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治理与成果转化模式特点分析及建议

来源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i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丰富,将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在多个省市快速发展.为进一步了解目前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明确其组织属性和特点,梳理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主流治理结构,本文对我国目前的新型研发机构的组建模式、治理模式和成果转化模式进行重点研究.在协同创新模式上,结合宏观的政策环境以及具体的市场环境,把握当前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现状,对此展开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其他文献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建设是中国的发展目标.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实践,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流向低碳产业促进节能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笔者通过分析绿色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梳理绿色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和路径演化,提出完善绿色金融法律法规、创新产品服务、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各类主体分工等,从而更好地实现绿色金融助力低碳经济发展.
东北振兴提出已近20年,但“振兴”的效果不理想,造成不平衡发展的根本问题尚未解决.东北振兴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以中国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在制度方面,通过设立大东北特区实现体制机制突破和创新,为东北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产业选择方面,要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全民素质的前提下,实行创新驱动战略,占领价值链顶端,通过产业的数字化、生态化、文化化和数字、生态、文化的产业化,实现农业、重工业、文化旅游业和金融业等主导产业的更新升级和融合发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区域协调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共性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统筹好城乡区域发展和人的发展,在构建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区域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新发展格局和共同富裕等重要论述的基础上,本着以人为核心的重点,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提出以下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兴起并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心城市集聚和配置资源要素的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和必然要求.郑州是国家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提升郑州城市国际化水平,是加快郑州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国家中心城市的现实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郑州城市国际化水平再上新台阶,且具备进一步提升的基础条件,但与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客观分析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优势和劣势、认真理清提升总体思路、科学把握提升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明确现阶段提升郑州城市国际化的
从负利率政策的理论发展和传导机制出发,梳理负利率政策在欧元区、日本等经济体的实施背景及实施效果,并利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欧元区负利率政策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汇率、失业率等的影响,发现欧元区负利率政策对稳定汇率、维持物价稳定以及降低失业率方面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影响力非常有限,而在刺激欧元区经济增长方面,负利率政策并不是有效的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力提升货币政策边际成效、关注负利率政策外溢效应、加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力度的政策建议.
基于阶层结构视角,探索科技金融生态对科技企业孵化效率的内在作用机制.以我国2010—2019年30个省份(除港澳台、西藏)的数据为样本,结合两阶层线性模型,实证分析科技金融生态对科技企业孵化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生态通过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内部活动因素的跨层交互作用影响科技企业孵化效率;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内的科技要素系统、经济生态系统、政府支持系统能够协同作用于科技企业孵化效率;科技金融生态内不同系统对科技企业孵化效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在202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新时代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区域要素高质量发展、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反映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为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撑和实践方向.
农村城镇是实现由农村建设向城市建设转移的中介和桥梁,农村城镇新格局不仅依然重要而且要更好发挥作用,乡村振兴必须与农村城镇化有效统筹起来,更好发挥农村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小城镇数量众多、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环境各不相同,不同城市自身的发展路径和生命周期也有所不同,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要因地制宜,采取适合的发展路径,尤其是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以2000—2020年黄河流域9个省、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在厘清“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耦合机制基础上,构建“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相关分析探讨三者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其空间联系,研究发现,黄河流域“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上升趋势明显,并处于中等发展水平阶段,其空间分布与区域资源禀赋具有高度一致性;黄河流域“水—能源—粮食”纽带系统以初级—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稳定的上升态势,并且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性,各省呈现出明显的非同步发展特征,总体上表现为“上
山东沂南徐公砚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基于形成的矿床地质数据、岩矿鉴定、测试结果等,通过对徐公砚石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等特征的研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徐公砚石矿赋存于新元古代土门群佟家庄组页岩段中,岩性为薄层状透镜状微晶灰岩,时代、层位、岩相古地理等因素影响显著,形成于半深海环境,受后期溶蚀作用制约,为沉积型层控矿床;依据花芽发育情况、石质、块度、厚度、色差等,将研究区砚石共划分为两大色系、四个品级.研究成果可为将来徐公砚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