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生两个孩子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lis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从江县那深山密林里,有一个叫占里村的侗寨,自建国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几乎为零,刑事案件发生率为零,且98%家庭的孩子均为一男一女。当其它地方将计生工作看成“天下第一难”时,这里的节育思想和朴素的人口观念已经在村民的意识中根深蒂固地驻扎了几百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占里人产生如此坚定的节育观念呢?这一切都源于山寨神秘而又古老的生育许愿仪式。
  自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从江县城到占里侗寨其实并不远,仅有20公里,但得翻一座大山,好在有新开通公路,我们仅用一个多小时就来到占里。
  今天是山寨特别的日子,未婚的青年集体举行生育许愿仪式,也相当于少年的成人之礼,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生中惟一的节日。这样的仪式也是几年才举行一次,所以十分隆重,犹如过盛大的节日。
  
  面对先祖许愿:我们只生两个孩子!
  
  占里村的生育文化十分神秘,并有着谜一般的来历。
  《从江县志》记载,占里侗寨的先祖在此居住已有千多年,之前是从广西的苍梧郡因战乱和饥荒,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定居。到了清朝中期,人口增多,人均拥有的稻田日渐减少,森林砍伐量剧增,族人械斗的事也时常发生。当时德高望重的寨老吴公立召集众人,将人多船沉、鸟多无食的道理与本寨人口多田地少的现状结合起来,将其利害关系摆在众人面前。在全寨的拥护下,吴公立与众老人立下寨规:全寨不能超过160户,人口总数亦不能超过700人;并且一对夫妇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而且还明确有50担稻谷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只有30担稻谷的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如有违规者,轻者将其饲养的牲畜强行杀掉烹煮给全寨人吃,以谢罪;重者则将其逐出寨门或由其亲属处以重罚。全寨人喝了血酒,通过了这项寨规。从此、占里的人口得到控制,治安也稳定了。寨规也随之被当作一种铁定的规矩沿袭下来,一代传一代,并形成了占里人独有的生育习俗,一种健康积极的民族生育文化。每当一代人从少年步入青年,寨里就必须举行生育许愿仪式,向祖先宣誓,一生只生两个孩子,如有违背甘愿受重罚。
  仪式在上午10时举行,寨里的老人们早已将一头据说是全寨最大的大肥猪杀了,其肉就是用作餐中待客,其猪头、猪血则当作仪式的祭品。寨中的鼓楼坪很宽阔,鼓楼边上有一石板砌成的祭坛,祭坛上摆着一只很大的猪头,一盆猪血,一块块约有半斤的肉,香烛,米酒等。让人惊奇的是侗家人守猎的火枪也同时摆在祭坛上,在他们的眼中、火枪已不仅是狩猎的工具,而是神化了的物件。德高望重的寨老开祭,只见他们几位老人既烧纸又上香,口中念念有词,忙了好大一阵之后,参祭的所有的人围着祭坛转上两圈。“祖公的地盘好比一张桌子,人多了会垮掉;一棵树上只能有一窝雀,多了一窝就会挨饿;山林树木是主,人是客;占里寨是一条船,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船……”古老的生育寨规被人们编成侗族长歌,身着盛装的少男少女们整整齐齐排列在鼓楼下,聆听寨老们唱吟本土“法规”,每当唱过一段,年轻人们会应答一句,气氛颇为庄重,老人及少年都是一脸的严肃与虔诚。青少年们向祖先许愿也用侗歌唱出,歌很长,唱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据从江县旅游部门的同志翻译,其大意为:“祖先将我们不远千里带到这个地方,开荒造田,建设美好的家园,家家香糯满仓,户户养着猪牛羊。如今人口不能再多,就像一只船儿,只装一千斤不能装一千多,装多要翻船,人多田少要挨饿。” “家养崽多家贫困,树结果多树翻根”、“一株树上一窝雀,多了一窝就挨饿”、“崽多无田种,女多无钱用;崽多要分田,女多要嫁妆……”等等。最后歌中向祖先、向神灵保证,终生只生两个孩子,敬老爱幼,热爱家园。唱完后,他们吹着芦笙,大伙热闹地结队沿着山寨游行一圈,轰轰烈烈地向世人陈示他们的誓言。
  
