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莲:“位高权轻”的“深宫怨妇”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高权轻”,曾经位至台湾地区副领导人,但没有实际权力,抱怨自己是“深宫怨妇”; 长期特立独行,在党内没有自己的派系,被形容为民进党内的“政治孤鸟”——她就是台湾的所谓“第一才女”吕秀莲。
  曾经的“党外第一才女”
  吕秀莲,1944年6月7日出生于台湾桃园县的农民家庭。自幼她特别欣赏孙中山、胡适自由开放的思想。高中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台大法律系。1967年毕业后,她在报社跑了三个月的新闻,之后以榜首的成绩考上台大研究生。这时,吕秀莲与一位学长间的感情已相当密切。1969年,正当她准备听从男朋友的建议,申请到欧洲留学、与其共筑爱巢时,校方却通知她获得赴美留学的李氏全额奖学金。一向争强好胜的她,在校方的劝说下,放弃了欧洲之行,飞到美国伊利诺大学进修硕士学位。也是因为吕秀莲凡事坚持己见的个性,让她的感情生活画上了句号。从此后吕秀莲认定“只有做自己的舟子,为自己掌舵”,才是她感情的最后归宿。
  1971年,吕秀莲在美国伊利诺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她这段留学的经历,让她开始在政治意识上逐渐启蒙、走上反对国民党的道路。
  吕秀莲回台后先担任“行政院”法规委员会科长,后改任《中国时报》、《台湾时报》专栏作家,拓荒者出版社社长,从此步上“党外”反对势力的道路。1978年,吕秀莲第二次赴美国求学,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返台后即参选桃园区域增额“立法委员”,后经“党外”协调,以“党外”人士身份参选桃园县“国大代表”,并因此被国民党正式开除党籍。同年底,由于美国与台湾“断交”,吕秀莲又伙同其他50余名“党外”人士发表所谓“国是声明”,声称“坚决主张台湾的命运应由1700万人民来决定”,“整个台湾的历史是部被异族统治而又反抗强权的民族运动史”,国民党是“外来政权”。
  1979年8月,吕秀莲参与创办“党外”杂志《美丽岛》,出任该杂志社副社长,成为“党外”运动后起的骨干人物。同年12月10日,《美丽岛》杂志社以纪念“世界人权日”为由在高雄市组织集会并举行火炬游行,强烈要求台当局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后被当局镇压,史为“高雄事件”。吕秀莲因参与此次事件涉嫌“叛乱罪”被“军事法庭”判刑12年。1984年3月,服刑未满三分之一的吕秀莲借旧病复发而获“保外就医”出狱,在其亲戚资助下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研究国际法与人权。在美国期间,吕秀莲创办了“北美洲台湾妇女会”,与海外“台独”分子联系频繁。吕秀莲长期提倡妇女运动、争取民主自由、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有台湾“新女性主义创造者与提倡者”和“党外”“第一才女”之称,但此时的吕秀莲实际上已完全蜕变为一个激进的极端“台独”分子。
  1988年,吕秀莲自美返台。1990年出任“民主人同盟会”理事长,“新女性联合会”理事长。同年11月加入民进党,1992年,当选“立法委员”。由于1996年11月桃园县长刘邦友遭人枪杀,民进党征召吕秀莲回乡参选该职位,吕秀莲先是获得了该次补选,并在九个月后的正式选举中获得胜利。
  2000年,吕秀莲与陈水扁搭档竞选2000年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获得胜选。
  2004年,吕秀莲与陈水扁获得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2008年卸任后,吕秀莲开始从事报业,不时发声,仍不时搅动台湾政坛。
  经历八年的风风雨雨,吕秀莲以“一言难尽”来形容在位的日子。
