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办学理念的现实思考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不仅是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与价值观等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论述,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远景与方向的指导原则,更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理想与独特的价值追求。因此,理性认识、科学定位、坚持思想、着实打造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之本。
  【关键词】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 办学理念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86-03
  
  2009年5月,我院在迎接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专家组成员对我院的办学理念提出了质疑。作为由地方政府主导的高职高专院校,我们的办学理念到底是什么、如何定位、怎样打造,是当前摆在我们每位教职员工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把握办学理念,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而科学地定位,是我院长足而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本文将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具体内容入手,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进行现实地解读,从而探索出我院办学理念打造与建立的相关对策。
  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内涵
  “理念”一词的出现和使用比较晚,如同社会科学中的许多其他词汇一样,很多都是外来词。对于“理念”,《辞海》是这样定义的:理念,旧哲学名词,柏拉图哲学中的“观念”,通常译为理念;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中的观念,是指理性领域的概念,有时也译作理念。所谓的理念,事实上是把人从个别事物中抽象而得的普遍概念加以绝对,并把它说成是事物的原型。认识“真理”就是对所谓“理念”的回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理念,实际上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它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的具体反映,也是人类认识与思维活动的最终结果。分为两个层次理解:其一是一般意义上的看法、观点或意见;其二是哲学意义上的观念、思想或学说。当个体或群体的观念作为一种社会心理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时,就可能转化为社会意识,形成理念,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或事业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其相关理念的形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主要源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从18世纪中后期专门职业教育机构的出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国家的职业教育分工制度化的出现,再到20世纪40~50年代现代职业教育的确立,职业教育以其对社会经济服务的直接性被社会广泛认同,故而得以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出台,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历经二十年,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其独特的理念和自身价值也被大众广泛认同。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到底是什么?虽然现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大家却有一个一致的看法:即它是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观念的认识,是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与价值观等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论述,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远景与方向的指导原则,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理想与独特的价值追求,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办学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是指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持的办学思想,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境界。实际上,它主要包含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专业建设和课程观、发展观等,它既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关系的反映,也是主体在一定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高等职业教育问题的基本认识与总体看法。这些思想与理念具体来说包括:人本主义理念、教科研及服务一体化理念、大众化理念、市场化理念、国际化理念、创新性理念、终身教育理念和特色理念等。先进的理念会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内涵,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落后的理念则会阻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它存在和发展的语境是不能背离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可科学主义、信息技术主宰一切的社会,它要求发展人的技术理性,使人成为“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机器”。其实,西方社会的发展证明,从科学主义、技术统治到商品经济和市场逻辑的充分运用,无不表明西方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灵性的丧失和人的物化的命运。今天,社会正走向网络社会中的“数字化生存”时代,这个时代极有可能再次将人的精神生活和灵魂世界排挤到一个日益边缘化的角落,从而成为“人文精神”失落的时代原因和历史根源。因此,在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价值与理念取向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致力于对工具理性的批判,用文化实践、价值理论、审美文化来拯救病态的生命,使我们的教育对象的生命之中的肉体与灵魂、知识与情意、理性和价值取向和谐统一。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现实解读
  虽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6号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办学理念、科学定位、专业建设和政策导引等方面做出了精辟的阐述,但时至今日,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之内涵的解读尚未达到共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概念不清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是“教育理念”与“大学理念”的迁移与发展。“教育理念”是教育规律、教学功能高度概括的理性认识与辩证的哲学基础。“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诸多要素之间关系的规定,以及内部管理及运转的哲学基础”。“办学理念”则是办什么样的有别于他校的大学和怎样办出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的理性认识和哲学基础,是大学校长治校理念和风格的结晶,其表现是以此办学思想指导下长期形成的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精神与独特的公众形象。在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期望、师资队伍建设有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高职院校,其办学理念自然不同,正是由于其不同之处,更需要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要选择创新性的办学理念作为指导和灵魂。
  但一直以来,教育被认为是上层建筑、是生产力,教育培养的是政治人、经济人,教育的价值就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工具性价值上。回顾历史,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和兴起一方面是社会工业化进程的需要,另一方面却是为经济发展拉动内需和缓解就业的压力的需要。这两种前提确属中国特色的客观实在,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想,使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就体现在为岗位提供应用性技术人才,而忽略了教育培养“人”的本体价值。至今,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价值的解读还未达成共识,领导者有政治的解读,学者们保留传统的看法,企业家只认学术的尊贵,学子和家长就陷入了一种无奈的选择中。
