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公共道路事业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基础,更是运输事业能够高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公共道路的路基和路面的安全与质量问题,是确保交通运输事业能够畅通的重要保证。本文将从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和基底处理技术方面进行介绍,并提出了几项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公路施工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交通道路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能够保证道路的安全和质量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如何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其关键因素是道路路基路面的压实施工,如果公路的路基路面的压实工作没能做好,将会在后期的使用中遇到很多麻烦,并产生许多问题。因此,要想保证公共道路运输的安全,就必须要加强对公路路基的管理,做好路面的压实工作。
1路基基底处理
公路路基处理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及后期的使用,当前,我国的公路施工中由于施工路段存在大量的软土路基、湿土路基和黄土路基等不良地质条件影响到道路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并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路基路底施工时,要充分地考虑路段的相关地质情况及气候条件等因素。
1.1施工前的准备
路基路底施工之前,要做好填土与压实施工的准备工作。对于施工现场周围的杂草和妨碍物进行彻底的清理,材料员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沙土和粘土作为路基的填充材料,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要在施工前进行土液塑实验,从而能确保填充土满足本路段的施工要求。
1.2路基的填土压实
湿土路基的压实:对于湿土地质来说,需要按照设计的压实标准,根据设计数据,进行2%~3%的降低压实;并将土层的天然稠度降到1.1以下,液限要控制在4O以上,在下路床填料施工作业时,要使用较轻的压实标准;进行填料性质的改善时,要在土中增加生石灰的使用量,或者可以采用吸水材料并对其进行加固。
黄土路基压实:对黄土路基压实施工,应尽量使土中的水分进行扩散、固结,以达到挤密压实土体的功效。能将黄土不断地加固,确保黄土路基的压实效果达到最好。其中,需要来回冲压30遍左右,并保证其中的含水量能达到最佳水平,在进行路边沿压实的时候,需要保持较慢的压实速度,以防止压实机滑下路堤,对于因掉头出现的褶皱现象,需要采用泞意二次返压。
1.3横坡基底处理
横面坡度低于1/5时,可以直接进行填筑路堤,并用沁水挡墙或浆砌片石对路基保护。横面坡度介于1/5到2/2.5时,需要在地面上挖出不小于2米的台阶。假如基底面的覆盖层比较薄,则要先清除好覆盖层,再进行挖台阶。横面坡度大于1/2.5时,要先做好基底与下层滑动系数的检算,确保抗滑动系数符合规范要求。并对不符合标准的基底进行相关处理,要根据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防护措施,其措施如下:
植物对土壤具有很好的固定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所以,在进行边坡的防护设计时,经常使用种植植物的方法来防护路基。植物防护设计还可以分为:骨架式植物防护、空心块式植物防护与混凝土框架植草防护。如下图所示:
骨架式植物防护:一般用于地质比较松软且风化严重的岩石边坡,通过骨架式种植植物防护,能够有效地防止边坡遭受雨淋的侵蚀,此种防护设计对于边坡地质层也能起到良好的稳固作用。
空心块式植物防护:一般用于风化了的岩石路基边坡,此种防护设计大都采用六边形的混凝土压制的空心块,将边坡分割成小块儿,然后进行支撑防护,这种设计方法的优点是:能抵抗雨水的侵蚀,并对边坡的支撑起到更好的稳定性。这种设计具有既美观又比较容易施工,防护效果更好的特点。
混凝土框架植草防护:这种防护设计一般用于结构良好的面且没有经过风化破碎的岩石边坡,此种方法既能避免边坡的楔形破坏,又能兼顾骨架式植草防护,且具有便于造型、绿化美观等优点。
有效夯实的工作:进行工程夯实时,必须采用性能较高的夯实机,能将8~4O吨位重的夯锤吊到6~25米的高度,然后使其自由下落,对地基进行有效地冲击夯实,使土层的内部空隙能够不断减少,并能防止气体和水的溢出,使路基达到结实紧密,加强了地基的承载力,使路基的土粒变得更加紧凑,能保证路基的结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2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对于公路工程建设而言,若想全面提公路路基路面的压实度,首先应当加强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
第一,在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压路机碾压段长度与摊铺的速度相一致,确保二者的稳定定。实践中,对于特殊的情况应当特殊对待,比如,气温较高、风力较小时,碾压路段的长度应当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宜太短,而是应当对其进行适当加长;同理,当气温较低、风速相对较大时,碾压路段可适当的进行缩小。
第二,对于难以利用压路机的路面路基压实施工操作过程中,建议采用振动夯实现压实作业;碾压段长度设定过程中,应当根据混合料的性质、路面沥青的场温以及施工现场的温度和风速度,决不可盲目设定。
3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质量检测与压实度控制策略
3.1质量检测
