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理念在高职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y2673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关于CDIO实践教学模式的产生,是根植于理论与实践间的平衡,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力与创新力,使职业技术人才适应并满足市场需求,实现教、学、做合一。深入理解“CDIO实践教学模式”内核,并将其引入高职会展专业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中,以期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 键 词] CDIO实践教学;展示设计;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3-0045-01
  CDIO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执行(Implement)、运作(Operate),该模式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CDIO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综合實践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经验学习,关注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在专业课程和实际工作之间建立联系,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一、传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多采用“学中做”“工作室模式”等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独立,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完整性、系统性、渐进性,不利于技能型和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如大多数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的展示设计课程,其先导课程是美术基础、构成基础、3DMAX、展台规划等,各先导课程之间缺乏规划性,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二、CDIO实践教学模式应用到展示设计教学中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会展中的展示设计综合利用参与者的各种感官,通过应用各种设计元素展示产品和服务信息,来实现产品和服务等资讯信息的传递。要求毕业生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掌握设计创意方法、形态表现能力、颜色搭配、材料应用以及对整体空间尺度工艺的把握。展示设计课程从构思设计到运营评估与工程类专业的实施过程相似,强调将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有机组合,理论与实践相互指导。因此,可以将CDIO实践教学模式应用到展示设计教学中。
  三、展示设计课程CDIO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一)课程构建思路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展示设计》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课程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主线,将其细分为若干环节,每个环节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培养学生整体创意能力和细节表现能力。课程以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引进工作室制度,强化实训周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对展示设计的全方位认知能力。
  (二)课程构建模式
  1.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框架
  通过前期企业调研讨论会与企业实训基地的反馈,分解企业展示设计过程,将教学各环节与企业实施各阶段一一对应,重新构建课程各环节要点,融企业实际于教学过程。
  2.建立“做中学”教学模式
  展示设计的目标是要实践,设计形成展示作品。在授课中邀请企业资深工程师进行授课,通过企业教师讲解、示范,将专业知识与设计过程融合。
  (三)课程构建要点
  1.鼓励教师校外兼职
  《展示设计》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对设计、选材、施工等环节非常熟悉,鼓励教师校外兼职,掌握最新的企业实践知识,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鼓励教师开发融合教材
  当前,尚未发现展示设计与材料施工相结合的高职教材,应鼓励会展专业教师开发融合教材,专业教师主编,企业人员参编,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内容包含展台设计方法、展台材料认知、展台施工工艺、具体案例细节分解等。在书籍光盘中附带整个展台设计效果图、施工图及施工全程视频,构建一个完整教学模拟场景。
  3.建立新媒体平台辅助教学
  《展示设计》是一门知识点比较庞杂的课程,要求学生在课下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拓展认知。借助新媒体的快速传播性,建立“展示设计微信公众号”,发布行业新趋势、新科技及最新的展览信息,辅助课堂教学,实现课上课下知识的无限沟通。
  4.完善实训室建设
  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训室建设必不可少。高职会展专业应建立展台搭建实训室、会展策划实训室、展示设计材料实训室、会展影音实训室、会展模型制作实训室等,达到包围式、立体化的实训效果。部分高校新建3D打印实训室,学生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设计作品的模型展示,将3D打印与展示设计教学充分融合。
  CDIO实践教学模式虽然是专门为工程专业开发的教学模式,但同样可以运用到高职应用型展示设计课程中,实现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强调做中学的真实性及课程知识的连贯性,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可实际操作具体项目,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职业角色,真正实现做中学。
  参考文献:
  [1]于福堂,肖红,王加春,等.基于教育理念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28-31.
  [2]胡占军.基于CDIO模式的项目教学实施方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4):55.
  [3]陆刚兰.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教学模式应用与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2):150.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担负着德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应该努力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强德育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就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德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探究。  一、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的原因,他们对班主任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班主任应该用真情去感染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用包容的心对待学生
期刊
随着英语知识点的增多,词汇量的增大,尤其是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高中英语逐渐成为令师生倍感头疼的一门学科,尽管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教授,学生英语成绩还是不理想。为了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探究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有效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历,我认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广大教师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以高中英语为例,探究现代信息
期刊
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不仅仅是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高尚的品德形成,能够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更好地开展学习和生活。在开展学生处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积极发挥学生处的优势,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学指导。基于此,我从自身高中学生处工作的相关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一系列在开展学生处工作时对学生进行
期刊
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地点,其环境管理不仅直接涉及幼儿的日常感受,还会有效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作为幼儿园的执行者,教师需要通过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营造和管理有效为幼儿构建一个适于生活、成长的环境,并帮助幼儿在良好、和谐的幼儿园环境中实现认知能力、操作能力、规则遵守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进步和提升。  很多幼儿教师都会存在一个教育误区,认为完善教育内容的设计和管理就能帮助幼儿实现成长。其实
期刊
科技深深地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成为塑造我们生存世界的重要力量。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国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科技教育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科技人才是非常紧缺的,所以我们要加快科技教育的改革,探索校园科技教育的新路徑。以下是我有关校园科技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健全体系建设,使科技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科技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
期刊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素质教育理念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在这种教育背景下,“互联网 ”教育计划被列入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被予以关注。  在当前基础课程改革不断加快的教育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出现在教学中使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愈发受到重视。农村地区由于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手段陈旧导致学生在学
期刊
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但是由于小儿不节饮食、喜食冷饮、学习压力增加等原因,致使该病的发病几率呈逐年上升,并且由于家长的宠溺,导致该病易于反复,根治难以彻底。胃脘痛在西医学中作为一个症状与很多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而诊断上一般需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来帮助;而胃镜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患儿进行检查时须承受一定痛苦,致使家长不易接受,患儿不易配合。西医学对于小儿胃炎的病因尚
在如今新课程改革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其中小学数学也在不断提高水平。而小组合作学习这种被积极倡导的学习方法,也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到小学教学中,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详细分析了小组合作教学的内涵与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教学模式,为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小组合作教学是将所有学生分成一个个小团体,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教师再根据学习任务对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科技还是教育都是人民关注的焦点,科技在进步,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对于成就人才至关重要。由于应试教育的普遍性,英语教学主要偏重于知识的传递,片面追求卷面成绩而忽略学生们的英语本身的意义。国家标准下的新课改要求学生应该掌握英语和运用英语,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而且能够让学生们对课程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注重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