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这要求我们的教学也要相应的发生变化,从观念到行为。本文以历史教学为例谈到了三种意识的强化及国际意识的强化、和谐意识的强化、人本意识的强化。
【关键词】新课改;意识;强化;探究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在知识经济时代与新课改的双重压力下,我们的教学何去何从呢?本文就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几种必不可少的意识强化谈谈自己的看法。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全新的时空,全新的视觉和全新的境界。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历史教学在塑造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历史,珍惜现在,开创未来。使过去、现在和将来和谐持续地发展。历史学习不仅仅是了解过去的人和事,更重要的是借鉴历史,关注现代,发展未来。要让学生放眼未来,放眼世界,撩开历史的面纱,走进时代的殿堂。中学历史教育的意义化,在于其理论的现代化,视野的全球化和内容的时代感。这种时代意识主要包括国际意识、和谐意识、人本意识。
1. 国际意识的强化 .国际意识亦即世界意识,是指站在世界的高度看待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历史的发展,客观评价本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关注人类的发展和共同的命运。历史教育中加强国际意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用国际视野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意识,使学生成为具有民族意识的世界公民。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宏观视野、全局眼光。如“康乾盛世”如果只把它放在中国历史的纵向比较中去学习,可能会对它产生拔高的评价。若将它至于当时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大潮中去认识评价,对它的评价可能会更客观、更科学。又如在中国日新月异的今天,无论经济还是科技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加入了WTO,申奥成功,确实有让我们值得自豪的一面,可当我们放眼环球、全面关注现实时,我们更会产生出忧患意识,与发达国家的发展相差甚远,国际反动势力的干涉、破坏,藏独、台独势力的猖獗不同程度地在影响着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人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了共同的危机和共同的利益,江河污染、全球变暖、水土流失等威胁到了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安全,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关爱自己的国家,更应关注整个世界。当然,国际意识要跳出民族主义界限,传统史学观如“欧洲中心论”、“中国中心论”等,都只重视自身的存在、自身的历史,而没有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来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表现。国际意识的形成需要加强国际理解、宽容教育。让学生成为具有远大胸怀、宽阔视野、开放心态的现代中国人。培养学生为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自豪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承认、尊重和欣赏他国人民历史选择和创造的伟大成就,树立中国与世界共同进步、不断增进了解和交往的强烈的国际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必须持之以恒、长期渗透。
2. 和谐意识的强化 “和谐”发展成为了时代的强音。这一强音无不震撼着教育教学。在教学中和谐意识培养的核心任务是使学生学会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与人和谐相处。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使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从历史课程标准中我们也可解读出历史教学中必须渗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中国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对学生进行和谐意识的培养。如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大禹治水、隋炀帝开通运河等都是正面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教育。又如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力带来了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带来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由工业污染而引发的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耗竭等环境危机,正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安全。中国50年代的大跃进运动,大炼钢铁,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这些环境教育旨在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无论人类怎样能攀登高峰、征服自然,但仍然依赖于地球环境,时时牢记可持续发展观。保护地球,就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但人的生存除了要有好的自然环境外,还要有好的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在这方面,历史也给了我们诸多借鉴。如我国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王朝开明统治者的清明政治都体现着这一规律的影响。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唐初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提倡节俭,注意尊重自然与社会规律,顺应民心等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当今时代,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相处更为重要,关系到人的生存与发展,在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不仅是智力的竞争,能力的竞争,更是人格魅力的竞争,如何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我们人类的又一项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形成民主、公正、合作、关爱、宽容、理解的性格品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公正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多给予关爱、宽容、理解;教学中多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挖掘教材中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人格美。让他们感受处处皆“和谐”。总之,通过历史学习,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类命运,不断强化和谐意识的发展与生华。
