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预防接种百白破不良反应的措施探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c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分析百白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性的参考意见。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300例儿童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后,进行比较与总结。结果 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基础免疫组儿童较加强免疫组儿童的发生率较低,且与针刺次数有密切关系。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经进一步研究发现,接种疫苗时的温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的严重程度也有密切的关系,经Pearson 相关系数比较,r=0.223,P<0.01,两者之间有直线相关性。结论 对百白破疫苗接种前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注射时儿童的依从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 百白破 疫苗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R1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245-01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且针刺最多的疫苗为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其吸附剂主要是氢氧化铝[1],原生菌为无细胞百日咳菌苗[2],预防的疾病主要包括百日咳、破伤风以及白喉,接种对象主要为3岁以下的儿童[3]。但經近年来研究表明,虽然此种疫苗接种后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随着百白破疫苗的不断普及,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其中不仅包括较轻的局部反应,如局部红肿热痛、硬结,严重者可直接遍及全身,若不及时救治,则可能导致不可逆的临床后果。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针对其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无统一的定论,颜素琴[4]和徐伟[5]均认为,百白破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射前疫苗的状态,疫苗的使用因素以及个体的差异,但是也有人认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接种疫苗的时间也有密切的关系,故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与对相关文章的学习,对2012年1月-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300例儿童进行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分析,并进行有关预防措施的总结,希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性的参考依据。
  1 一般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2年1月-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300例儿童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孩167例,女孩133例,年龄在3月-2岁之间,其中基础免疫的儿童有345例,加强免疫的儿童有115例。排出对象:(1)对疫苗成分过敏的儿童,包括相关的白喉、破伤风等疫苗。(2)有神经系统性疾病如癫痫的儿童。(3) 在接种期间有急性传染病或发热的儿童。所有儿童均经过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在年龄、体重、针刺、接种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实验性对比。
  1.2 研究方法
  所有儿童均在臀部外上方1/4处或上臂外侧三角肌进行深部肌肉注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详细记录其在接种疫苗后24-48小时内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统计,其中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系数比较,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代表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基础免疫组儿童较加强免疫组儿童的发生率较低,且与针刺次数有密切关系。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经进一步研究发现,接种疫苗时的温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的严重程度也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越高,接种后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越严重,且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也越高。经Pearson 相关系数比较,r=0.223,P<0.01,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直线相关性。
  表1 基础免疫组和加强免疫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预防措施
  3.1 疫苗的取用方法
  疫苗的取用方式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密切关系,其中,疫苗是否完全混匀,安瓿颈部是否无菌以及疫苗竖立静置10min中后,其上层液体是否澄清极大的影响着儿童接种疫苗后的临床表现,因此,在取用疫苗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正确接种,并对疫苗进行严格检查,以确保疫苗的可靠性。
  3.2 接种方法
  接种部位的选择以及接种时的深浅度可直接影响儿童对疫苗的吸收情况,一般接种部位选择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或是臀部外上方1/4处,而接种深度则以到达肌内深层为标准。
  3.3 疫苗接种时间的选择
  此次研究证明,接种疫苗时的温度可影响接种后的临床效果,故接种时间宜选于春冬季,以室温不大于25度为佳,此外,接种后应留观30min钟,并密切监测接种部位皮肤的变化,若局部出现较轻微的红肿、发痒、疼痛时,可不采取任何解决措施,使其自动复原。若接种24小时后,局部出现硬结,可采取40度毛巾进行热敷。此外,在接种后,应嘱咐家长给儿童多饮温开水,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4 疫苗接种的选取年龄
  研究证明,基础免疫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加强组,而在此次试验中,我们也发现,年龄较小儿童局部反应的发生率亦小于年龄较大的儿童,而同龄孩子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02<0.05),故此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龚华东.百白破疫苗的预防接种反应及防治措施 [J]. 中国当代医药, 2010,3(4): 181-182
  [2] 朱红叶,王文蔚,徐协平.百白破疫苗预防反应分析和处理 [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12(2):10.
  [3] 李本秀.两种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不良反应观察分析 [J]. 中国热带医学,2006,5(8):62.
  [4] 颜素琴,陈沛芬,刘红霞. 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9): 192-193
  [5] 徐伟.减少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方法总结 [J]. 中国民康医学, 2010,2(3): 112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2003年我国新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的实施,婚前医学检查有强制性转变为自愿性,因此参加婚检的人数急剧下降,而由此而来的是新生儿缺陷发病率的逐步上升。对于缺陷新生儿的出生,不仅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还为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影响社会前进的脚步。孕前优生检查与婚前检查相结合模式的开展。  【关键词】 婚前检查 孕前检查 优生优育  【中图分类号】 R173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目的 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感控意识,控制科室感染。方法加强医务人员的在职教育;健全科室感染管理组织;完善感染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结果 增强护理人员控制科室感染的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感染管理制度,降低科室感染的发生,进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结论 加强护理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科室感染。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感染控制 科室感染  【中图分类号】 R1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 目的: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对患者的诊断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患者通過治疗后,发生感染的有2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通过及时用药后,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所有患者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诊断,需要有效的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和胃镜检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市面上常见的6种杀菌剂探讨了对苹果轮纹病的防效。对苹果采收前、储藏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稀释1500、2000倍液,250g/L吡唑醚菌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Zigbee和GPRS的全无线城市照明监控系统,实现了对远程路灯的控制,并能对路灯的电力参数、开关量和报警信息进行实时监控。采用S3C2410和CMS91芯片构成了集
目的观察应用针刀整体松解术结合卧位平衡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6月~2015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90例肩关节周
【摘 要】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抑郁的发生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至2014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进行测评,并将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出血急性期抑郁的发生原因主要与卒中部位、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