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伴同侧颅内动脉急性串联闭塞

来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颅外段伴同侧颅内动脉急性串联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方法,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63例颈内动脉颅外段伴同侧颅内动脉急性串联闭塞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顺行再通组(n=41)和逆行再通组(n=22).采用改良溶栓治疗脑梗死(mTICI)血流分级判断术后血管再通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术后90 d临床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伴高血压病、伴糖尿病、伴心房颤动、吸烟史、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脑卒中病因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顺行再通组、逆行再通组分别有16例(39.0%)、15例(68.2%)接受急诊颈内动脉起始段支架植入(P=0.027),穿刺至再通时间分别为(138+55)min、(120+47)min(P<0.01),90 d恢复良好(mRS评分≤2分)分别有17例(41.5%)、15例(68.2%)(P=0.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管内逆行再通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伴同侧颅内大血管急性串联闭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气道内支架治疗食管内支架置入术后恶性气管狭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食管支架置入术后继发恶性气管狭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气管支气管狭窄的位置、置入支架类型、支架置入前后的Borg呼吸困难评分、并发症、双支架置入的时间间隔以及气道内支架置入后的生存时间.结果 20例患者中气管狭窄7例,隆突狭窄5例,混合型狭窄8例;共置入20枚支架,Y型支架13枚,管状支架7枚.术后Borg呼吸困难评分(1.0±0.5)较术前(6.6±1.1)明显下降(t=4.015,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