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材插图 培养学生能力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3884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中具有直观形象的图片、照片、图表、表解等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系统,习惯上称之为“插图”。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生动的插图,在教学中,如何较好地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值得探讨。
  一、 观察与识图能力的培养
  1.引导观察
  观察能力是其他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客观事物,故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在生物教学中,老师可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首先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的目的性,观察时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注意准确性;再次要注意有序性。例如:在讲植物的蒸腾作用时,有水分的蒸腾示意图和气孔的结构、气孔闭合和开放图,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老师应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气孔的特殊结构;其次观察气孔闭合状态和开放状态时水分的流动情况;再次观察水分的蒸腾示意图,这样学生观察目的明确,思路清晰,便于理解植物体蒸腾作用进行的过程。又如,在讲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的结构等内容时,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注意图文结合,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有利于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2.引导识图
  (1)注意方位 教学中让学生对常用的解剖学术语如横切面、纵切面、前面观和后面观等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从不同的方位去识别生物体的结构,看到的结构可能不一样,故识图时要学生注意方位。如讲“心脏”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懂心脏结构图的方位,图中心正对着自己(心脏前面观),则图上的心脏左边即位于自己的右边,反之,图右边则位于自己的左边,使学生在此图中能较快地认准四大腔,并有助于辨认房室瓣、动脉瓣以及与四大腔相连的血管,这样就为学习心脏的功能及血流方向奠定了基础。
  (2)抓住形态、结构上的特征 能否抓住图形的主要特征是识图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故在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时,指导学生抓住图形的主要特征,可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如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中,一些学生对线粒体与叶绿体分辨不清,我们可引导学生抓住二者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进行辨认,线粒体是椭球形,叶绿体是椭球或球形,从而把叶绿体与线粒体识别出来,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
  (3)进行比较 在教学中,把课本前后有关联的图进行分析比较,寻找区别和联系,可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如通过比较教材中的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学生就易掌握各自的特征。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有中心体。通过比较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与鸟类的肺示意图,学生就易掌握各类动物肺的特征与呼吸之间的关系。
  二、 思维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观察与思维是密切联系的,学生在观察插图时可能会提出各种问题。问题一旦提出后,会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在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培养思维与想象能力呢?
  1.结构联想功能
  如讲“关节”时,引导学生边观察关节模式图,边思考关节为什么既灵活又牢固?要求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了解各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推导出其功能。一是关节囊坚韧,联想到:牢固连结;二是关节腔有滑液,联想到:减少摩擦;三是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联想到:减少摩擦,缓冲震动,与灵活性有关。教材中有许多结构图,如初一年级上册中有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叶芽的结构示意图、桃花的结构示意图等,教学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利用结构图分析,由结构联想到功能,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2.局部和整体的联想
  如讲“生物的排泄”一章时,肾单位的结构是该章令学生感觉非常抽象和头痛的知识。此中有四幅插图展示了肾脏的结构,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原尿的形成过程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和尿液的形成过程,由此让学生讨论肾动脉和肾静脉中血液的特点以及血液、原尿和终尿在成分上的异同点等问题。学生通过这样的层层思维和联想,对尿的形成就好理解了。实践证明,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局部与整体的联想,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据图挖掘
  教材中有些插图隐含了一些不易发现的知识点,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深入挖掘才能得到。如观察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时,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该图中有几条食物链?在书写食物链时起始者是哪种生物?一条完整的食物链至少有几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哪种生物数量最多,哪种生物数量最少?在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这个食物链中,能量是怎样流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哪里?这种据图挖掘,能把教材的知识要点、难点集中在图上,学生通过训练后印象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思维和想象能力。
  三、 绘图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在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时,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审美能力,如何培养呢?可以采用练习法。如讲完“根尖的结构”后,要求学生在白纸上画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并在图上注明各部分名称,画图时可参看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并注意各结构的位置比例和细胞特点。又如在讲完“叶的结构”后,要求学生绘出叶的横切面结构图等等。通过绘图练习,考查学生对插图观察是否仔细,锻炼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与审美能力。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声乐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表演艺术学科,这门综合艺术是通过人的思想情感,利用声学上的各种技巧、技能获得的。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采用合适、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良好的课堂问题情境改变了平铺直叙、满堂灌的倾向,促使学生很快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由无意识记转为有意识记.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能和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  在具体教学中,由于教学的目的、任务、时间等不同,创设问题情境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下面列举几种来加以说明.  1.激疑引趣创设问题情境
于坚的诗歌是在他的诗歌理念观照下的有着统一性的诗歌创作。在对于坚诗歌作出整体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或具有系列性或具有集中性的典型诗歌的细心解读,在与之前朦胧诗派的对比参
目的:探讨单切口与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疗效比较。 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98眼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
期刊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初步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32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行眼压、房水流畅系数、缩瞳前后房角镜及超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提出,"大众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给专科艺术数学教育提出
目的:对比分析间歇性外斜视儿童在动态与静态刺激背景下的立体视功能。方法:选取5~12岁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56例,其中男26例,女30例,采用多维空间感知觉训练软件分别进行动态与静
介绍了京珠高速公路洪市耒阳段技术标准,就测设中的路线平面线形设计、平纵组合通道净空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将线形与地形、地物相适应的平面线设计;采用小纵坡、微起伏
介绍了衡枣高速公路SMA-13表面层的原材料情况、技术指标与混合料目标配比设计情况,以及一些施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