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AC超高强度钢的焊接工艺研究

来源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D6AC超高强度钢的材料焊接性,采用钨极氩弧焊焊接方法,进行D6AC焊接工艺试验研究,制定出合理可行的焊接工艺,并深入探索该材料在焊接过程中易于出现的焊接缺陷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D6AC;超高强度钢;焊接裂纹;CrNiMoV系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对于金属结构件的综合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针对战术武器导弹燃烧室壳体部件,强度级别超过1300Mpa的超高强度钢在这一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而焊接,作为此类产品结构的重要连接方法,焊接工序理所当然成为了此类产品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序之一。研究超高强度钢的焊接工艺对于保障产品顺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D6AC材料为例,对CrNiMoV系超高强度钢的焊接工艺进行了探索研究,仅供参考。
  一、材料焊接性分析及焊接工艺设计
  (一)材料化学成分及裂纹敏感性分析
  D6AC钢,国标对应钢牌号为45CrNiMoVA,属航空航天用中碳低合金钢,焊前热处理状态为正火+回火。表1为D6AC钢母材化学成分的化验数据。
  采用碳当量法,应用常用的评估材料冷裂纹倾向的碳当量公式计算得到Ce大于0.95%,远大于临界值,因此,该材料具有明显的冷裂纹倾向。焊接工艺应考虑预热、焊后去应力退火以及填充材料对碳含量的稀释等降低母材冷裂倾向的措施。
  (二)焊接材料选择
  通过查阅相关标准,我们选择了直径1.6mm,牌号为H04SiMnCrNiMoVA(GJB3323-1996《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用超高强度钢焊丝规范》)的焊丝,其化学成分见表2。
  (三)焊接坡口
  根据壳体壁厚和已确定的焊接方法(自动钨极氩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及设备,焊接坡口主要基于以下方面考虑而设计:
  1)坡口形式易于加工,因此采用最常用的帶钝边V型坡口;
  2钝边大小适当,太小对工件组队不利,太大会导致焊透所需的电流增大,增大热输入,因此将钝边设计为0.5mm;
  3坡口角度影响填充、焊缝熔合比,熔合比主要影响焊缝的力学性能,在保证熔合比适当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坡口角度以减少填充量。暂将坡口角度设计为60°,后以工艺试验验证其是否合理。
  (四)TIG焊接电源极性设置
  采用直流TIG焊进行焊接,极性为直流正接。钨极为含有w(ThO2)的钍钨极,提高电弧稳定性;钨极端部磨成30°-60°的锥角,尖端磨出一个小平台,可以提高钨极的载流能力。
  (五)焊接熔池的保护
  焊接保护气体为高纯氩(Ar99.999%)),气体流量为12-14L/min。焊接过程中保证提前供气滞后停气,以防止焊接过程结束而熔池金属未完成冶金反应,接触空气被氧化或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反应,造成焊接接头质量劣化。
  (六)预热温度及热处理方式
  采取焊前预热是防止裂纹的重要措施。预热温度越高冷裂纹产生几率越低,但过高温度会导致焊缝热输入增加,造成焊缝热影响区晶粒粗大,影响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冷裂纹敏感指数法和参考焊接手册推荐的低合金钢预热温度,将预热温度值确定为200-250℃。为了提高母材获得马氏体的能力,焊前安排对母材进行一次球化退火,焊后立即进行去应力退火,再依次进行正火、淬火、回火。
  二、焊接工艺试验
  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焊接工艺参数调试,分两层施焊。接头经热处理后,按QJ175-93标准进行外观检查、X光透照以及焊缝力学性能检测。焊接过程中控制热输入在1-2KJ/mm,如公式(1):
  H=0.7×U×I/(1000V),                   (1)
  式中,H为焊接熔池有效热输入,KJ/mm;U为电弧电压,V;I为焊接电流,A;V为焊接速度,mm/s,0.7为焊接设备工件侧发热量占总热量比值。
  试验用焊接工艺参数见表3,焊后外观质量、X光检测结果及焊缝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见表4.表4中各试验参数于表3相对应。
  经试验验证,采用1.5KJ/mm左右的焊接热输入时,能够获得合格的焊缝外观。并且必须采用焊前预热和焊后立即去应力退火,否则焊缝易产生气孔、裂纹缺陷。在采用第5组、第6组工艺参数均所获得的焊缝接头外观、内部质量均合格,其抗拉强度都达到了1300Mpa以上,满足标准要求。通过数据对比我们了解到,当采用较大电流施焊时,尽管焊缝的强度略有提高,但焊缝的断面延伸率比较低,塑韧性下降较多。因此,为了使接头获得更优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第6组工艺参数更为合理。
  三、结论
  (1)由于D6AC超高强度钢属中碳调质钢,经过理论计算,得知该钢种具有很高的裂纹倾向。
  (2)采用自动钨极氩弧焊焊接D6AC超高强度钢时,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特别是焊前预热,焊后立即去应力退火,可以有效的降低材料的裂纹倾向,获得符合标准要求的焊缝接头。
  参考文献:
  [1]吴世初.金属可焊性试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3:261-305
  [2]周振丰,张文钺.焊接冶金于金属焊接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202-203;298-300.
