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后澳农业有望增产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xb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下半年以来,洪灾、飓风等灾害天气持续困扰重要农产品出口国澳大利亚农业区。市场担忧澳大利亚自然灾害可能影响今后一段时期国际粮价走势,但澳大利亚农业专家日前向记者表示,澳大利亚农业生产前景乐观,从中期看,澳大利亚方面不会成为国际粮价继续攀高的诱因。
  澳大利亚全国农场主联盟(N FF)经济和贸易部门主管查尔斯·麦克埃霍恩告诉记者,本轮自然灾害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的基础。澳大利亚农林渔业部长乔·路德维希近期也表示,近期澳大利亚遭受了洪涝和飓风灾害,但强降雨有利于增加土壤湿度,提高蓄水水平,因此长期看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国际市场粮价处于相对高位,有利于增加农业收益。
  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学与科学局(以下简称“农科局”)在日前发表的“澳大利亚农作物报告”显示,受强降水缓解多年旱情、虫害得到控制等因素影响,2010至2011财年,估计全澳冬播作物产量为4210万吨,较前一财年增加19%,创2003至2004财年以来新高。其中,西澳大利亚州和南澳大利亚州粮食产量的增长预计将抵消遭受洪灾袭击的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和昆士兰州的粮食减产。
  在主要冬播作物中,2010至2011财年,小麦产量估计将达到创纪录的2630万吨,较前一收获季增长20%;大麦产量估计为930万吨,较前一收获季增长18%;油菜籽产量估计为210万吨,增长11%。在夏播作物方面,前景同样乐观。据“澳大利亚农作物报告”分析,尽管强降雨导致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南部的夏粮主产区遭遇洪灾,使低洼地区作物严重受损,但总体看来,降雨有利于作物生长以及增产。报告据此预计,2010至2011财年,全澳夏播农作物产量将为480万吨,较前一收获季增加66%。
  麦克埃霍恩认为,中国等粮食进口国无需过度担忧澳大利亚粮食的供应安全问题,因为“澳大利亚仍然是可靠的粮食供应商,有能力继续提供高品质、清洁和安全的农产品”。
  但麦克埃霍恩同时指出,在当前中东政局动荡、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偏高、国际粮食存量处于相对低位、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一些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市场对于农业灾害的敏感程度大大增强,因此天灾所带来的心理影响可能成为国际炒家推高相关农产品价格的题材。麦克埃霍恩举例说,受澳大利亚灾区甘蔗园受损影响,国际市场蔗糖价格近来出现一轮上涨行情“这反映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现实情况”。此外,麦克埃霍恩还提到,尽管澳大利亚在羊毛、大麦等个别产品出口方面占据优势,澳大利亚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的总体份额不过1.3%左右,因此即便本年度澳大利亚冬播作物获得丰收,也不能保证国际粮价趋于平稳。
  当地一些分析师警告说,澳大利亚农业长期以来未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其产量的年际波动较大,市场对此比较敏感。据澳农业部门统计,从1997至1998财年至今,澳大利亚冬播作物最高年产量达到4339.4万吨,最低仅为1740.2万吨;夏播作物最高年产量达到528.6万吨,最低仅为287.1万吨。农科局在发表报告时也承认,气候变化增加了农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今后实际粮食产量还将视实际天气状况而定。
  自2010年11月份开始,澳大利亚局部遭遇持续强降雨,严重影响冬播作物的收成,同时大大降低粮食品质。到去年12月份和今年年初,持续降水、洪灾以及飓风天气进一步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害,受灾地区包括多数东部州和西澳大利亚州的加斯科因地区。
  据澳大利亚农科局3月1日发表的“澳大利亚商品季度报告”,估计近期灾害天气使澳大利亚农业在2010至2011财年损失23亿澳元(1澳元约合1.01美元)。
其他文献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通过自身改革和业务拓展,与我国“三农”事业相伴成长,支农作用显著增强,有力缓解了金融资源禀赋缺乏的“三农”领域对信贷资金的刚性需求。  近年来,农发行在确保支持粮棉油收购的同时,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和涉农小企业发展,重点支持包括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以及农田水利、水电路网和县域城镇
期刊
