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友请客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197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大耀有一股强烈的请客欲望,但他一直没有请客这笔钱。
  石大耀在一家汽车美容公司做洗车工。每天上班10小时,工作量特别大,一天下来就像散了架一样,只想躺下睡觉。汽车美容公司的生意特别好,他们一整天都忙不过来。虽然辛苦,但石大耀不想失去这份工作,因为每月1100元的工资对他来说算是高薪,而且,石大耀和5位同事像哥们那么好,谁也不想离开谁。
  石大耀是公司最后招的一名员工,他领第一个月工资后,罗水明大声地对大家说:“今晚去老地方吃饭!”
  老地方就是他们常去的老四川饭店。
  石大耀问:“今晚吃饭谁请客?”
  罗水明是他们的领班,大家都管他叫老大。
  罗水明说:“老规矩,今晚我请,然后一个一个轮流请下去。”
  石大耀的脸红了起来,吞吞吐吐地说:“老大,我、我不去啦。我家的事,你是知道的。”
  他们6人同住一个宿舍,每人的家事,来到公司后,都在睡觉前向罗水明讲述。除了罗水明25岁外,他们5人都是21~23岁年纪。石大耀虽然只有23岁,却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石大耀的家在山旮旯里,因为穷,家里担心他这辈子会打光棍,在他19岁时,帮他娶了一个有些弱智的老婆。石大耀家是个大家庭,上有父母爷爷奶奶,下有3个弟妹,另外还有两个打光棍的叔父,共10多口人。石大耀的老婆生儿子坐月子时,感染风寒,落下了偏头痛的病根,常年要花钱买药吃。石大耀的工资除了留下10元自己零用外,都要每月寄回家。所以,罗水明一说出他们轮流请客的老规矩,石大耀就退缩,说不去。
  罗水明说:“大耀,你家庭条件特殊,我们请客,你尽管吃,不用请我们。”
  石大耀不好意思地说:“这,这怎么行呢?我也想请,但我请不起呀。”
  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大耀,老大说了算,就这么定了。”
  石大耀还能说什么呢?
  晚上下班后,石大耀就同大家一起去老四川饭店吃饭。老四川是一家大排档,以辛辣的川菜为主。石大耀是贵州人,贵州的“老干妈”非常著名,石大耀能吃辣。而另外几个都是来自湖南、湖北、河南和四川的,也爱辣味。他们不仅吃辣,还大杯地饮啤酒。他们都有规定,每人饮4瓶啤酒,不能多也不能少。石大耀是第一次饮这么多啤酒,肚子都胀了。
  罗水明埋单时,石大耀多了一个心眼,看清这一餐他们吃掉了147元。石大耀吐了吐舌头,这笔数比他家乡一个人的月收入还多。
  接下来几个月,工友们请客,石大耀同样是随他们去老四川喝啤酒,另外几位同事请的。他们每个人请客花的钱,都在145元左右。
  一晃时间就过了一年。石大耀每月都白吃白喝人家的,自己一次都没请,他的心就沉重起来,萌生了请客的念头。
  请客,就得有钱,石大耀每月的工资都是固定的,也不能克扣寄给家里的钱,哪来请客的钱呢?石大耀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星期天不休息,加班!一想到加班,石大耀的头都大了。
  石大耀他们是每星期轮流休息一天,这是比金子还宝贵的休息日。休息日里,他们没有精力逛街,除了睡觉还是睡觉。他们好不容易盼到休息,疲惫了6天,倒头就睡,一睡就是一整天,他们要把一个星期的疲劳都赶跑。
  石大耀同罗水明说他这个月要加3天班时,同事们都大吃一惊,说,石大耀,你是不是想往死里钻?石大耀平静地说,我老婆的病情加重了,急着要一笔钱。同事们都说捐给他,但石大耀摇着头说,我加班!大家都知道石大耀的性格,只好由着他。
  石大耀知道,加班一天是50元,3天他就可以拿到150元,这样他就可以做一次东道主:请客!石大耀心里想着自己的完美计划,满面笑容。
  石大耀连续3个休息日加班,工作了20多天,他第三个休息日加班后,就晕倒了。罗水明宣布,石大耀明天休息,他第三个休息日与罗水明轮换。那晚下班,罗水明和同事们轮流背石大耀回到宿舍。
  石大耀像猪一样死沉沉地睡了一整天,直到晚上10点才醒来。石大耀发现自己的晚餐多了一份肉,罗水明说,是大家凑给你的。石大耀满面泪水。
  又是出粮的日子,罗水明说从他开始,又轮流请客。
  当最后一个同事请完客后,石大耀满面洋溢幸福地宣布:“明晚我石大耀请客。”
  同事们惊诧万分,问他你哪来的钱请客?
  石大耀腼腆地说:“我加班的150元。”
  大家明白了。罗水明大声地说,好,我们明晚继续去老四川。
  喝着啤酒,嚼着回锅肉,石大耀整晚的脸都喜气洋洋。石大耀心里美美地想,我终于做了一回东道主!