  [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焊接手册:第3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 要】工程测绘是指在工程建设中,需要进行的所有测绘工作,按测绘对象划分,可以将工程测绘分为建筑工程测绘、矿区测绘、水利工程测绘、海洋工程测绘、军事工程测绘、交通基础设施测绘等,在工程建设中,只有保证工程测绘的准确性,才能为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GPS测绘技术具有多功能、高精度、观测时间短、提供三维坐标等优点,将其应用在工程测绘中,能极大的提高工程测绘的准确性。  【关键词】GPS测绘技术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正在高速发展。桥梁是公路建设的重要构造部分,桥梁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桥的使用效果,进而会影响到整条公路的使用效果。因此,在桥梁工程建设中,质量是关键。  【关键词】桥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桥梁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五大部件和五小部件组成,五大部件是指桥梁承受汽车或其他车辆运输荷载的桥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是桥梁结构安
期刊
【摘 要】电力工程实际进行施工时,配电工程电缆施工质量十分重要,不仅影响着电力工程整体功能发挥,对电力用户人身安全影响也很大,因而人们对电力工程配电电缆施工观念逐渐发生改变,愈发开始重视配电电缆施工水平。相对于电力工程其他配电施工部分,配电电缆施工技术性比较高,一旦部分环节出现施工技术不到位情况,都会在整体上影响到配电电缆施工水平,这种情况,致使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比较多。对此本文着重电力工程配电
期刊
【摘 要】我国自走向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智能化技术也随之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煤矿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引进智能化技术可以优化电气系统,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本文主要从智能化技术应用的现状、技术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优点来研究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  引言  电气工程自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各个城市积极加大市政道路建设步伐,城市承载能力大大提高,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市政道路不断向周边延伸,使交通大为改善,一些城市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格局初步形成。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质量与管理问题。本文就从这一问题出发,进而结合市政工程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和
期刊
【摘 要】隨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气化自动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其中,以PLC技术为代表的电气化技术的标准越来越高,这也推进了我国电气化技术发展,和传统的电气工程技术相比,PLC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可以让电气工程系统的运行更加具有高效性、可靠性。下面,作者会对PLC技术进行概述,并且会从PLC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对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PLC技术;电气工
期刊
【摘 要】地铁是现代社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能够在不占用地表空间的情况下,为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便利,有效缓解城市人地冲突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在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中,借助BIM技术,能够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切实保证施工安全。本文从BIM技术的作用出发,就BIM技术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地铁隧道工程;施工;应用  前言  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在促进城
期刊
【摘 要】文章針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为研究的对象,阐述了水利水电施工的概况,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阐述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效果。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  1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必要性  1.1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在建筑工程中非常常见的施工技术,其主要的优点就是稳定性,在施
期刊
【摘 要】电力行业的建设不但会决定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还会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想要加强电力施工现场作业的效果,并确保施工的安全性,那么就要引用移动应用技术,其具备较强的可靠性以及易接入性,从而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电力施工作业效率。  【关键词】电力行业;移动应用技术;施工作业运用  过去的电力系统以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随着社会进入智能化时代,电力行业也要做出相应的革新,其中全面采用移动应用技
期刊
【摘 要】现有的安全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当前安全形势的需要,本文根据目视安全管理的内容,结合水电工程的风险特点,通过规章制度与工作标准的公开化、与定置管理相结合、与设备安全管理相结合、与安全隐患管理相结合、统一着装与挂牌管理结合以及特种作业目视化管理六个方面的内容,形成水利水电工程目视安全管理模式。它可以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将是未来水电工程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水利水电;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