3. 人本意识的强化 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而人类个体的存在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从本质上说,人是一个身体、情感和精神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人本主义思潮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三思潮。它关注人的潜能与价值问题,其主要理论是“自我实现论”。要求教育要遵循人的本能需要,必须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又要求我们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培养个性化的学生;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行为。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这方面责任更大。据上海、广州一些学校的调查,学生普遍把历史选为最不受欢迎的学习科目,最没趣味性的科目。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历史教材内容的编写、历史教师的教学、历史学习的评价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历史教师把教科书中的内容一股脑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了呆板的大量历史史实的存储器,背得晕头转向、死去活来,可到头来可能发现对他们的生活毫无裨益。这样自然会消减学习历史的兴趣。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呢?对人本意识的强化绝对是一剂良药。那如何强化这一意识呢?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可供参考。 第一、加强教师素养。要树立终生学习观,树立给学生半桶水自己需要一汪“活水”的理念。历史教师除了要精通专业外,还要对文学、哲学、政治、地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那样才能高屋建瓴,才有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乐于学习的主动最佳状态。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第二、落实探究教学。中学历史给人的感觉就是“实”,似乎一切事实、观点都在书上有定论,书本结论就是权威。教师教学似乎也已有了固定模式,从原因、经过讲到结果、意义,似乎没有什么可探讨之处。其实不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去进行探究,通过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要走出仅仅知道“是什么”的纯事实方式,以追求“应该怎样”、“我认为怎样”为目标。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应将探究、体验、想象与创造融为一体,强调学生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挖掘自己的智慧、展现自己的认识、表达自己的创意与遐想。如讲日本近代史上对中国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及日本现在与中国的关系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当时两国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及现在的有关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多次篡改历史教科书、小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两国近些年的经济文化交往情况及胡锦涛访问日本等相关资料或让学生自己事先查阅相关的资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找原因、结果、给自己的启示等。当然,让学生自己探究并不意味着就是放任自流,要对学生的是非观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看待中日两国现在的关系及未来的关系时学生很容易情绪化,说要“报复日本”, “与日本断绝关系”等,要引导学生树立长远的发展观,关注两国未来的发展。培养他们有原则的宽容意识。讲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时,可让学生自己去调查访问,从实践中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深化对教材结论的理解。总之,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探究教学能为这一目标服务,也能很好的体现人本意识。
当然,要真正落实人本主义观,最根本的还是要改变我们的教育体制,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否则,人本意识也不可能得以彻底贯彻。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新香。历史教学中的世界意识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2)
[3] 周云华。论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5(6)
[4] 刘铁芳。新教育的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新课改;意识;强化;探究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在知识经济时代与新课改的双重压力下,我们的教学何去何从呢?本文就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几种必不可少的意识强化谈谈自己的看法。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全新的时空,全新的视觉和全新的境界。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历史教学在塑造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历史,珍惜现在,开创未来。使过去、现在和将来和谐持续地发展。历史学习不仅仅是了解过去的人和事,更重要的是借鉴历史,关注现代,发展未来。要让学生放眼未来,放眼世界,撩开历史的面纱,走进时代的殿堂。中学历史教育的意义化,在于其理论的现代化,视野的全球化和内容的时代感。这种时代意识主要包括国际意识、和谐意识、人本意识。
1. 国际意识的强化 .国际意识亦即世界意识,是指站在世界的高度看待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历史的发展,客观评价本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关注人类的发展和共同的命运。历史教育中加强国际意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用国际视野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意识,使学生成为具有民族意识的世界公民。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宏观视野、全局眼光。如“康乾盛世”如果只把它放在中国历史的纵向比较中去学习,可能会对它产生拔高的评价。若将它至于当时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大潮中去认识评价,对它的评价可能会更客观、更科学。又如在中国日新月异的今天,无论经济还是科技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加入了WTO,申奥成功,确实有让我们值得自豪的一面,可当我们放眼环球、全面关注现实时,我们更会产生出忧患意识,与发达国家的发展相差甚远,国际反动势力的干涉、破坏,藏独、台独势力的猖獗不同程度地在影响着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人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了共同的危机和共同的利益,江河污染、全球变暖、水土流失等威胁到了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安全,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关爱自己的国家,更应关注整个世界。当然,国际意识要跳出民族主义界限,传统史学观如“欧洲中心论”、“中国中心论”等,都只重视自身的存在、自身的历史,而没有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来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表现。国际意识的形成需要加强国际理解、宽容教育。让学生成为具有远大胸怀、宽阔视野、开放心态的现代中国人。培养学生为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自豪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承认、尊重和欣赏他国人民历史选择和创造的伟大成就,树立中国与世界共同进步、不断增进了解和交往的强烈的国际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必须持之以恒、长期渗透。