  四代同堂八口人
  
  我随机采访了村民吴老仁一家。今年78岁的吴老仁正带着他5岁的重孙吴生民在鼓楼坪看热闹。老人身板硬朗,耳聪目明,每天做些家务活,有时还上山割牛草。老伴吴培登76岁,身体也很是健康,乐观开朗。他们的儿子吴老利55岁,媳妇54岁;孙子29岁,孙媳28岁;还有一个9岁的重孙女。老人说在他们寨里,这样四代同堂八口人的家庭还有不少。这也不难理解,98%的家庭几代都是一儿一女,儿子娶媳,女儿出嫁,一进一出,如此下来,每辈人一直都是一男一女,四代都健在的家庭就是八口人。
  从江县计划生育局提供的占里户口的相关资料获悉,占里村1952年156户、729人;到了2003年的今天,全村有156户,762人。50年来,这个村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确让人大为惊奇。资料表明,50年的历程中,占里的人口户数经常处于负增长的状态。三年自然灾害,全村人口只有400多人,而在1984年到1986年下降到130户以下,直到1990年才开始回升。在占里人口增长和下降的过程中,增长的速度明显要比下降的速度慢得多。
  占里的姑娘没有嫁到寨外的念头。有位少妇坦诚地说,附近的村寨人多田少,而占里人均有水田1.55亩,还有很多旱地,森林多,生活自然比外面强,况且外面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只想生男娃,有的生了三个女娃还要生个男的,娃娃多了负担重,那样过日子能有快乐?还能有心思唱歌?
  有一条寨规让我们外乡人怎么也没能理解,就是夫妻双方均不能提出离婚,已经有孩子的夫妇更不准离婚,如有违犯,除了让他们继续维持夫妻关系外,还要对他们进行物质上的惩罚:稻谷300斤、自酿白酒50斤、肉100斤,所有的这些东西都要拿来充公。可见占里的寨规也不是闹着玩的。我们问寨里人,假如有夫妻双方感情的确不合、没法一起生活下去,不准离婚,双方都痛苦地过着日子,那怎么办?他们笑而不答,好像根本没离婚这事似的。
  


  神秘的“换花草”,可以选择生男生女?
  
  初到占里,让人惊奇的事接踵而来。当村支书老吴介绍说,村里有98%的夫妇都是生一男一女,均衡得很。这让我们惊奇得目瞪口呆,世上竟有这么巧的事情?
  接下来的半天,我都设法探究这个让人迷惑不解的谜团。可能是我问得冒失,每当到此很多村民都是笑而不言,我说是不是有什么秘方之类?他们只是摆摆手,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最后还是在当地干部帮助下,才了解到一些眉目。
  占里人的避孕药物都是一些如棕树、茜草、月季之类的草药,据说还有一味叫“挽划”(侗语音)的草药十分的神奇,能确定胎儿性别。“挽划”就是“换花”之意,就是能“偷梁换柱”,保证占里人按自己的意愿生男生女。有村里人私下神秘地介绍说,换花草是一种生长在山上的一种藤类植物,叶子细而尖,用其根部入药煎服。占里人生第一胎时不计较婴儿的性别,怀上第二胎时,就到村里老药师那里开药吃,可按孕妇的意愿改变婴儿的性别。还说换花草的根是横长的吃了可生女娃,根部是竖长的吃后可生男娃,在怀孕的头二、三个月内,吃这种药物可改变胎儿的性别。这神秘的草药都是掌握在一位老年妇女手中,这秘方单传,只传自己的女儿,这“天机”至今无男人知道,外人更不用说了。这简直太神了,我是将信将疑。
  
  粮仓放在村外的“桃花园”
  
