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企业还好吗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hh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国以及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对疫情初期处于风暴眼的湖北来说,影响更为严重。
  当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国陆续步入复工复产快车道,湖北也按下了疫后重振的“快进键”。湖北疫后重振成果如何?市场对湖北企业的信心又如何?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完毕,支点财经从上市公司这一微观视角来还原湖北经济复苏状况。

部分企业二季度迎来“报复性增长”


  2020年一季度,在湖北112家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只有22家,增幅超过50%的只有6家。到了二季度,同比增长的有56家,增幅超过50%的有13家,说明有更多企业在第二季度迎来“报复性增长”。



  二季度实现同比增长的56家企业中,机械设备、电子、化工行业分别有6家,医药生物、通信行业分别有5家,汽车、房地产、建筑装饰、建筑材料行业分别有3家。这些行业既是湖北上市公司二季度的利润增长担当,也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表明随着复工复产深入推进,湖北经济处于持续改善状态。
  这与湖北省统计局发布的湖北经济“半年报”数据高度吻合——今年6月,全省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2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较3月扩大46.4个百分点,15个千亿产业中有11个产业实现正增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由一季度“按住暂停”全面下滑,转向二季度“重启恢复”强力反弹。

有公司净利润增长7倍多


  受益于二季度的强力反弹,今年上半年,湖北上市公司业绩也呈好转趋势,净利润同比增长的有42家,在112家上市公司中占37.5%。同期,在A股公布半年报的3973家上市公司中,有1843家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46.4%。
  在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42家湖北上市公司中,有10家增幅超过1倍,最高增幅超7倍。
  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大多受疫情影响较小,甚至因疫情防控获得了更多订单。
  以增幅排名前三的公司为例。排名第一的闻泰科技(600745)净利润同比增长767.19%。该公司主营业务是为智能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提供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及相关服务。
  闻泰科技表示,本期业绩大幅增长,除与公司去年实施并购促进业绩上涨外,还与2020年一线手机出货量的强劲增长密切相关。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智能手机销量虽同比下滑,但由于中国疫情防控措施得当,使国内消费市场得以快速恢复。



  排名第二的奥美医疗(002950)净利润同比增长536.45%。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用敷料等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受疫情防控需要的影响,上半年公司感染防护用品销售大幅增长。
  排名第三的是华中数控(300161),净利润同比增长491.56%。该公司主营业务以数控系统技术为核心,同时积极开拓红外热成像智能体温检测系统及口罩生产线业务。同样受益于疫情防控需要,上半年数控系统、红外热成像设备、口罩生产线、机器人等产品收入大幅增长。
  疫情给小部分公司带来利好,但对大部分公司来说则是重大利空。特别是房地产、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行业,一季度几乎停摆,尽管在二季度逐步复苏,但上半年业绩仍然严重下滑。
  这其中,房地产行业最为典型。湖北共有5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涉及房地产,分别为京汉股份、南国置业、*ST中珠、福星股份和国创高新。今年上半年,这5家公司净利润均大幅下降,其中京汉股份、南国置业、*ST中珠3家公司的净利润跌幅还位列湖北跌幅榜前20位。



  在中報中这3家公司均表示,今年上半年疫情对房地产行业造成重大影响,有的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陷入停滞”,有的表示“房地产板块开工有所推迟,导致部分交房延迟”,总之“楼市‘小阳春’并未在一季度出现,销售下滑严重”。

4家公司股价上涨超一倍


  今年上半年,在湖北110家上市公司(注:回盛生物和均瑶健康两公司下半年才上市)中,有53家公司股价上涨,56家下跌,1家因停牌不涨不跌。
  在53家股价上涨的公司中,有4家涨幅超过100%,分别为:良品铺子(603719),上涨329.42%;高德红外(002414),上涨138.09%;奥美医疗(002950),上涨107.66%;人福医药(600079),上涨101.48%。



