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习中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尤其是课程改革在高中教学上的要求,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需要以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为主展开新模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认知,拥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因此,要求教师在遵循课程教学的前提下,适当做出改变,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完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将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科思维、科学态度、创新思维四方面进行讨论,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化学核心素养为目标,为优化高中化学教学提出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高中化学学习起关键作用,对于学生在高中化学中能够流畅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还能引导学生培养学科思维与科学态度。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对于学生化学核心素质的培养,是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改善,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体会到化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调动课堂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较为灵活、有趣的互动环节,有助于调动的课堂学习氛围,集中学生的听讲注意力,从而实现化学知识的有效传授。尤其是有趣的互动导入形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高中英化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设计出趣味性的互动以及灵活的变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配合,优化课堂质量。在趣味互动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化学教师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地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优质教学。
  课堂中的互动,可以从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出发,跟学生一起互动讨论课本知识所涉及的内容。如在《基本营养物质》这一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对于营养物质的了解,并且分享自己日常饮食中的营养搭配;再如高分子化合物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东西并介绍这些物质的特性,让学生认识到高分子化合物的奇妙之处,从而产生学习兴趣。這种日常性质的话题互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氛围的轻松,从而更愿意去打开自己的思维,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学习中,极大程度地调动了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二、注重思维逻辑、激发学科思维
  高中化学内容较多,设计范围较广,教师在教学时应更加注重学生思维逻辑的锻炼,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使学生听讲时注意力更集中,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有帮助,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时对于知识的总结、能够更科学、更系统地认识学习化学。
  教师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让学生交流讨论并分析总结反应时伴随的现象等,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如在《氧化还原反应》这一节的学习中,燃烧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总结出燃烧反应的特点:燃烧时会发出明亮的光,产生大量的热等。学生之间交流讨论,也是思维碰撞的一种表现,能够激发学生的活跃度,并且学生通过现象对其特性进行分析总结,不仅能强化知识记忆,还有助于学生逻辑的提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科思维,有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态度
  高中化学课程中,涉及的反应较多,并且很多都很相似,学生不仅不容易记住,有的更是不容易理解的。加强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且有趣的反应现象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兴趣。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穿插实验的演示,能够让学生对化学反应有更深的记忆与理解,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对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离子反应》这一节中,涉及的反应较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加强这一节中理论与实验的结合。例如对于沉淀反应教学时,因为现象也很明显,教师可进行演示,并选择一些危险系数低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实验的魅力与实验科学严谨的态度。此外,还可以演示实验时的错误行,如胶头滴管的操作不当,化学反应试剂量取的不准确等,由于这些错误行为而引起化学反应不能正常发生,从而说明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具备科学严谨的态度。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加充分理解化学反应,培养科学态度。
  四、开展化学竞赛、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能够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思维的不断创新,能够在创新中学习,在创新中激发自己的潜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培养创新的最好办法就是比赛。借助比赛实践活动,帮助更好地学生了解化学,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际操作水平。
  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竞赛,可以是知识竞赛,可以是实验操作竞赛。对于知识竞赛,如元素周期表记忆方法的比赛,学生可以通过讲述自己认为较好的元素周期表记忆方法,或是总结元素周期表的规律,能够使总结出较好的记忆方法,供大家借鉴。再如物质合成途径的比赛,学生们分别从用料少、步骤少、转化率高等方面进行比赛,不仅能够让大家在比赛中相互学习,而且也是学生们创新思维的碰撞。而实验操作的比赛不仅是对创新思维的考验,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也是一种考验。良性的化学比赛,有助于学生们在比赛过程中进步,学习别人方法中的优点,反思自己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也有助于巩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实际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上,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在遵循新课程教学要求的同时,结合班级学生,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尝试多种教学模式的相互结合,优化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并且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保证学生学习更加高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及化学核心素养,从而使得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蒋荣来.利用化学核心知识 培养学生学科素养[J].中国教师,2018(S1):31.
  [2]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2):7-9.
  [3]王玲.高中化学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18(03):85-86.
  [4]陈柏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应用思考[J].考试周刊,2018(61):162.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朗读积极性,让学生爱上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增强自身的朗读能力和语文理解运用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学效果  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语文学科中的基本语文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等都能在对文章的朗读中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朗读的重
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的形式,学习写作有利于增强学生语用能力,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是一件令他们极为头疼的事情,他们写作中常存在内容不充实、情感
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教材的内容也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然而传统教育则把科学从生活中剥离出来,使学生固定在单一的“书本世界”或“科学世界”里,致使学生忘却了自己,远离了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是当代基础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立足实际,对传统教学进行有效创新.文章主要讨论了小学语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水稻纹枯病是危害我国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多年来一直使用井冈霉素(Jinggangmycin)抗生素类杀菌剂进行防治,并基本控制了纹枯病的严重
本文通过对淮北地区春、夏玉米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田间系统调查,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总群落的变化动态,采用灰色关联度、生态位重叠与相似性研究天敌与害虫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理念变革,学校开始重视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教师鼓励小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可以增强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学习小学数学时获得主动性。小学生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增强自身探索能力,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出问题能力;发展前景;实践方法  现如今,各小学校课堂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落实,教育教学方法、模式不断创新。小学作为重要的基础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益智游戏作为颇受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益智游戏应用的有效探索,以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益智游戏;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应用对策  小学阶段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十分有限,而益智游戏有
从植物中寻找具有农药活性的物质,研究开发植物源农药是新农药创制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这就使得在植物源农药研究开发方面占有很大的资源优势。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白花曼陀罗为供试材料并对其主要成分、杀虫活性部位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活性较强的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光谱分析等,最终明确白花曼陀罗植株主要杀虫活性的化学成分,结果如下:(1)用不同极性的溶剂甲醇、乙醇、丙酮、
本研究从小穗位及粒位角度,探讨了青海高原地区四个春小麦品种(系)籽粒增重过程中的形态和重量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中部与上下部小穗籽粒的长宽和干重,或有本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