  2.定位不明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在2004年第二期,以“本刊评论员”的名义大声疾呼“解决高职教育定位问题拖不得了”,该文指出:高职教育在定位中有三种倾向值得特别关注,一是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中学科型教育偏重,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沿袭本科院校的做法,办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二是过分追求“专升本”的升学率,把教学要求和追求目标偏重于保少数学生的“专升本”上,有碍于大多数学生的职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三是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不安心本层次的办学,把尽快升格为本科院校作为最大的追求,院校领导的主要心思和精力皆在于此。正视高职教育定位问题,研究和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定位,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高等学校的定位是指高等学校向社会提供劳务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并对高校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做出的战略选择。有人从高职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指出,高职院校为自己定位,要侧重五个方面的定位,即学校层次定位、招生定位、学生就业定位、特色定位、竞争定位。高职院校只有科学定位,办学中才不会出现浮躁现象,办学者才会认认真真去实践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注重办学特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后,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再单纯强调现实职业岗位的针对性,而是更强调培养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因此,他们在对职业技能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两者关系的问题上,抛弃了以往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割裂开来的片面认识,而是树立了整体的观念,在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融入到职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这种新的职业教育的理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我国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以行业和职业需求为主要价值取向,以培养各级专门人才为目的,但是随着社会和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更新,在智能化机器越来越系统地应用到生产领域的今天,我们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知识领域之间的相互衔接和联系,使学生获得宽广的知识面,这些知识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对这些综合知识的传授不仅限于事实,还包括对这些知识领域极为重要的范例和认知方法,构建起知识、能力和方法三者统一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对职业变更的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特色不鲜明
  《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托夫勒曾说过,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今后企业可能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精越好,也就是说要有特色,才能取悦于消费者。在知识经济社会,高等职业院校能否创办出自己的特色,更是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既要注重“高等性”,又要注重“职业性”,把专业特色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核心,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即培养“应用型白领”、“高级蓝领”、“高级技工或技师”等。因此,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任务思考出发,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注重专业建设,注重专业特色的设置和创新。任何一所学校要成为一所全方位发展的学校是不可能的,找准学校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特别要强调找准学校在其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和本地区、本行业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确保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同时,把专业建设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就是要特别注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实现预期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要实现由以学校为主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方向转变。我国近几年分别引进的CBE式、双元式、TAFE等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自己创造的工学交替式、校企合作方式、2+1式、“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都为打造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学内的称谓,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高职教育课程是指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学生自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和内容纲要,是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它涵盖两个相关的概念: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前者是指由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须学习的课程;后者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包括物质环境,如建筑、文化、教室布置、师生关系等,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就会形成不同的课程观。在职教史上出现过三种课程观,即知识本位观、能力本位观以及人格本位观。这三种课程观以及与之相应的课程开发方式是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由浅入深的过程,也是职业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随机调整。在农业经济时代或者工场手工业时代选择知识本位,工业经济时代选择能力本位,知识经济时代选择人格本位。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我国的课程开发不能用一种新的单一化方式取代老的单一化方式,而是用马克思主义整合观,实行多元整合。在现代高职教育价值观、人才观的引领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为人的职业生涯,实现人的职业理想创造条件,打造人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模式。它以综合素质为核心,又按照特定的职业需要,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课程整合固然重要,但课程的实施则是课程理论的根本。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育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两种关系:即理论、实践和素质的关系,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要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构建以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专业能力为基础,以实践为延伸的教学体系,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培植具有自身特色的扎实内涵和品牌的校园文化,使我们的教育对象既囿于一园又能普适天下。
  三、我院办学理念打造与建立的对策
  近年来,虽然我院在办学理念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但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打造校园文化,培养“做事”文化的理念。
  大学文化,是指在大学这一特定社会空间内工作、学习和自由生活的师生员工历史积淀、发展和创造而形成并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念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观念形态上的具体体现,它由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组成。它不仅能对师生员工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还能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的发展,增强学校的创新能力,实现校园安定有序地运行。我院作为一所年轻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迫在眉睫。如何制定合乎大学人行为规范的制度文化建设、如何打造大学人的精神面貌的精神文化建设及规范大学人做事思想的行为文化,是我们当前和今后要做到主要工作。具体来说:第一,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方案时,应兼顾校园内多方的利益,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第二,提倡奉献精神,鼓励愿意做“实事”人,在校内不要人为划分“三教九流”,增加内部矛盾;第三,对有损学校声誉、本人职位或身份的不良行为,无论官职多高、年龄多大、功劳多大,均应严惩不贷;第四,彰显公平,重用“能人”。
