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之美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TRE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欢,清浅之欢,清淡欢愉,细品之下,是多么美好的词汇啊!俗世生活里,我们可曾好好体会这份曼妙时光?
  清欢,是于简单之中感受淡泊之乐。放弃灯红酒绿的饭局,回到家里为家人做一顿简单的饭食,边吃边聊,为父母夹点菜,为爱人倒杯水,为孩子擦擦嘴角的汤水,是一份圆满的清欢;饭后,陪孩子一起看书做作业,回答孩子幼稚可爱的问题,看着他一点点长大、懂事,是一份满足的清欢;父母偶感身体不适,拿出早已备好的血压计,帮他们测量血压,嘱咐他们按时吃药,父母像个孩子般听话,这份换位之爱,是孝心释放的清欢;与爱人携手夕阳下,漫步倾谈,默默流动着真爱与欣赏,是相亲相爱的清欢;永远都别忘了留给自己一些时光,一本书,一台电脑,一杯茶水,在网络里畅游,在文字里解读人生,不期然就邂逅一份雅韵清欢;三五好友小聚微醺,谈天说地,嬉笑怒骂,无话不谈,是难得的知己清欢。
  如果把清歡比喻成一种运动,我想应该是瑜伽吧。瑜伽的禅意和清欢不谋而合,仿佛是一枝素净的白莲,散发着清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亲近。与瑜伽在一起,就避开了车马喧嚣,在心中修篱种菊,收获的是满满的惬意与骄傲。独享生命的清欢,独具生命的清澈。
  如果把清欢比喻成一座城池,则各人心中皆不同。但肯定无一例外的是,这个城一定有清爽的空气,安静的小巷,淳朴的民风,它让我们不由自主放慢脚步,倾听历史的声音,是我们最想择一城而终老的地方。
  蘇轼有诗云:人间有味是清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原来清欢很简单,有花有草有明月,有情有义有山水。即使是粗茶淡饭的日子,也是有滋有味的清欢之乐。
  (编辑 欣然)
其他文献
闲来无事,看盛开的紫罗兰发呆。  圆圆的叶片上长满了细密的“绒毛”,看起来有些肥头大耳,甚是喜人。  碎碎的兰花簇拥在一起,过了年一直开到立秋过后,还是那么旺盛。  老花败去,新花又盛开。  想着压几枝,多放几盆在屋里,增加点生活的小情调。人总应该有点爱好,打理闲余时间。  可我寻遍了它的根,怎么也分不出棵来。这让我如何是好?只能是望兰兴叹!  轻抚叶片上的细密的绒毛,感觉特好。软软的,柔柔的,轻
喜欢莲花,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青莲,让人想到了“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的青莲居士李白。他以青莲自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怎能不美?  看见了青莲,仿佛看到了诗词的缱绻,看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情,而在我的眼中,它又包含了那么多的柔情。  在盛夏时节,我总喜欢去看莲。  莲花下有游鱼,寻觅着那些散落在历史河流中的故事。如果去的时候刚下过雨,那是再好不过的。荷花上还有水珠,空气中满是荷花香
立冬以后,寒意渐渐弥漫,院里的葡萄架,只剩一架嶙嶙骨头了。前段时间,天天早起扫叶子,一天一小车,推到门外大路边,等清洁工用大车拉走。  每推叶子到路边,我就看到两排道旁树都在急赶着落叶。下落的叶,缓缓把一个清凉世界拉到我的面前。我恍惚觉得,以我脚下为原点,城里,城外,老家,更远的远方,满世界都正在被落叶一层一层覆盖。  叶子,当是树的锦绣小梦;落一片,就等于梦销一角;落一片,树就会清醒一下。等叶子
在IoT(Internet of Things即“物联网”的缩写)/大数据时代,数据与现实的联结将会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收益。在《日本再生战略》中,日本政府从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热议“IoT/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强烈的政策导向下,日本总务省制定了“IoT综合战略”,主导多个示范项目,全方位覆盖从基础设施到数据流通等各个层面,其中就包括旨在整备数据应用规则的“IoT服务创建支持工程”。这个项目
英国人1757年征服印度后,为了有效实行殖民统治,颁布了很多法规。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印度规管法案》,首次规定设立印度总督职位,沃伦·黑斯廷斯成为首任总督。  黑斯廷斯做了印度总督不久,就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印度的蛇太多了。走在路上,草丛里会忽然窜出一条蛇;坐在船上,水中会忽然冒出一条蛇;甚至上厕所,门框上有时会爬着一条蛇。黑斯廷斯手下的人经常受到蛇的惊扰,有的被蛇咬伤过,有的送了命。他自
小偷怕警察,贪官怕举报,腐败分子怕东窗事发,犯案者怕半夜敲门……心中有怕才怕,心中无怕不怕。  孩子怕打针,学生怕考试,高中毕业怕考不上大学,大学毕业怕找不到工作,工作多年怕提升无望、怕职称难评,退休后怕无聊、怕无事做,老了怕孤独、怕儿女不孝、怕疾病缠身……一生总是怕,许多人的一生都是在一个个“怕”字中度过的。  做生意怕赔本,入股怕损失,投资怕失败,合作怕夭折,推销怕碰壁,竞聘怕落榜,就是遇到心
从没有一种树像它那样让我误读这么多年,也不曾有哪种珠子像它的子那样温润我略显干涩和枯燥的童年。从一开始,我就和村里老少一样喊它“皂角树”,对它保持着一份圣洁的心,与之亲近,亲密无间。  它高大伟岸,绿叶肥嫩,花谢之后,硕果累累,一粒粒“皂角子”如隐居在绿海的星子,先是青嫩,继而脆黄,秋风乍起,飘落一地金黄。及待果子的脆皮脱落,悄然露出乌黑油亮的核子,宛如时尚青年爱品咂的珍珠奶茶里的黑珍珠,只不过一
白茶是个陕西小伙,从小就喜欢画画,他总是把饭钱省下来,饿着肚子买漫画书看,看了之后再临摹一遍。而白茶立志要画漫画,是读初中时。有一次他买了一本《机器猫》,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白茶觉得这本书太神奇了,有着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他怎么也不相信这是手工画出来的。直到翻到书中最后一页,看到卖漫画笔的广告时,白茶才知道这真是手绘的。  怀揣着画漫画故事的梦想,高中毕业时,白茶要报考美术院校,却遭到父亲的反
他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级技师。20年来,他带团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练就了“精、新、准、快”的绝技绝活,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载人航天总装队伍,成长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装战线上的领军人物。谁曾想过,20年前他只是一个扭螺丝的小钳工,但是他用“工匠精神”照亮进阶之路,在外太空缔造了中国梦。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首席技师王曙群。  1989年,王曙群自技校毕业,参加
乡下老伯有一个小院子,院内一年四季草木招展,鲜花簇拥。紫薇不紧不慢地开着,胭脂色的花瓣,摇曳多姿;凌霄爬满墙壁,撑开橙红色的喇叭,蓬蓬勃勃;茉莉花也開了,静悄悄地绽放着,使人想起那些棉麻素裙的女子,清雅洁净……每次回乡下,我都要到老伯的院子里坐坐,身在花团锦簇间,心也被染得明媚。  读晋人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在他的笔下,那些平凡的草木,可食,可药,也可寄情与赏玩。记得小时候,物质条件贫乏,我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