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红花注射液的严重不良反应

来源 :风湿病与关节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花注射液的主要成份是红花,功能主治为活血化瘀,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脉管炎。
  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有关红花注射液的病例报告共计3306例,不良反应/事件主要涉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心率及心律紊乱等。其中严重病例154例,占整体报告4.66%。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寒战、发热、心悸等。
  一、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
  监测数据显示,红花注射液严重病例的不良反应/事件表现为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
  典型病例:患者,男,53岁,因高血压病2级伴冠心病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红花注射液20 ml,静滴8~10 min后,病人诉手臂发红,心慌难受,立即更换输液为葡萄糖注射液,此时病人面色苍白,出现休克。立即取中凹位,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液0.5 mg+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给予吸氧,测脉搏微弱,血压测不清。继续给予肾上腺素注射液0.5 mg+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10 min后症状缓解,1 h后患者恢复正常。
  二、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显示,该产品在临床上存在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超剂量用药。历史监测数据显示,严重病例中涉及超说明书规定剂量用药的占17.19%。
  三、相关建议
  1. 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用药后如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建议医生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等情况。对本品或含红花的制剂有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凝血功能不正常及有眼底出血的糖尿病患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老人、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慎用,此类人群使用本品应加强监测;长期使用者应在每疗程间留有间隔时间。
  3.建议单独使用本品,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间隔时间及药物相互作用等事宜。
  4. 建议医护人员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缓慢滴注,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用药开始30 min。如有异常立即停药,并采取积极措施救治患者。
  5.建议生产企业完善说明书相关内容,增加不良反应描述,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宣传,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患者和医生;加强生产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开展相应的安全性研究。
  [摘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52期(马庆峰 曾 涛 供稿)]
其他文献
在美国参议院讨论一项削减邮政成本的《邮政改革草案》期间,美国邮政工会——全国邮递员协会发表一份"业务战略计划白皮书",旨在帮助美国邮政扭转亏损局面。白皮书受全国邮递员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时静脉辅助应用布托啡诺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20例在行硬膜外阻滞下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辅用布托啡诺组(A组)和未辅用组(B组),每组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好发于儿童,属于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淋巴组织及有淋巴结的组织和内脏,临床表现多样。我院儿科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3
目的分析本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与病原学分析。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肺部易感因素与病原菌分布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合并肛裂的重度混合痔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就诊的300例合并肛裂的重度混合痔患者,观察组采
文章阐述了邮政安全体制建设的重要性,介绍了加拿大邮政安全体制的法律规范、制度约束和技术保障,分析了加拿大邮政分区理论、内外配合及侧重预防的安全体制特点,旨在为中国邮政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S100β蛋白的表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结肠癌根治术60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异氟醚组(A组)和异丙酚组(B组)。记录两组一般情况并分别于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