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来源 :临床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特点,阐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D/Fib)在AML中的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连续收治的152例初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和DD/Fib]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凝血功能异常在AML患者中的预后意义.结果 在152例AML患者中,aPTT延长者42例(27.6%)、PT延长者50例(32.9%)、Fib减少者18例(11.8%)、DD增加者116例(76.3%)、DD/Fib增加者77例(50.7%),表明AML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以高凝状态、纤溶亢进为特点.在年龄超过65岁、ECOG评分≥3分及乳酸脱氢酶升高的AML患者中,PT明显延长,而DD水平及DD/Fib升高除了与上述三个因素有关外,还与诊断时白细胞计数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凝血指标中Fib减少、DD增加以及DD/Fib增加与预后不良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ELN预后分型及DD/Fib是影响AML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初诊AML患者易伴发高凝及纤溶亢进,在老年、体能状态差及肿瘤负荷高的患者中更容易发生.DD/Fib增高提示预后不良,是影响AM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利用吲哚菁绿和近红外成像技术使胸导管显影,以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06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35例患者,术前均超声引导下注射吲哚菁绿至双侧腹股沟浅表淋巴结,术中利用近红外成像技术使胸导管显影,避免术中胸导管损伤,若发现有胸导管损伤,则预防性行胸导管结扎手术.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乳糜胸发生情况、注射相关并发症及其他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35例患者术中胸导管均成功被识别,术中发现胸导管损伤2例,均预防性行胸导管结扎,无术
目的 探讨高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高龄(年龄≥75岁)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均接受了R-CHOP方案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观察其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高龄DLBCL患者的中位年龄82岁(范围:75~89岁);69.2%(9/13)的患者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84.6%(11/13)的患者ECOG评分≥2;46.2%(6/13)的患者存在多处淋巴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BD)是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因此强调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此次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14版MBD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补充,推荐对于初治的MM患者,无论是否存在骨病的影像学证据,均应使用双膦酸盐和/或地舒单抗积极预防MBD及骨相关事件.在双膦酸盐使用期间,应该密切监测肾功能及颌骨改变,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减量甚至禁用,同时这类患者宜优先选用地舒单抗.希望本共识作为学术性指导意见,能够提供恰当的临床
局部晚期可手术食管鳞癌的治疗日趋综合化、个体化,围绕手术这个基石,有诸多组合模式,如术后化疗、术后放疗、术后放化疗、围手术期化疗、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及新辅助放化疗等,也包括非手术治疗的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等模式,更有新的治疗模式的探讨.其中,新辅助放化疗越来越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本文对上述治疗模式加以简要综述,以期规范食管癌的治疗.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DNA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细胞增殖、凋亡、DNA修复、肿瘤侵袭和转移等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明,DNA甲基化在肺癌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近年来DNA甲基化在肺癌中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蒽环类药物属于抗肿瘤抗生素,为细胞周期靶向非特异性药物,具有广谱、强效的特点,临床上广泛用于实体肿瘤和恶性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但是,因为容易引起心脏毒性事件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经多年研究表明,与蒽环类药物普通制剂相比,脂质体制剂不但疗效相当,而且能减轻心脏毒性.本文就蒽环类药物普通制剂和脂质体制剂心脏毒性的流行病学、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作一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速激肽(TKS)是一类主要由中枢及外周神经元产生及分泌的神经肽,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来介导体内众多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发现TKS家族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某些成员如P物质及神经激肽1受体(NK1R)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血管生成,还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潜在指标.另外,NK1R拮抗剂可通过高选择性地与受体结合,阻断P物质,起到抗肿瘤和改善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阴茎癌是一种少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下降,大约为0. 08~0. 43/10万[1] ,主要通过淋巴途径转移,远处转移较少见,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包括阴茎部分切除术、阴茎根治切除术,对于不愿手术、不能耐受手术或早期的阴茎癌以放射治疗为主.国内尚未有近距离放射治疗早期阴茎癌的文献报道,我院应用3D打印模板辅助192 Ir近距离放射治疗早期阴茎癌1例,现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氢氧化铝纳米颗粒(Rehydragel?HS)联合肿瘤来源自噬小体(DRibbles)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PEI修饰的HS(HS/PEI)联合卵清蛋白(OVA)抗原后与树突状细胞(DCs)共孵育,流式细胞仪检测DCs对HS/PEI-OVA的摄取,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孵育时间DCs中泛素化OVA蛋白的表达;与B3 Z细胞(表达LacZ的H-2Kb-OVA257-264特异性CD8+T细胞杂交瘤)共孵育后,氯苯酚红-β-D-吡喃半乳糖苷(CPRG)法检测
目的 探讨长基因间非编码RNA 691(LINC00691)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LINC00691在NSCLC细胞(NCI-H1229、A549、HCC827、NCI-H23)和肺上皮细胞BEAS-2B中的水平.将NCI-H2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si-NC)、LINC00691干扰组(转染靶向LINC00691的小干扰RNA si-LINC00691)和LINC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