  她承认自己不甘寂寞,也不甘被媒体称为“深宫怨妇”,因为她是经过两次选举,得到选民两次肯定的。虽然受到副领导人虚位的限制,但是她强调,自己在授权的范围内,已经做了许多对得起台湾的事。
  扁吕之争:剪不断理还乱
  吕秀莲与陈水扁的关系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自从2000年成功当选台湾地区副领导人以来,吕秀莲与陈水扁就争斗不断。
  吕秀莲是老牌“台独”分子,但在党内不属任何派别,人缘很差。当年陈水扁竞选“总统”时挑吕秀莲做副手,就是看中她在党内势单力弱,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出乎意料的是,吕秀莲刚当上“副总统”就显示出强烈的权力欲望,发出“深宫怨妇”的不平之鸣,扁莲关系曾十分紧张。吕秀莲在拜会“立法院长”王金平时,对其“副总统”身份与职权遭到漠视提出质疑,她以“被打入冷宫的怨妇”形容自己的遭遇,希望未来修宪时能调整“副总统”体制,以免再受到“屈辱”。
  当时的陈水扁权大势重,吕秀莲最后不得不收藏爪牙,韬光养晦,但陈水扁从此对吕秀莲深怀戒心。
  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夜,发生了一起扑朔迷离的“枪击案”,陈水扁和吕秀莲分别受伤,吕秀莲的膝盖受枪伤,陈水扁则是腹部受伤。“两颗子弹”几乎改写了台湾选举结果。吕秀莲后来追忆说,“枪击案”中各个情节既真实也离奇,因为绝对真实,所以陈水扁与她非但未渲染伤势,反而力持镇静,强忍痛楚,为的是要安定社会。设若一切自导自演,我们势必装腔作势,夸大伤情以假乱真。吕秀莲强调她与陈水扁“遭受枪击,绝非虚构”。她承认“枪击之后一连串‘不幸中的大幸’太过不可思议,以致产生一连串疑义,从而引爆朝野的互信危机,则是不幸中的大不幸”。媒体讥笑她,说了半天“中弹”都没人理,同车别的人都不怕中弹事件,她却仍在大呼小叫,说明吕秀莲一直是“在状况外”,如果有自导自演的事,那倒也确实可证明“与吕秀莲无关”。
  由此看来,吕秀莲的说法只能证明一件事,那就是枪击案的“真相”的确是迷雾一团。
  2006年,红衫军“倒扁”,吕秀莲在旁边看热闹;在陈水扁辞去民进党主席时,吕秀莲代理党主席,企图补位更上一层楼。
  2008年,陈水扁因贪腐获罪入狱,吕秀莲呼吁陈水扁一家向民众忏悔道歉,痛批陈水扁又笨又贪,伤了所有“有良心的人”的心!
  如果说“3.19枪击案”是吕秀莲在位时的梦魇,那么扁案则是她卸任后的震撼。
  吕秀莲强调,虽然和阿扁共事八年,但她对阿扁的贪腐是真的完全不知情,知道的话,她不可能容许。她说,阿扁出问题的部分都不是法律准许的,他当然不会让她知道。对于扁案,吕秀莲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她认识的阿扁是很朴素的。“我不能想象他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在他身上,我看不到他有什么奢侈的,凭良心讲。”
  也许是惺惺相惜,吕秀莲多次去监狱探视陈水扁。2012年3月30日,吕秀莲还与民进党大佬许信良积极推动特赦陈水扁连署活动,并前往台北监狱探视陈水扁。2013年1月15日,吕秀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谢马英九当年在她坐牢时曾予协助,希望马英九“再做一件好事”,协助陈水扁保外就医。
  不能释怀的“总统梦”
  吕秀莲为什么先批后挺陈水扁呢?吕秀莲陪着扁当了八年副手,虽曾被扁誉为“最佳辅佐”,但也吃了不少苦头,扁吕之间从未水乳交融过。第一年“核四”停建,罢扁风潮初起,吕秀莲急乎乎地抗议:罢扁为什么要罢我?尔后从“深宫怨妇”到“火星人”,争议不断,连修缮副领导人官邸都闹出红木家具风波。
  第二任竞选搞出两颗子弹的3.19 悬案,吕秀莲欲言又止,彷佛其中尚有隐情。连3.19事件,吕秀莲都不肯尽信扁,扁家洗钱案已经有这么多证人和证词,吕秀莲只好站出来大批陈水扁。
