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语的修辞功能

来源 :修辞学习 | 被引量 : 39次 | 上传用户:ting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插入语在语法上是句子结构之外的独立成分。例如“人,据说,是不错的。”“据说”是插入语,表示信息的来源。 插入语对于言语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前学者们认为“插入语:独立成分的一种。指用于句中或句首,表示引起对方注意、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等各种附加意义的词或短语”,“能使语言变为曲折,或增加情绪的色彩”。其实,插入语的修辞功能不仅这些,它在信息传递、表达情感、突出言语个性、连缀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患者未给予丁苯酞治疗,其余治疗方法相同。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等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
期刊
为筛选适宜玉溪市红塔区山区种植的抗病、高产、优质鲜食玉米新品种(系),红塔区农技部门与玉溪市农科院、云南耕嘉种子有限公司合作引进10个鲜食玉米新品种(系)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万糯2000、糯玉米7号、新时代战将、库普拉902这4个鲜食玉米品种种植表现好,均比甜玉米2号(CK)增产,亩增产52.0~180.5kg,增幅4.6%~16.1%。本试验为鲜食玉米在高海拔山区示范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目的分析盆腔器官脱垂(POP)诊断中盆底超声的应用价值及其与POP-Q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POP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60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盆底超声诊断,且观察组进行POP-Q诊断。分析POP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比较两组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下的LAT和LHS;分析盆底超声与POP-Q对不同类型POP严重程度测定的相关性。结果盆底超声诊断下,90例POP患者
期刊
为筛选适合威海市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并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威海市鲜食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鲁甜糯105”综合表现优良,可在威海市作为鲜食甜玉米大力推广利用;“白甜糯336”鲜穗产量较高,穗型商品性好,蒸煮后食用口味优,可加大试验示范,完成品种审定程序后推广利用;“鲁甜糯191”感粗缩病较重,存在安全隐患不宜在威海市推广;“威糯王1号”产量高,可保持现状;“白甜糯336”
期刊
文章阐述了高校思政课"灌输"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当前思政课在教学中面临的理论"灌输"成效不佳,教育方式片面化、单一化等困境,提出了高校思政课从"灌输"到"贯通"的教育策略,即确立价值导向——过程强化——实践升华三位一体的思政课教育模式。
期刊
针对新疆鄯善地区鲜食玉米品种多而杂乱问题,选择杰农金玉、双色甜玉318、黑糯1号、彩糯313、白玉212、杰农甜加糯等6个鲜食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品种对比试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黑糯1号、杰农甜加糯、白玉212、杰农金玉4个品种生育期相对较短,上市早,外形好,籽粒饱满,口感佳,收获完毕适合种植秋茬哈密瓜、高粱、玉米等,提高了复种指数,具有推广价值。
期刊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上应体现多元性。本文结合多元目标英语课程理论,阐述了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实现多元目标的活动设计策略,即通过赏析人物品格、探究主题意义和解读历史文化的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通过描绘人物的心理历程、回答层级性的问题和不断验证预测的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通过转换人称创作新语篇、看插图写说明和小组合作共建思维导图的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期刊
基于第325期“双清论坛”,本文总结了我国降碳减污领域所面临的国家重大需求,回顾了降碳减污领域近年来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相关基础研究的问题与不足,凝炼了该领域未来5~10年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探讨了前沿研究方向和科学基金资助策略。
期刊
为探究镉砷锌铜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共钝化工艺,以广西南丹县农田土样为研究对象,实施了生物炭、铁粉等几种材料的复合型钝化剂的共钝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复配钝化剂的钝化效果不尽相同。CaO与FeSO4的复合物在钝化20d时,3%和6%两种配比均能实现4种金属共钝化。1#生物炭与铁粉混合物的共钝化效果最好,在6%配比钝化10d时,4种金属有效态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50.22%、49.95%、41.
期刊
在分析哲学中,用集束的方式理解概念源自希拉里·普特南,但贝瑞斯·高特的艺术集束论的理论基础是维特根斯坦和塞尔的专名理论。高特认为,用集束的方式可以界定但不能定义“艺术”。他主张,不存在某种可以把某物确定为艺术作品的普遍性质,存在的只是一组具有局部性、情境性但足以构成充分条件的性质。高特从直觉的充足性、规范的充足性、启发的有用性三个方面为其理论做了辩护,而他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集束论为何不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