灌砂法:所谓灌砂法,实际上就是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质量进行检测,但并非该方法不适用于具有填石路堤的路基路面的压实质量的测量,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 就是选用相应规格要求的均匀砂,并将其按一定高度以自由落体的形式下落到测 试的洞里,结合单位重不变的原理以及集料的含水量等数据来进行路基路面压实 质量的检测。
核子密度仪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沥青混合料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测定,该测量方法要求测定层的厚度在 20cm 的范围内,其中沥青表面层的压实密度利用散射法测定,而土基层材料的压实质量的测量采用直接透射的方法。
3.2路基路面压实度控制
对路基填土或路面结构材料的基本要求,用来填筑路基的土,应满足公路路基用土的要求,从土的颗粒组成特征, 土的塑性指标,土中有机质的含量出发,制定土的类别、性质,看是否适合填筑 路基,应根据所修建公路的地理位置,选择既 经济 、性质又好的土来填筑路基。 用于路面结构层的材料,碎石、砾石集料除本身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外,还要有良 好
的级配,这样才能保证修筑的结构层有足够的密实度,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3.3加固处理
对地基和下基层的要求在填筑路堤之前,必须先碾压地基,使其达到足够的强度,如地基本身比较湿软,直接在其上填筑路堤,往往会发生困难,路堤的第一层(每层以压实厚度20cm 考虑),甚至第二层上重型压路机也无法进行碾压,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土层就会发生“弹簧”现象,碾压遍数越多,这种现象越严重。在该种情况下,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湿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总结:
为了能够做好公路路基路面压实的施工工作,需要施工单位从技术、人员培训和设备操作等方面引起高度重视,注意施工中的路基填土压实、路基高度施工与边坡的防护工作,确保公路路基的建设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而保证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普江.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华章.2009 (5)
[2] 包丽蓉,钟树森.论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J].华章.2010 (8)
[3] 苏新文.试析公路路基施工工程全程质量控制[J].才智.2010 (16)
[4] 廖国华.公路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讨论[J].才智.2010 (11)
[5] 王诚安.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J].科协论坛.2009 (18)
[6] 李鳳岐.公路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管理.2009 (9)
关键词: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公路施工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交通道路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能够保证道路的安全和质量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如何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其关键因素是道路路基路面的压实施工,如果公路的路基路面的压实工作没能做好,将会在后期的使用中遇到很多麻烦,并产生许多问题。因此,要想保证公共道路运输的安全,就必须要加强对公路路基的管理,做好路面的压实工作。
1路基基底处理
公路路基处理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及后期的使用,当前,我国的公路施工中由于施工路段存在大量的软土路基、湿土路基和黄土路基等不良地质条件影响到道路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并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路基路底施工时,要充分地考虑路段的相关地质情况及气候条件等因素。
1.1施工前的准备
路基路底施工之前,要做好填土与压实施工的准备工作。对于施工现场周围的杂草和妨碍物进行彻底的清理,材料员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沙土和粘土作为路基的填充材料,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要在施工前进行土液塑实验,从而能确保填充土满足本路段的施工要求。
1.2路基的填土压实
湿土路基的压实:对于湿土地质来说,需要按照设计的压实标准,根据设计数据,进行2%~3%的降低压实;并将土层的天然稠度降到1.1以下,液限要控制在4O以上,在下路床填料施工作业时,要使用较轻的压实标准;进行填料性质的改善时,要在土中增加生石灰的使用量,或者可以采用吸水材料并对其进行加固。
黄土路基压实:对黄土路基压实施工,应尽量使土中的水分进行扩散、固结,以达到挤密压实土体的功效。能将黄土不断地加固,确保黄土路基的压实效果达到最好。其中,需要来回冲压30遍左右,并保证其中的含水量能达到最佳水平,在进行路边沿压实的时候,需要保持较慢的压实速度,以防止压实机滑下路堤,对于因掉头出现的褶皱现象,需要采用泞意二次返压。
1.3横坡基底处理
横面坡度低于1/5时,可以直接进行填筑路堤,并用沁水挡墙或浆砌片石对路基保护。横面坡度介于1/5到2/2.5时,需要在地面上挖出不小于2米的台阶。假如基底面的覆盖层比较薄,则要先清除好覆盖层,再进行挖台阶。横面坡度大于1/2.5时,要先做好基底与下层滑动系数的检算,确保抗滑动系数符合规范要求。并对不符合标准的基底进行相关处理,要根据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防护措施,其措施如下:
