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j1990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是初中生刚开始接触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化学产生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化学老师都在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为此,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及经验,对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出几点策略及建议,旨在进一步打造化学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 教学效率 提高策略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是高效课堂实现的最直接且最关键的因素。换句话说,化学教师就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教学策略及建议,与诸多同仁一起探索和研究。
  一、先声奪人,上好第一课
  初中化学的第一章写着:开启化学之门。然而,这个门要怎么开启,如何在开启后,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之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化学产生兴趣呢?笔者认为,化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备好第一课,这一课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学习心态。到了初三,学生大多十五六岁,这一时期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当然,他们的好奇心及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也很强。为此,要想教好化学,让学生喜欢化学,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则要求化学教师认真备好第一课,先声夺人,争取在第一课时就让学生喜欢上化学,使之对化学保持一颗好奇、探索之心。具体实施策略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具有个性化的教案,创设学习情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第一章里“开启化学之门”所说的:利用化学实验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开课时,首先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做到“先声夺人”。如从一个小实验入手:把鸡蛋放入一个半有白醋的玻璃杯里,让学生观察在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鸡蛋的四周会冒出漂亮的小气泡;再如燃烧镁条时,将会产生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一种黑色粉末状物质;加执“铜绿”时,当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时,管壁还会出现小水珠时,等等,都将会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使其产生浓厚兴趣,他们就会很想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当人的好奇心及兴趣被激发起来时,他们将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他们的化学之旅。有了这样的基础,课堂教学效果肯定不错,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也会令人满意。
  必须强调的是,并不是备上第一课,上好第一课就可以了,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中,需要化学教师坚持初衷,坚持认真地备好每一堂课,以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为目的,继续研究和探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集体备课,资源共享,集大家之智慧,一起研究,一起分享,一起改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二、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备课时,以学生为主,在课堂上同样是以学生为中心,摒弃一言堂的模式,还学生训练权。具体实施建议有:
  1.让学生对每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对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记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加以消化和吸收。例如:酸碱盐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难点中的难点,学生上课听得懂,但考试时又不会做,这一直是教师头痛的事情。教学中采取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总结,促进对知识、技能的巩固、掌握和应用,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化学中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复分解反应后,发动学生讨论、自己归纳总结找出反应进行的条件。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组织小组学习,将合作与差异并行。
  小组学习模式的实施,主要通过实验及让学生自己出试卷为主要途径。对学生进行差异性分组,学得好的学生一组,差一点同一组,有利于“同一水平”的切磋与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挑战性也会随之被调动起来;而对于差一点的小组来说,他们也会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信,并向学得比较好的一组“靠拢”。
  指导学生自编试卷好处多: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复习的能力。要出好试题,必须对整个单元或某些知识点有整体了解,这也正是优化学习效果和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对于实验分组来讲,可以进行自主搭配,学生自己选择合作者,一起完成实验。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合作学习。
  三、注重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对于中学生年龄特点来讲,他们对动手的实验远比理论更感兴趣。因此,精心打造“实验课堂”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学《分子运动》时,我把一培养皿放在投影仪的承物玻璃面上,在培养皿中加入约2/3体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培养皿中。品红是一种红色染料,最初在水中缓慢溶解,渐渐地明显分成两支,待片刻后,扩散完成。此时,分子运动的全过程通过光学投影到银幕上,学生都能真实清楚地观察到,并透过观察到的现象,认识分子处在不停地运动状态中。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物质运动的状态,对分子的概念、性质和结构也会更记忆深刻,理解得更透彻。实践证明,借助投影演示实验,能强化实验演示效果和实验的直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更应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论是备课、教学,或是实验,都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为中心,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敢于创新,精心备课、精讲精练、精心打造实验课堂,在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文国庆.从中考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
  [2]秦亮.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实效[J].语文学刊,2012(08).
  [3]魏新平.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J].时代教育,2013(12).
  [4]努尔兰·吐尔斯别克.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上),2014(01).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并明确自己在各种角色定位中如何作为。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探究式教学 角色定位  新课程改革以来,探究式教学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在物理科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更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建构知识,并在建构科学知识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本文从高效课堂的含义及作用,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打造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问题。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如何创新物理方法,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建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是高中物理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