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在纳米碳管中的吸附及性质的分子模拟

来源 :化学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甘氨酸分子在单壁纳米碳管中的吸附和扩散行为,并对甘氨酸分子在纳米碳管中的构象和能量进行了优化.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甘氨酸在纳米碳管中的构象发生了伸缩和扭转,这种构象的改变将会导致氨基酸生物性能的改变;纳米碳管对氨基酸分子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其中纳米碳管和甘氨酸分子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增加了纳米碳管对氨基酸的吸附能.模拟过程中氨基酸分子和纳米碳管之间的运动会保持很强的协同效应,使模拟体系构型在能量上处于最稳定的状态。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探讨外源铜与多酚氧化酶的相互作用,通过酶活性测定,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CD)对外源Cu^2+诱导烟草多酚氧化酶抗变性进行了研究.荧光光谱结果表明,没有外源铜存在的情
用傅立叶变换光谱仪和激光腔内吸收光谱仪记录了H2SiCl2分子2000~9000和12000~12900 cm-1的红外吸收光谱.依据局域模理论的非谐性耦合非谐振子(ACAO)模型,分析并拟合了Si-H的对
在国家大力提倡全民阅读的当下,引导人们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纸质书刊阅读是倡导全民阅读的应有之义,特别是在青少年中提倡纸质书刊阅读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制备了高分子均匀溶液和梯度溶液,并在声管中测试其声衰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子梯度溶液的声衰减效果明显优于(即大于)相应的均匀溶液的声衰减.根据连续分层介质中声波传
【摘要】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经过数年的课堂学习之后,已经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学习模式,每个学生的学习天赋都已呈现,学习习惯都基本养成,学生间的差异日益明显。本文仅根据本人的教学经历和个人思考,研究小学高年級数学教学中差异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对差异教学的简单分析,探讨小学高年级数学差异教学的价值,从而就差异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 差异教学 分层教学 
山东青岛四方小学始建于1920年,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遵化路33号,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追溯历史,四方小学曾是中共地下党王尽美、刘文卿同志工作过的地方,丰厚的历史推动着学校不
【摘要】科学课堂在很多情况下忽略了对探究数据信息的整理和分析。一方面体现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数据信息整理和分析的重要性,缺乏指导的有效策略;另一方面,学生不能通过对探究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锻炼思维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因此,对于科学课堂上一些探究数据,尤其是误差的数据,教师应明确什么是误差,误差造成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这些误差。   【关键词】科学探究 误差 分析   在一次区级教研活动中,多位年轻教师
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是小儿常见的髋关节疾病。我院自2002.06—2005.06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皮肤牵引、手法运用治疗6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从共轭极化出发,以共轭极化过程的双极态静电能的平均值与非极态静电能的差值作为共轭极化势(CPP).用共轭极化势与共轭烯烃紫外吸收最大波长的能量相关,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得到
以SnCl4*5H2O为主要原料,用溶剂热技术在油酸体系中成功地合成了球形SnO2纳米微粒,在无水乙醇体系中合成了菱形的SnO2纳米微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