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生存教育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63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 要 当今世界,人类的生存环境大不如以前,自然灾害的频发、人为伤害的发生、意外事故的增多,这对人类的生命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责任、家庭的重心,更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生存教育是基本的教育,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高校将体育教育与生存教育知识相结合,寓生存教育于体育教育之中,培养大学生的生存意识和认知,其中对于大学生各种生存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字 高校体育 生存教育 高校教育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人类面临着许多不适应人体健康发展的生存环境,致使现代人们的生存能力大幅度下降。针对这一情况,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生存教育,并且结合体育教育所拥有的优势,构建新型的大学生生存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态度和生存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存教育就是为明天的生存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生存教育的原因
  从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广东校园砍伤事件、新疆校园踩踏事件到上海大火案等等
  一幕幕伤亡惨重的悲剧的发生都让无不让人惋惜,体现出了生命的脆弱。当灾难来临时,除了等待救援,更重要的就是学会如何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自救,如何在最大的限度上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这也是各大高校应该在对学生的生存教育方面多加培养的原因。高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走向社会,而是如何适应社会学会生存,有能力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保全自己,避免惨剧的发生。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日益剧烈,对于将要走出校园的学生来说,学会如何适应社会,在社会中生存下去也是同样的重要。从那些灾难和校园事件的发生来看,学生对生存问题的处理能力薄弱,基本的生存常识掌握不到位,生存意识和能力弱化严重,自我防范自理自救等方面更是令人担忧,这与家庭学校的教育出现的纰漏脱不开关系。如今,现实的残酷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生存教育迫在眉睫。
  二、高校体育教育中生存教育的必要性
  将生存教育寓于体育教育中是因为其本质都是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生存能力,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抗挫折能力。两者的教育理念都不谋而合,在锻炼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生存意识和能力。体育教育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生存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在面对生存压力、复杂现实、前途命运等等社会环境中更好的生存下来,解决学生的生存能力问题,加强学生在生存中的独立性和应变性,培养更高的综合素质、适应能力和创新思想,让学生承担起善待珍惜生命、学会安全健康的生存的社会职能。
  各大高校以体育教育为载体在学生中开展生存教育,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主动适应社会,使学生学会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的生存,学会自理自控的能力;学会在高压环境中生存,释放压力培养上进创新的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的生存,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学会在逆境中不放弃不妥协的生存,具备抗挫折和坚强意志的品质;学会在危急情况下生存,有防范和自救的能力;学会在陌生环境中生存,培养应变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生存教育的意义
  各大高校体育教育中开展生存教育是为了要适应社会发展、应对社会生活的需要。高校体育教育中生存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生存意识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的体育教育是全面多方位的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重要教育基地,将生存教育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点教育内容是新时代的要求,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生存教育的开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的必经之路,将生存教育融入体育教育当中对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学会生存的教育必不可少,新时期的竞争压力和挑战都对学生能力、知识、技能以及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生存规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科技、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威胁、激烈的竞争环境,这都要求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生存教育,只有安全健康的生存下来,才能对未来展开更对的希望。
  对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团队加强学生的生存教育,我们应该多加学习和借鉴。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生存教育还存在着些许不足,但是可以通过与国外学校的交流沟通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引进先进的人才和教学模式填补我国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生存教育的空白和不足,取长补短,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学生的生存教育,让这不在是纸上谈兵,而是作为一项长期的教育进行下去。
  四、总结
  新时期的竞争压力和挑战都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态度和生存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存教育就是为明天的生存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生存教育,并且结合体育教育所拥有的优势,构建新型的大学生生存教育模式。加强大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是社会各界都应该关注的问题,高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走向社会,而是如何适应社会学会生存,有能力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保全自己,避免惨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毛建清.生存教育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J].基础教育参考.2005(7):36-38.
  [2] 陈勇军,虞文华等.十年来我国生存教育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5.
  [3] 王凌皓.《学会生存》教育思想评述.白城师范学院学报[J].2002.16.
  [4] 季浏等.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 要 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项目却面临着失传以及传承等方面的难题。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传统体育的特征以及融入高校体育教育的现代意义进行研究,在加快高校特色体育教育资源建设的同时,促进中国传统体育的繁荣与更好发展。  关键词 传统体育 高校体育教育 特色课程 教学资源  中国的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 要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游戏为活动形式,集娱乐、健身为一体,以发展身心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体育游戏 艺术院校 体育教学 应用  体育教学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运动技能为任务,以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为目的。因此,增强学生学习体育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 要 健美操是横跨体育、艺术、教育三大领域,融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新兴体育项目。本文对大学生健美操创编能力与培养进行了探讨。认为健美操教学在教授基本知识与技法的同时,应注意学生创编意识的形成,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使之受益终身。  关键词 大学生 健美操 创编能力  一、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 要 合作教学模式是伴随着社会改革,时代的革新应运而生的一种创新模式,是现代教育、教学中一种新型模式,它是以合作为基础,小组活动为根本的教学模式,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种模式正好符合我国高校乒乓球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乒乓球是我国国球,在许多国际运动会上获得大奖,为我国争得荣誉,但是在乒乓球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导致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协调不平衡状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深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 要 “赏识教育”将关注学生的闪光点,发挥学生特长为主旨的教学方式,它指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对学生的每一次前进都给出肯定性的评价,鼓励学生,从而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加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学生能够不断进步。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学科都将赏识教育的思想融入到教学中,而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