2. 和谐意识的强化 “和谐”发展成为了时代的强音。这一强音无不震撼着教育教学。在教学中和谐意识培养的核心任务是使学生学会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与人和谐相处。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使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从历史课程标准中我们也可解读出历史教学中必须渗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中国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对学生进行和谐意识的培养。如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大禹治水、隋炀帝开通运河等都是正面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的教育。又如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力带来了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又带来了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由工业污染而引发的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耗竭等环境危机,正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安全。中国50年代的大跃进运动,大炼钢铁,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这些环境教育旨在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无论人类怎样能攀登高峰、征服自然,但仍然依赖于地球环境,时时牢记可持续发展观。保护地球,就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但人的生存除了要有好的自然环境外,还要有好的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在这方面,历史也给了我们诸多借鉴。如我国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王朝开明统治者的清明政治都体现着这一规律的影响。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唐初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提倡节俭,注意尊重自然与社会规律,顺应民心等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当今时代,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相处更为重要,关系到人的生存与发展,在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不仅是智力的竞争,能力的竞争,更是人格魅力的竞争,如何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我们人类的又一项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形成民主、公正、合作、关爱、宽容、理解的性格品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公正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多给予关爱、宽容、理解;教学中多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挖掘教材中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人格美。让他们感受处处皆“和谐”。总之,通过历史学习,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人类命运,不断强化和谐意识的发展与生华。
3. 人本意识的强化 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而人类个体的存在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从本质上说,人是一个身体、情感和精神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人本主义思潮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三思潮。它关注人的潜能与价值问题,其主要理论是“自我实现论”。要求教育要遵循人的本能需要,必须以人的自我实现为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又要求我们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培养个性化的学生;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行为。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这方面责任更大。据上海、广州一些学校的调查,学生普遍把历史选为最不受欢迎的学习科目,最没趣味性的科目。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历史教材内容的编写、历史教师的教学、历史学习的评价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历史教师把教科书中的内容一股脑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了呆板的大量历史史实的存储器,背得晕头转向、死去活来,可到头来可能发现对他们的生活毫无裨益。这样自然会消减学习历史的兴趣。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中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呢?对人本意识的强化绝对是一剂良药。那如何强化这一意识呢?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可供参考。 第一、加强教师素养。要树立终生学习观,树立给学生半桶水自己需要一汪“活水”的理念。历史教师除了要精通专业外,还要对文学、哲学、政治、地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那样才能高屋建瓴,才有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乐于学习的主动最佳状态。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第二、落实探究教学。中学历史给人的感觉就是“实”,似乎一切事实、观点都在书上有定论,书本结论就是权威。教师教学似乎也已有了固定模式,从原因、经过讲到结果、意义,似乎没有什么可探讨之处。其实不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去进行探究,通过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要走出仅仅知道“是什么”的纯事实方式,以追求“应该怎样”、“我认为怎样”为目标。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应将探究、体验、想象与创造融为一体,强调学生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挖掘自己的智慧、展现自己的认识、表达自己的创意与遐想。如讲日本近代史上对中国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及日本现在与中国的关系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当时两国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及现在的有关日本否认南京大屠杀、多次篡改历史教科书、小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两国近些年的经济文化交往情况及胡锦涛访问日本等相关资料或让学生自己事先查阅相关的资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找原因、结果、给自己的启示等。当然,让学生自己探究并不意味着就是放任自流,要对学生的是非观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看待中日两国现在的关系及未来的关系时学生很容易情绪化,说要“报复日本”, “与日本断绝关系”等,要引导学生树立长远的发展观,关注两国未来的发展。培养他们有原则的宽容意识。讲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时,可让学生自己去调查访问,从实践中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深化对教材结论的理解。总之,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探究教学能为这一目标服务,也能很好的体现人本意识。
当然,要真正落实人本主义观,最根本的还是要改变我们的教育体制,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否则,人本意识也不可能得以彻底贯彻。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新香。历史教学中的世界意识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2)
[3] 周云华。论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5(6)
[4] 刘铁芳。新教育的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