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细的纪念与谨严的整合——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编订过程考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w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鲁迅纪念史上,萧红撰写的《回忆鲁迅先生》堪称经典,但对该文的深度研究并未有效展开.一方面,学界多认为该文整合了萧红的多篇文章,但具体整合了哪些文章,汇编又于何时完成,则并无系统、深入的考辨;另一方面,不少论者认为该文各部分的顺序可随意调换而不会影响文本意义.其实,《回忆鲁迅先生》与作家1939年发表的六篇纪念鲁迅的文章虽均有关联,但只是整合了《鲁迅先生生活散记——为纪念鲁迅先生三周祭而作》《记忆中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生活忆略》等三篇文章.萧红对这三篇文章进行了精心的编辑、修改,使最终的文本有着更为谨严的逻辑.
其他文献
对于现代人来说,豢养宏物是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然而,当人们都把自己热情的目光完全投注到宠物们惹人爱怜的一面上时,却往往忽视了在它们背后所隐藏着的影响人体健康的危机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在中国新诗史上,首创"新诗现代化"之说的朱自清居于这样一个关键性的位置:前有近代以来走出传统模式的种种实践探索,后有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为样板的"现代化"诗学.朱自清的论述几乎奠定了这一诗学思想的基本框架.与40年代中国新诗派立足西方现代诗歌资源的"现代化"论述不同,朱自清将新诗置于中国诗歌史的漫长历史中加以考察,其"新诗现代化"理论与中国诗歌传统"长时段"的自我演变关系密切,是中国诗歌内在机制在现代辗转演化的表现.这种"与传统有关"的"新诗现代化"理论,在现代中国的学术思想中具有独特
期刊
为增进中加两国在各领域的相互了解,促进经贸交流,加拿大联邦议员韦博辉率领的2009年加中经贸合作访问团于2009年3月18日至19日对我省进行了友 To promote mutual understan
目的:基于Meta分析,系统评价血流限制训练对肌骨疼痛程度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BSCO、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路桥)积极致力于中东欧及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新兴市场的开发,从2009年开始先后在塞尔维亚、黑山、白俄罗斯取得了突破,累计合同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