  埋单时,老板告诉石大耀,单已经埋了。
  石大耀一脸疑惑。
  罗水明告诉他:“埋单的钱是我们几位兄弟凑份子交的。我们都知道你家的难处,所以不能要你花钱请客。大耀,你的心意我们领了。”
  石大耀的满脸喜气一下子飞到爪哇国去了。他闷闷不乐地甩开罗水明他们,一个人走回宿舍。
其他文献
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高中未毕业的我,背上简单的行囊,离开了亲人,告别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川东一个小山村,来到向往已久的南方追寻自己的未来。  凭着农村男孩的刻苦与实干精神,我很快学到了一手过硬的油漆技术,拿着别人羡慕的工资。正当我踏上阳光灿烂的人生道路时,我认识了她——一个美丽、开朗、贤慧的川南姑娘。由于共有的乡音、习俗,让我们很快走到了一起,相爱并结了婚。  在结婚那年年底,我们回了老家。为了能
期刊
外婆在一天深夜永远离开我们了,她临终前诉说她一生的故事,那声音像窗台上挂着的风铃,总是不经意地在我的耳旁回响。外婆以前从未说过自己的人生,更没有抱怨过什么,在临终前把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也许是为了鼓励我们,遇到再大的风雨,都不能倒下。她用她苍老而平静的声音娓娓道来……    我出生时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除了这些,更让我感到痛苦的是我的家庭。我的父亲性格非常暴躁,而且有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而我
期刊
能帮我买鉴别古钱币的书吗    我老家有一些古铜钱和旧纸币,听说有些很值钱,但一定要花几百元买到鉴别古钱币的书才知道哪些古钱币值钱。我想买这些书,又怕被骗。主持,你能帮我买到这些书吗?或者我寄一些古钱币的照片给你,你拿去帮我鉴别一下哪些是值钱的,如果值钱的就帮我联系一下,我一定给你报酬。  (湖南衡阳杨小鹏)  本栏主持:很遗憾我们的工作是编杂志,没时间帮你买书,更没空帮你联系卖古钱币,当然也不会
期刊
广东东莞读者李先生陈述:我宿舍有一位贵州男孩阿华,与同车间女孩燕拍拖,一个星期天,阿华临时加班,让燕帮他机选两注彩票,这是阿华每个星期的习惯。当天晚上回来后,燕发信息给阿华说分手,并要他去宿舍楼下拿回他送的礼物,阿华悲痛欲绝,不愿面对。燕后来打电话给我让我帮他取回,除了阿华送的礼物,燕把为他代买的彩票也让我转交。由于阿华情绪不稳,我当时没有把那些东西包括(那张彩票)交给他。后来我发现燕为阿华代买的
期刊
从广东回到家乡,我同一帮姐妹去县城玩,主要想给在家读书的妹妹买两套衣服。  在一家服装商场,选衣试衣买衣的顾客很多。原来这家商场不仅衣服种类多,而且还挺时尚、便宜。  我叫妹妹喜欢什么样的衣服自个儿挑,我只作参考和买单。  妹妹和一帮姐妹在琳琅满目的衣架上左挑右拣,在一旁的我觉得妹妹还真会挑。看来妹妹长大了,知道打扮了。但她也不敢挑太贵的,她知道家里的苦楚,知道我在外打工挣钱不易,更知道她读书的学
期刊
今天是星期天,全厂放假一天。可天气阴晦,让人心情有些郁闷。我八点多钟起的床,稍稍吃点东西就往老李那里赶。老李是我老乡,一直以来就在常平沙湖口村路边修单车。为人不错,生意也不错,我俩的交情非常好,经常有空就在一起杀几盘棋。  才走到老李修车摊对面的公路边时,就远远见他跟一个女孩理论着什么。我加快脚步,走到跟前时,老李已经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钱,递给了女孩一百五十元。女孩接了钱转身走了。老李笑呵呵地向我走
期刊
“隐形杀手”肆虐装修家居    我国发布的流行病学统计,国内白血病每年约新增2万名儿童病患者,以2至7岁的儿童居多!  北京和深圳儿童医院与有关部门曾对新增加的白血病患儿进行了家庭居住环境调查,发现90%的小患者家中在半年之内曾经装修过。家居装修,可以说是构筑幸福安乐窝的开始,有谁愿意相信,家居装修,会造成父母永远的痛!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调查显示,甲醛是目前我国家居装修中的主要污染物,甲醛已
期刊
这是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一个卖梳子的人,非常高明地把梳子卖给了最不需要梳子的和尚,从中获得成功。徐建新说:这个人确实高明,可是比这更高明的方法,其实是把梳子卖给最需要梳子的人。徐建新卖的不是梳子,他在广东清远佛冈县一个叫成惠电子厂的工厂前面,租了一块地皮,并且专门为成惠电子厂的六千多名员工,在地皮上建起了商店、网吧、溜冰场……    惨烈竞争中的微薄利润    2001年,来自湖北石首小河镇合兴
期刊
我教儿子当家理财  理财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应该从小培养。  自力更生儿子小学五年级时,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短文,得了10元稿费。我于是趁机与他订了个协议:零用钱尽量自己去挣。这样,花钱的时候,他不会乱花,且能省尽量省。久而久之,他的独立意识和处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花钱每年我家购置大件物品时,我都让儿子也参与,充分听取他的意见。这实际上可培养他形成“物尽其用”的意识,使他有正确的
期刊
哥哥抚摸着我的头说:“傻丫头,两个人的相逢只是因为寂寞,分手没有对错,只在于谁先转身爱上别人,谁不懂得珍惜谁,只在于放手的时候舍不舍得。”  我瞪着那双天真的眼睛看着哥哥,也许只是因为寂寞,生命中的每一次疼痛才会如此清晰,也许只是因为寂寞,每一次的相逢才会如此深刻。  当深爱的男友对我说:“我不适合你。”毫不留情地转身离去时,我的泪犹如决堤的洪水止不住地流,我的心宛如被掏空,被切割,痛得无法呼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