留连”。唐代诗仙李白曾慕名去湖北京山的汤堰温泉浸泡,在如诗似画的风景中尽情享受温泉沐浴的乐趣,不禁诗兴勃发,写下了盛传不衰的温泉诗篇:“神龙殁幽静,汤池流大川;地底炼朱火,沙旁放素烟。沸珠跃明月,皎镜含空天;濯濯气靖此,晞发弄潺潺。”唐代白居易描写杨贵妃泡温泉的诗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于是新承恩泽时。”宋代苏东坡对温泉情有独钟,被贬惠州时,曾游览惠州温泉瀑布,不禁宽衣解带沐浴在温泉之中,他的《温泉诗》:“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道出了沐浴温泉的痛快感受。他的另一首诗:“温泉水滑洗凝脂,皓首沐浴回常春。”更激起了人们对沐浴温泉的向往。宋代王安石的《温泉》诗:“谁燃丹黄焰,爨此玉池水,来客争解带,万劫付一洗。”写出了浴温泉的轻快与舒畅。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温泉》诗:“一了相思愿,钱唤水多情;腾腾临浴日,蒸蒸热浪生。浑身爽如酥,怯病妙如神;不慕天池鸟,甘做温泉人。”流露了作者陶醉于沐浴温泉,欢愉忘情、乐不思归的心境。长白山温泉自古吸引人们一泡为快,无怪乎有诗赞道:“天池游罢下群峰,游兴未减倦意浓,更喜温泉池水净,飞尘浴后一身轻。”
  温泉的疗效功用屡见于文人墨客的诗句中,古诗“五凤朝阳生丽水,九龙经脉出金汤。”说明古人早就用温泉水来保健疗疾,并称之为“金汤”。北齐人刘狄的《温泉诗》:“神井堪消疹,温泉足荡邪。”一语道破了温泉的治疗功效。由于常泡温泉,唐玄宗对温泉的疗养作用颇有认识,他在一诗中写道:“桂殿与山连,兰汤涌自然。阴崖含秀色,温泉吐潺湲。绩为蠲邪著,功因养正宣。愿言将亿兆,同此共昌延。”清代乾隆的咏温泉诗:“炎液喧波能愈疾,曾闻泉脉出流黄。化工神运不思议,功德应教证水王。”赞美了温泉疗疾保健的功效。昔人沐浴云南华宁象鼻温泉,对其疗养功用颇有体会,赋诗道:“能洗沉疴除秽浊,源头深处有丹砂。”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中优1176临海市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总结了其主要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以期指导中优1176在临海市的推广种植。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公元1125~1210年),寿延85岁,被后人称之為“长寿爱国诗人”。研究表明,其寿享高龄,与爱食枸杞粥有一定关系。  陆游对食粥尤為考究,曾著有《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认為食粥可以延年益寿。《内经》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说明中老年人新陈代谢逐渐缓慢下来,生理机能渐形衰退,而且还伴有各种慢性病,对许多食物不是消化不了
阐述了标杂A1的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介绍了标杂A1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标杂A1的推广种植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