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更换髓内钉和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28例,采用更换髓内钉治疗11例(A组),采用扩髓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治疗17例(B组)。两组性别、年龄、吸烟与否、骨折部位、国际内固定协会(AO/ASIF)分型、损伤类型、合并伤、骨不连类型、骨不连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定期随访行临床检查及摄X线片,观察膝关节活动和骨痂生长情况;根据Tohner-Wrnch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悬浮红细胞量均显著多于B组(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6个月。两组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其中B组临床骨愈合时间和影像学骨愈合时间均优于A组(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折复位丢失,成角或旋转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Tohner-Wrnch标准评定疗效:A组获优6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81.8%;B组获优12例,良5例,优良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23,P=0.021)。结论与更换髓内钉相比,应用保留原髓内钉、附加侧板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其操作相对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伤轻,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单平行四杆柔性铰链机构作为移动副被广泛用于超精密工作台、精密传感器中。超精密工作台依靠其变形产生位移,故刚度特性对其定位精度影响较大。针对3种不同类型的四杆柔性铰
<正>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为一种神经眼科综合征,80%以上的患者首先发生眼部症状和体征,其多因临床医生经验不足而漏诊,现将笔者所见1例病案报道如
微电机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枢的质量,电枢质量又主要与绕线工序有关,因此绕线机的改进对提高回转子质量有很大帮助。通过对绕线机的夹头改进、增加排线控制机构、绕
苯甲酸类化合物的大量生产和使用给水体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了更好的评价此类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一些重要的基础物理化学参数必不可少。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
对防卫时间的准确认定直接关系到对正当防卫的认定,这也是司法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而对于被非法拘禁状态下不断被重复侵害的防卫时间认定,则更为复杂。本文以程某案为例,通过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术后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86例深静脉血栓患者,左下肢62例、右下肢24例,均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及置管溶栓,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1例因并发脑出血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Neer三部分及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1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获12个月以上随访的77例Neer三部分及四
实验制备了纳米铜/碳纳米管/Nafion膜修饰电极。研究了在修饰电极上双酚A的电化学特性。实验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双酚A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发现在pH值为7.0的PBS缓冲溶液中,双酚
<正> 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的由陈杏珍先生整理、标校的《谭元春集》,为一般读者及专家学者研究谭元春及明代竟陵派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正如陈杏珍先生在该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