今年前三季度涉农贷款增26.6%   本刊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央行网站上撰文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金融业实现了历史性飞跃,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改革迈出重大步伐,金融市场功能进一步发挥,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稳步扩大,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金融业整体实力持续增长。  2010年以来,央行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综
期刊
今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对此,各界众说纷纭,如“供需关系变化论”、“中间环节加价论”、“人为炒作论”等等。记者采访发现,上述原因确实在短期内不同程度地推高了农产品价格,从更深层次上,则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农业正在步入“高成本时代”。    ——农产品轮番涨价    “每斤小麦卖到1块钱以上了!”回忆起这几年的种粮历史,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永安乡寨子村村民邵长
期刊
近日,四川省彭州市濛阳镇双林村的标准化示范菜地里,已经成熟的莴笋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看着成片丰收的莴笋,当地蔬菜合作社负责人曹良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由于运输困难,当地已经成熟的万亩莴笋、芹菜等蔬菜滞销。部分菜农的莴笋甚至低至8分钱/斤,也无人来运。  一方面,菜农万亩莴苣、芹菜每斤仅售8分钱,鲜有菜贩上门收购。另一方面,城里人感叹菜价居高不下(我所在城市菜场的莴苣市场价在每斤2元左右)。问题到
期刊
在最近一两个月中,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为了降低农产品价格,减少农产品中间环节的流通成本就成为了一个长期策略。这个策略叫:“农超对接”。作为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大国,中国的大部分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要经历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销地农贸市场等环节。据商务部提供资料显示,农产品每一个流通环节都至少加价5%-10%。当前中国农超对接的占比约20%,而美国农产品直产直销的占比达80%。
期刊
“第四届两岸农渔业交流暨产业对接会”近日在台南举行,选择这个时间和地点有其特殊意涵。台南是农业之乡,大陆对台农产品关税优惠和大宗采购,这里的农渔民应该感触最深;还有不到1个月,ECFA早收清单中所涉及的18项农渔产品就要正式减免税,未来两岸农业如何续创双赢,此时正是商讨时机。    减少中间环节增利    对于台湾的果农来说,柳丁和香蕉的丰收产生另一种烦恼。因为岛内市场小,主要外销市场日本、韩国吸
期刊
今年,全国农垦系统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影响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紧密围绕农业部重点工作,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以加强现代农业建设为主线,大力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农垦经济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     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今年预计可实现生产总值3192.81亿元,比去年增加454.25亿元,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2.24
期刊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有超过9200万糖尿病患者,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人正饱受“三高”困扰。在无糖食品日益受青睐之时,不少消费者却为如何选取相关产品而犹豫不决。带着这样的困惑,记者日前进行了一番无糖食品的市场调查。    市场:良莠不齐名目繁多    记者走访多家超市和糕点专柜发现,“无糖食品”几乎是各商家的必选动作。各式各样的产品种类不下上百种,生产厂家也不一而同,一些商家为了“方便”顾客,还将店
期刊
一方面是我国南方不少省区持续低温冷雨天气,导致春茶迟迟未能上市,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城市中的茶庄相继打出“春茶上市”的旗号。深入采访发现,相当一部分所谓“春茶”是“翻新茶”,不少业内人士呼吁,要彻底打击“翻新茶”,必须多管齐下,严格监管。    “春茶”宣传大张旗鼓    近日,在广西南宁、柳州、桂林和不少网络购物平台上发现一些茶商打着“春茶上市”的旗号,大张旗鼓地展开宣传。  宣传一:“春茶”概念纷
期刊
防辐射关键词——排毒    黑木耳能够有助人体排出有害的纤维素物质,让这些物质难以在体内造成损害,不给它们留下任何可立足的空间。同时,这些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各种微量元素,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防辐射关键词——维生素C    人体的侵害就会逐渐缩小。平日多食用这些食物,我们的皮肤就如同获得了一层天然的辐射防护膜,有效防止了辐射的伤害。多吃蔬菜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