  良品铺子为今年2月上市的新股,主要从事休闲食品的研发和销售。在消费升级浪潮下,受益于在渠道网络和品牌效应等方面建立起的龙头地位,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十分看好,股价自上市首日起连续获得15个涨停,之后仍保持震荡上行。
  高德红外、奥美医疗、人福医药均是各行业的龙头,且均受益于疫情防控,公司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彰显,在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当下,市场对它们的未来增长也抱有很大期望。
  长期来看,股价与公司基本面大体同步。上半年,股价涨幅前20名的企业中,有8家位列净利润增幅前20名;而股价跌幅排名前20的公司中,也有8家入围净利润跌幅前20名。
  但是,这里面也有特例。
  比如,以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为龙头产品的海特生物(300683),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106.77%,位列跌幅榜第19位,但股价上涨80.06%,位列涨幅榜第五——这究竟是出现了巨大泡沫还是对未来预期的坚定看好,只有交给时间检验了。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部A股上市公司数量之首的较量,主要在湖南、湖北、安徽之间展开。三省你追我赶的白热化态势,引发热议。  目前,湖南A股上市公司总数为112家,居中部第一,安徽为110家,湖北以109家位居第三。而在2015年之前,湖北一直是“中部龙头”。  这一背景下,6月11日下午,湖北省召开资本市场建设工作会议并确立2020年工作目标:全省新增上市公司总数保持中部前列,直接融资额、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
期刊
一个国家营商环境好不好,除了看能否吸引大量外国投资者加强投资建厂外,跨国公司企业总部的设立数量也是很重要的衡量標准。  我国于2002年出台了首个吸引跨国公司企业总部来华的政策,目前在华企业总部共有3000多家,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地。跨国公司企业在华设立总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相比其他一些国家仍有距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跨国公司企业总部的四分之三仍设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重点
期刊
维珍集团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太大了,根本不可能给出答案。有人说,我确定的维珍前景违反了所有商业规则,千变万化,过于宽泛;也有人说,维珍已成为本世纪的领军品牌之一;还有人对维珍作细致入微的分析,并撰写有关的学术论文。而我呢,不过是拿起电话,继续经营。  我是理查德·布兰森,不管是我的一系列看似疯狂的决定,还是我建立的一系列维珍公司,都是一连串彼此紧密联系的挑战。它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的童年时代
期刊
每次看到管理二字,我心中就会一颤:小红书在管理上曾犯过很多错,有些错给公司的运营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招人过快的问题。  在发展的早期,因为前端业务大量需要人,所以公司招进来很多没那么合适的员工。怎么办?可能大家和我一样,犯错的时候没觉得是个错,直到收到负面反馈时才开始反思:我们在招人、识人的时候出了什么问题?  此后,在管理上,我首先会思考我对问题的定位到底对不对。传统HR经常讲“选、用、育、
期刊
近日,滤光片生产企业五方光电(002962)发布上市后的首份年报,业绩不错。2019年,五方光电实现营收7.27亿元,同比增长26.01%,实现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15.23%。  不过,与业绩表现相悖的是,五方光电股价持续低迷。从去年9月底起至今,五方光电股价一路向下,跌幅超40%。这也让五方光电的投资者着急,希望公司能拿出“硬核”举措提振股价。享受“浴霸”红利  2019年9月17日,
期刊
净利润亏损2.2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68亿元。  4月20日,总部位于湖北襄阳的上市公司台基股份(300046)发布了2019年年报。这是自2010年上市以来,台基股份发布的最糟糕的一份年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跨界泛文化  一切还要从2016年的一桩收购说起。  成立于2004年的台基股份,原本专注于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的研发、制造等,主要产品有功率晶闸管、整流管、IGBT(一种高频半导体开
期刊
频吃罚单,凸显了人保财险对分支机构的管控不足。  罚单!又见罚单!  在银保监会近期处罚名单中,不只有那些闯祸的“差等生”,也有投资者眼中的“优等生”。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2328.HK)隶属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601319.SH),近年业绩稳步增长。然而,去年人保财险收到超过 60张监管罚单,今年3月以来亦收到多张罚单。  总市值
期刊
湖北最新公布的第三批隐形冠军里,武汉菱电汽车电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菱电”)榜上有名。  公开信息显示,武汉菱电是目前我国两家能量产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企业之一,去年产值突破6亿元,东风汽车、北汽福田、华晨鑫源等汽车品牌都是它的客户。  早在2016年,武汉菱电就进入到IPO辅阶段导,到去年底,IPO辅导进行到第七期。3月底,支点财经从可靠渠道了解到,武汉菱电即将正式申报IPO。  这
期刊
8月24日,创业板吹响了注册制改革的“集结号”,首批18家企业上市。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是通过增量带动存量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举措。这项改革的落地,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日上市的企业中,湖北企业占得一席,同时还有3家鄂企的创业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更重大的利好在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体现出的制度包容性,将助推
期刊
8月24日,創业板注册制迎来了首批18家企业集中上市。  由于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上市首五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涨跌幅限制比例为20%,且同日创业板存量股票、相关基金涨幅限制也从10%调整为20%,首批集中上市的18家企业表现如何,备受投资者关注。  当日上午收盘时,首批集中上市的18家企业股价全部上涨,平均涨幅达158.13%,平均股价为 88.51元,总市值超过2387亿元。  创业板指也有所上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