植物对土壤具有很好的固定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所以,在进行边坡的防护设计时,经常使用种植植物的方法来防护路基。植物防护设计还可以分为:骨架式植物防护、空心块式植物防护与混凝土框架植草防护。如下图所示:
骨架式植物防护:一般用于地质比较松软且风化严重的岩石边坡,通过骨架式种植植物防护,能够有效地防止边坡遭受雨淋的侵蚀,此种防护设计对于边坡地质层也能起到良好的稳固作用。
空心块式植物防护:一般用于风化了的岩石路基边坡,此种防护设计大都采用六边形的混凝土压制的空心块,将边坡分割成小块儿,然后进行支撑防护,这种设计方法的优点是:能抵抗雨水的侵蚀,并对边坡的支撑起到更好的稳定性。这种设计具有既美观又比较容易施工,防护效果更好的特点。
混凝土框架植草防护:这种防护设计一般用于结构良好的面且没有经过风化破碎的岩石边坡,此种方法既能避免边坡的楔形破坏,又能兼顾骨架式植草防护,且具有便于造型、绿化美观等优点。
有效夯实的工作:进行工程夯实时,必须采用性能较高的夯实机,能将8~4O吨位重的夯锤吊到6~25米的高度,然后使其自由下落,对地基进行有效地冲击夯实,使土层的内部空隙能够不断减少,并能防止气体和水的溢出,使路基达到结实紧密,加强了地基的承载力,使路基的土粒变得更加紧凑,能保证路基的结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2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对于公路工程建设而言,若想全面提公路路基路面的压实度,首先应当加强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
第一,在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压路机碾压段长度与摊铺的速度相一致,确保二者的稳定定。实践中,对于特殊的情况应当特殊对待,比如,气温较高、风力较小时,碾压路段的长度应当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宜太短,而是应当对其进行适当加长;同理,当气温较低、风速相对较大时,碾压路段可适当的进行缩小。
第二,对于难以利用压路机的路面路基压实施工操作过程中,建议采用振动夯实现压实作业;碾压段长度设定过程中,应当根据混合料的性质、路面沥青的场温以及施工现场的温度和风速度,决不可盲目设定。
3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质量检测与压实度控制策略
3.1质量检测
灌砂法:所谓灌砂法,实际上就是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质量进行检测,但并非该方法不适用于具有填石路堤的路基路面的压实质量的测量,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 就是选用相应规格要求的均匀砂,并将其按一定高度以自由落体的形式下落到测 试的洞里,结合单位重不变的原理以及集料的含水量等数据来进行路基路面压实 质量的检测。
核子密度仪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沥青混合料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测定,该测量方法要求测定层的厚度在 20cm 的范围内,其中沥青表面层的压实密度利用散射法测定,而土基层材料的压实质量的测量采用直接透射的方法。
3.2路基路面压实度控制
对路基填土或路面结构材料的基本要求,用来填筑路基的土,应满足公路路基用土的要求,从土的颗粒组成特征, 土的塑性指标,土中有机质的含量出发,制定土的类别、性质,看是否适合填筑 路基,应根据所修建公路的地理位置,选择既 经济 、性质又好的土来填筑路基。 用于路面结构层的材料,碎石、砾石集料除本身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外,还要有良 好
的级配,这样才能保证修筑的结构层有足够的密实度,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3.3加固处理
对地基和下基层的要求在填筑路堤之前,必须先碾压地基,使其达到足够的强度,如地基本身比较湿软,直接在其上填筑路堤,往往会发生困难,路堤的第一层(每层以压实厚度20cm 考虑),甚至第二层上重型压路机也无法进行碾压,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土层就会发生“弹簧”现象,碾压遍数越多,这种现象越严重。在该种情况下,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湿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总结:
为了能够做好公路路基路面压实的施工工作,需要施工单位从技术、人员培训和设备操作等方面引起高度重视,注意施工中的路基填土压实、路基高度施工与边坡的防护工作,确保公路路基的建设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而保证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普江.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华章.2009 (5)
[2] 包丽蓉,钟树森.论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J].华章.2010 (8)
[3] 苏新文.试析公路路基施工工程全程质量控制[J].才智.2010 (16)
[4] 廖国华.公路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讨论[J].才智.2010 (11)
[5] 王诚安.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J].科协论坛.2009 (18)
[6] 李鳳岐.公路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管理.200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