  今天来占里做客的有省、州、县的领导,还有很多我们这样不期而来的旅游者,包括金发碧眼的老外。占里人待客十分的热情,将我们全部请到村小学的操场里用中餐。中餐极具当地特色,杉木板临时铺设的长桌上,置一张张大大的芭蕉叶,绿色的叶子上堆放着早已烧烤好的猪肉与侗家名菜腌酸鱼,一坨坨蒸糯米,香气袭人,让众人馋涎欲滴。这烤肉与鱼块,每一片足有四指宽,三两的份量,就着同样散发着清香的蒸糯米饭,我们可是一饱口福。纯朴的村里人一个劲的劝客人多吃。席间、寨里的姑娘们唱着侗歌来敬酒,敬酒不用杯,而是一只竹筒,酒是侗家的糯米酿制,每位客人必喝一筒,约有二、三两,面对这一张张笑脸,一份份盛情,没人能找出推托的理由,个个都伸长脖子一干而尽。
  醉眼朦胧中,我看村边的小溪旁、鱼塘上,都建有一个个小房子,封得严实没设窗户,不解,忙问村里人,答曰:是粮仓。再看,每个仓门虽都挂一锁,可钥匙即挂在锁上,这与不锁有什么两样嘛?村里人又回答,这锁挂在这里是告诉人们不可以随便进仓。看粮仓与居所距离有点远,安全吗?村里人看出我们的疑惑,忙说,我们这里从没丢失过东西,更不用说谷子了。小溪两边以及村头那晒糯米的禾廊上,黄橙橙的糯米从收割回来就晾晒在那里,一晾就是一两个月,从没丢失过,反倒成了山寨的一道风景。真的是世外桃园呵,众人一阵感叹,在这里、锁的功能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
  县里的同志说,建国以来,占里村未发生过一起治安案件。这里的寨规(习惯法)虽创立于清朝中期,但至今人们还在传唱、遵守。这寨规有六条,用侗歌的形式传承下来,大意是:一、不准多生、只生一男一女为好,多生育者、不娶其女做媳妇,不嫁给其子为妻。二、不准偷盗、盗者将罚银五十二两,没有财物就处刑罚。三、不准乱砍滥伐,违者罚银五十二两,并杀其耕牛让全寨人分吃。四、安全用火,失火者杀其耕牛并驱逐出寨,三年后方可回来并要缴纳五十二两银两为买寨钱,而且只能住寨边。五、寨老不能乱接受他人财物,否则将其全部财物让全寨人分享,并取消其寨老资格,严重的,还将杀其耕牛以警示他人。六、赌博者、轻则批评教育,累教不改的,杀其耕牛全寨分享,没收财产驱出寨门。别小看这几条简单朴素的寨规,几百年来将山寨治理得井井有条。
  据悉,占里奇特的生育文化,已引起了国家计生委、中国人口情报中心等科研机构的重视,同时引起了很多人类学工作者的关注,国外一些学者也前来考察与研究,很多旅游者也蜂拥而来,这个往日寂寞的山寨日益热闹起来。
其他文献
从1985年我国首例艾滋病患者被发现到今年4月份,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84万人,患者8万人,估计已死去的艾滋病患者达到16万左右。从中国艾滋病流行趋势看,位于世界第14位,亚洲第2位,且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年以30%—40%的速度递增,是政府控制目标(10%)的数倍。中国如不能采取有效干预行动控制艾滋病传播,预计到2010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可能达到1200万。   “中国已经处于艾滋病爆发
期刊
11月20日至21日,由本刊和西部十二个省、市、自治区主流媒体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西部大开发五周年系列回顾活动暨中国·新西部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各地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以及西部大开发五年来西部涌现出的创业代表200余人济济一堂,共同见证西部大开发五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此同时
期刊
“西部旅游发展模式转化和发展创新的问题,是实践中提出来的问题,也是要在实践中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新西部高层论坛”上,国家旅游局原计财司司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做了精彩的发言。  作为我国旅游界资深专家,魏小安长期关注和研究着西部旅游问题,论坛结束后,魏小安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从流量型到收入型的创新    “西部距离主要客源市场较远,旅游产品必需要上档次,否则就吸引不来客
期刊
西部大开发初始之年,云南人就提出了“绿色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省”的发展目标,要将云南建成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国际大通道。为此,云南省提出着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烟草、矿产和旅游业等五大产业,其中生物资源开发创新被看作是云南“孵鸡成凤”的看家产业。如今,云南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  记者的采访是从云南弥勒的一片一望无际的葡萄园开始的——     “红
期刊
回首即将逝去的2004年,被业内人士视为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紧缩年”,也注定是西安房地产业进入历史性转折的一年。    2004年经历着阵痛、迷茫、挫折的西安房地产企业正在演绎着精彩与无奈,同样也面对希望与光明。    今年,国家在实行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相继出台了与房地产业直接相关的两项产业政策:一是2月26日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大大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难度;二
期刊
紫薇田园都市作为西北超规模社区的代表作,总能给我们一种惊喜、一种感动、一种力量。从“当家作主”到全国看楼,从高新两校奠基到风尚行动,紫薇田园都市带给业主的已不是单纯的家居环境,更是新生活的启航。11月15日,伴随紫薇田园都市供暖工程的正式开启,以造暖、供暖、暖冬生活为核心的紫薇田园都市暖冬行动,再次使我们聚焦大盘,关注区域发展。    造暖,紫薇田园都市引领行业     紫薇田园都市建有西安市最大
期刊
从富豪到死囚,从天堂到地狱,这一桩桩极盛而败的案例不仅值得所有富人们引以为戒,而且也向那些为官不廉者敲响了警钟。    罪加罪:富豪陈凯乱福州     2005年1月22日,福州市娱乐及地产业富豪陈凯以组织卖淫及行贿等11项罪名被法院判处死刑。  陈凯,福州凯旋(中国)集团董事长,2004年5月16日因涉嫌赌博罪被福建省公安厅逮捕,2004年11月20日正式移交诉讼,2005年1月11日在福建省南
期刊
9月28日-29日,由科技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4年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暨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工作会议”在西安胜利召开。恰逢中秋的月圆时,中国的软件产业也渴望着走向辉煌的梦想能圆。众多科技高宫和企业精英汇聚在于年古城,提出了重塑丝绸之路的战略性发展方向——走国际化道路。  针对此次会议所提出的中国软件产业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以及带着西安软件产业将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的问
期刊
中国人温和的民族性格似乎和赌博南辕北辙。但也许就在这种悖论中,有着一种必然:我们心生逆反,强力反弹,不好冒险的谦谦君子,在赌博上露出了投机和非理性的真实嘴脸。  从国家认可的福利彩票到愈演愈烈的民间聚赌,再到屡禁不止的境外赌博,中国博彩的三种景象,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不同人群加入其中,而在这些不同的人群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无名彩民的一夜暴富,非法聚赌者的一贫如洗,境外参赌官员的纷纷
期刊
两年前,当《新西部》以“资源开发批判”为题,第一次对西部的资源开发投以关注目光的时候,我们和读者一起曾经担忧过:资源开发到底能给西部的百姓带来什么?  两年后,当我们的记者仍然带着这种担忧走进号称“中国的科威特”的陕北高原、走进已经实现“高峡平湖”的三峡库区的时候,担忧却比以前变得更加严重。我们无法预测,作为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资源开发能否真的最终让西部的百姓富裕起来,但是,眼前所发生的事实是,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