  2.树立“人本”主义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一是以“学生”为本;其二是以“教师”为本。前者主要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能力水平设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內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使其得到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对学生个体的看法上,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视差异为教育资源,而不是共性化教育中所认为的障碍,开设特色班。第二,对师生关系的认识上,师与生只是分工不同,不是学生依附于教师,师生的人格是平等的,法律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学生应该是接受教师指导的学习主体,追求发展和健全身心的个体以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人,还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驾轻就熟的方法不一定是好方法,应因材施教,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后者就是要将相信和尊重教师作为管理的出发点,让管理适应教师个性化的劳动,促进教师人格和专业的发展以及生活品质的提高。以教师为本的意义是: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成为学校教师;可以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激活教师的创造力,还可以将教师的心态调整到最佳,使教师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之中。以教师为本,要求学校做到:营造尊重教师、重视教学和科研的氛围。强化行政权力服务学术权力的认识,让教师中的精英淡泊行政权力,乐于、专心于教学和科研。制定向教师倾斜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合理满足教师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让学校教职工羡慕教师,让教师出身的行政管理人员返回担任专职教师。
  3.坚持校企合作、双赢的理念
  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合作将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结合,在生产过程中渗入教育的元素,整合生产和教育,以达到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之所以说高职教育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是因为: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和高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与学术性、学科性人才的重要区别是很强的动手能力,即“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或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需要真实的现场环境。学校教育最多能模拟出职业环境,但终归不是职业环境。只有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才能弥补学校教育之实践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丰富学生实际工作经验,拉近教育与社会的距离。校企合作是完善实践教学条件的需要。良好的实习和实训基地,在当前教育投入普遍不足的现状下,只靠学校是难以解决的。即使发达国家,也不可能且没有必要每个专业都办一个工厂用于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可以弥补学校办学条件之不足。
  4.建立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理念
  地方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事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的研究;二是结合专业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在研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地方政府主办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指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包括:针对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研究;为企业、行业和政府等提供各类咨询,利用综合性高职院校多学科人才的优势主动介入、参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相关事务等,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应该做到:走出“象牙塔”,树立和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意识,地方的边界就是学校的边界,让学校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明确学校自身优势,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找准服务的切入点。了解地方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趋势,前瞻性地探索全局性的问题,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调查企业、行业和社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科学开发课程。总的来说,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和高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又可进一步细分。结合我们的传统优势、基本条件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院应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现代服务业(连锁、物流、电子商务、投资理财及商务策划等)人才,工业品设计、摄影等工艺人才,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等技术人才,餐饮及汽车维修等操作性人才。以现代服务业为先导,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为依托,全面提升传统的餐饮服务业人才培养,办好专科,打造特色,争取开办高职本科!
  参考文献
  1 辞海.上海:上海辞海出版社,1997:1213
  2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 进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 叶春生.发展高职教育面临的若干问题探讨[QB].中国高等教育,1999(21)
  4 何少奎.校园“做事”文化建设之管见.学院征文
其他文献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外在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度.进而人们开始认识到,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
构成基础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对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的思维启发与观念传导.本文从设计理念的更新和时代要求的角度去了解和探索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发展中,仍在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工厂冒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意识也逐渐提高,建筑施工是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倡导绿色节能理念,尽量降低建筑消耗,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已经逐渐成为了建筑工作者们研究的话题。文章从绿色节能理念的原则出发,探讨了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节能措施,为降低建筑消耗,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绿色建筑;节能理念;建筑設计  随着社会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在河杨公路下穿铁路框架桥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的分析,首先需要对该工程的整体概况进行阐述,详细介绍了该工程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的情况,也让我们对工程的施工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其次,阐述的是该工程在施工中主要会面临的问题,并在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的建议下解决这些难题。最后,为了确保该工程能够顺利的竣工,对工程的施工过程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河杨公路;铁路框架桥;施工技术  1
7月的黄山,骄阳似火.对黄山市147万人民来说,2004年是不同寻常一年:确定“三步跨越”、“三最”目标,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全力建设旅游大市、生态大市、文化大
针对部分地区部分银行上调跨行取款手续费引发的争议,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回应称,调整ATM跨行取款收费标准合法合规,建议客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交易.rn瓜田李下的银行业协会作
会计信息化是我国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对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本文旨在对会计信息化进行深入阐释,分析我国会计信息化
【摘 要】随着通信、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电子政务中的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流程,并对数据挖掘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政务 数据挖掘 决策支持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1-0085-0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
【摘要】玄武岩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纤维材料,因其有较高的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正在被快速推广使用。本文主要通过玄武岩纤维在桥面铺装混凝土维修中的应用特点和优势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玄武岩纤维在桥面铺装混凝土中的一些施工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玄武岩纤维;桥面铺装;维修;应用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玄武岩纤维技术也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各种成果不断运用。同时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