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花开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ie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老城区一条老胡同,狭窄,弯曲,坑坑洼洼。胡同深处拐角的地方长着一棵笨榆树,树干一半镶嵌在古墙里。正是榆钱花开的季节,榆钱纷落。小榆双手托腮坐在门前,榆钱落满她杂乱的发间。
  小榆哎,对门的王奶奶系着围裙出门喊她,听话啊,回屋里洗洗脸梳梳头,到奶奶家吃饭。
  王奶奶把饭菜端上了桌,小榆还没来。小榆——小榆哎——王奶奶从屋里喊到了门口,对面没了小榆,门上加了锁。这孩子,就是犟,可能去医院找她爸去了。王奶奶用力在围裙上搓搓手。不对,这么小的孩子,走丢了咋办?王奶奶匆匆忙忙追了出来,一直到胡同口。
  见到余师傅家的小榆没?穿个破红袄,脸脏,头发乱。王奶奶从下到上比划着。
  好像被一个年轻的女人骑电瓶车带走了。修锁的王师傅说。坏了,王奶奶打个寒颤,这要是被人贩子拐走了该咋办啊!
  买菜的,修鞋的,配钥匙的,补车胎的几个街坊邻居围了上来:
  怨就怨她王八妈,有人生没人养的,生了孩子就跑没影了,一罐子醋都是她酢的。
  骂她娘有啥用呢,事都是出在节骨眼上,余师傅不出车祸啥事都没有。我早就给他说过,年老别娶年少妻,将军买马人家骑。
  小孩这么大了,偷去了也卖不掉。
  就怕给她打怕了逼她去偷。
  要是打残了让她去当乞丐呢。
  我听说还有割肾卖的,能卖几十万。
  别瞎嚷嚷了。王师傅把锤子重重地摔在地上,砸在青石條上直冒火星。抓紧时间通知黄包车师傅给我满大街找。李嫂,你通知你家老李,他那一帮子师傅的黄包车在码头;郑婶,你通知老郑,他那一帮子师傅的黄包车在老车站;你们几个到街头见黄包车就拦,告诉他们开黄包车的余师傅闺女丢了,穿个破红袄,头发没梳脸没洗,他们不少都认得。让师傅们打电话互相通通气。
  五号码头浮桥头,李师傅在路两旁横放了四辆黄包车,中间仅容一辆电瓶车通过。对不起,对不起,余师傅家的孩子被一个骑电瓶车的女人偷走了,我们在帮着堵截。
  郑师傅老车站这边就不一样了。去南城,有旅客叫车。不拉不拉,师傅们一个个摆手。平时抢客抢的如打架,今个这是咋的了?旅客们急匆匆地涌出车站,到大街上叫出租车去了。老车站客流量大,几个黄包车师傅来回跑动着,东盯西瞧,注意力都在年轻的妇女和小孩身上了。干啥干啥?一个年轻的妇女一把从郑师傅手里拉回自己的小闺女,大声嚷嚷起来:拉我们家的孩子干啥?郑师傅认错人了。
  快一个小时过去了,码头、老车站,没有出现小榆的身影。大街上师傅们也纷纷打电话通知,没找到。
  报案啊!有人提醒。郑师傅开着黄包车就奔往北城派出所。
  民警:姓名?小榆。姓啥?姓余。叫余小榆?是。年龄?八九岁吧!到底几岁?我算算,嗯,余师傅是奥运会那年春上结的婚……有多高?大概到这吧!师傅在自己的胸膛比了一下。穿啥上衣?听说是一件破红袄。裤子?不知道。鞋?不知道。对了,头发乱,没洗脸,脏。郑师傅上下比划一下。走丢多久了?一个多小时吧。
  所长在旁边听完后安排,你和郑师傅一块去医院见余师傅,把小榆的具体情况摸清,尤其是要找到近期照片。你俩到余师傅家所在胡同,仔细排查。你们几个立刻分头抵达平时地界,进行巡查。我向局里汇报,提前招呼,以便周边及时支援。
  民警和郑师傅赶到医院余师傅病房,余师傅已感觉出哪点不对劲,听完民警的话,头深深地埋在打着石膏的双腿间,脊背起伏抖动。
  爸爸,一个甜甜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余师傅抬起头来,头发乌亮,面色红润,穿着崭新的小黄袄的小榆,正怀抱着一束鲜花,天使般向他走来。
  余师傅一下子把女儿抱在怀里,你到底跑哪去了?
  我被老师接她家里去了,老师送我来的,在外面呢!
  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朝门外走廊上望去。
  责任编辑 夏 群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竞争成为了时代主题,当然基层供电公司也不排除在外。在竞争的洪流中,基层供电公司要想在电力市场中拔得头筹,良好的营销策略是其关键所在。首先我们了解基层供电公司营销管理的现状,其次我们针对现状提出可行的策略以期待未来供电公司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营销观念;管理方式;信息化水平;供电质量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居民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电。因此采用合理的营销
“怎么办?”斯马特急得上下翻飞,围着亚克转圈儿。  亚克深深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他观察了一下四周,小声说道:“不要怕。斯马特,你快查查这艘星际海盗船的资料;墨菲,一会儿你先不要冲动,隐藏战斗力,见机行动。”  他们小心翼翼地沿着飞船边缘想往外溜。  “站住!”突然,两个端着枪的巡逻哨兵发现了他们。  亚克灵机一动,高高举起双手,笑嘻嘻地走了出来:“别开枪!大哥哥,我们是来投奔格尔登船长
1  小镇极其乏味,什么特产也没有。周边的小镇可不是这样,有的盛产小酥糖,有的盛产猪婆肉。这是离县城最远的镇,往西再走三四里地,就是邻县了。因为挨得近,连说话都和邻县有几分相像。比如,把吃午饭叫吃点心,把吃晚饭叫吃夜饭,把吃夜宵叫吃夜半餐。地处偏僻自然就容易被人遗忘,直到我十岁之前,镇上连一条公路都不通,唯一的交通工具是轮船,一天一班。早上,天还没亮透,汽笛声就在小镇上空呜呜地回响,声音听起来像哭
“春节,我们去外地过年,这下,我们家里的蟑螂可开心了。它们在剩饭剩菜旁聚餐,在饭桌上舞蹈,在抹布下躲猫猫,在锅盖上比赛跑步,在馒头上睡觉……不久,主人回来了,蟑螂们夺路而逃,但却有一只蟑螂在桌上纹丝不动,这是怎么回事?”作文课上,陈老师开了个头,请大家畅所欲言。  话音未落,“我!我!我!”的叫声就在角落里响了起来,我扭头一看,原来是班级急先锋——小煊同学,只见他高举双手,站在椅子上,那架势,好像
街坊们,看在多年的情分……  山大爷拖着腿,在院子轮圈作揖,步履虚浮。暑天酷热,没有一丝风,大喇叭放着“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这会儿也有点有气无力。场院散着几袋粮食,区武装部的民兵捧着枪,狠狠地盯着粮,生怕粮食变成雀子飞了似的。分粮的会计,趴在柏木桌前,捏着圆珠笔杆,浑浊的汗滴蚯蚓般爬行在他干枯的脸颊。四下都是领救济粮的居民。大家散乱着,没人动,也没人讲话。居委会主任颜大娘刚想把手伸向粮食,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