  后来,吕秀莲看到蔡英文因为弹性切割阿扁而有丧失深绿支持危机所展现的摇摇摆摆,于是找到了重振女性领导声威的契机。吕秀莲向来自信满满,她显然认定自己在这知性魅力这一块,不输“小英妹”。吕秀莲还在做着“总统梦”,但讽刺的是,吕秀莲连民进党内提名都没过。很显然,吕秀莲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台湾知名人士陈文茜说:“吕秀莲玩权力的方法就是任性。她胡闹就是为了要把你们大家都吓跑了,把权力拿回到她手中。”陈文茜将陈水扁和吕秀莲作对比,认为“陈水扁讲的话没有人信,吕秀莲讲的话没有人听”。陈水扁是为了取悦他前面的人,而吕秀莲恰好相反,她只主张可以成功打败对手的主张,而去寻求另一群人的支持。
  吕秀莲在任上时就影响力有限,如今更是江河日下,无人问津。但她又不甘寂寞,不时跳出来大放厥词,让人们还记得她。
  最近几年,媒体猜测吕秀莲“登陆”一事,但一直是“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吕秀莲面对的最大阻力来自“独”派。其实,早在1990年,主张台湾独立的吕秀莲就到过大陆。她也承认,民进党对大陆的现状了解不够多,国际观可能也不够,如果要知己知彼,就有必要做好更多的准备。
其他文献
中国人以“海量”形容酒量大,以“海深”形容友情厚。我以“海宽”来形容具有竞争关系的国家完全可以共容共生。这是笔者根据最近几年中国领导人经常使用的一种“海宽体”而创造的一个国际关系新名词。比如,我们听到领导人在讲中印关系时说,印度洋足够宽,容得下中国和印度。在讲中美关系时说,太平洋足够宽,容得下中国和美国。  太平洋或宽或窄无关地理,有关心理。心大了,心宽了,太平洋就变宽,啥都装得下;反之亦然。当前
“间接谈判只不過是为了恢复谈判进程,而非为了真正的和平。”    5月9日,在美国中东特使米切尔的积极斡旋下,以阿巴斯为首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终于同意与以色列开始间接谈判。至此,历经波折的巴以和谈终于再次揭开序幕。    和谈迟迟未能恢复,为何    巴以复谈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2007年11月安纳波利斯中东和平国际会议后,巴以双方于次年1月开始直接谈判。但好景不长。2008年年底,以军为报复哈
在“打不赢又谈不拢”的尴尬情况下,美国有可能调整既定撤军策略,一定程度上放缓撤军步伐,进一步加大对塔利班的军事打击力度,为将其纳入阿富汗政治进程艰难地创造条件。    当地时间8月5日晚,一架美军CH-47“支奴干”大型直升机在阿富汗东部瓦尔达克省遭塔利班武装击落,造成包括17名“海豹突击队”成员在内的30名美军官兵丧生,创造了阿富汗战争以来美军单次战斗死亡人数之最,举世哗然。这也是1987年美军
依照《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及中外双边领事条约,在不违反接受国法律规章的前提下,中国驻外使领馆领事(简称“中国领事”)可采取“公民登记”等方式,为临时出国及海外中国公民提供保护与协助。2013年中国领事服务网创建的“出国及海外中国公民自愿登记”栏目,在为中国领事履行保护与协助职责提供信息平台的同时,既体现了“依法行政,外交为民”的思想,亦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中国领事服务网创建“公民登记”
美国国会的第三位华裔众议员  在最近美国举行的国会中期选举中,45岁的华裔刘云平在加州第33选区当选美国国会众议院议员,成为继赵美心、孟昭文之后美国国会第三位华裔众议员。此次中期选举中有20位左右华裔竞选各类职位,华裔参政意识的增强引起了关注。  刘云平竞选国会众议员得到了奥巴马总统的支持,这也是奥巴马对刘云平2008年支持其竞选总统的回报。2014年10月9日下午4点44分,奥巴马总统突然造访刘
3月20日,奥巴马总统来到中东,连任以来第一次访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除去会晤双方领导人,去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和伯利恒,还准备到耶路撒冷老城做一回“普通的”游客,不要保镖,自助游览,在街边餐饮店品尝“以色列”美食——霍姆斯酱。  为“迎接”奥巴马的到来,一些巴勒斯坦人做足了准备。他们污损了街头悬挂的奥巴马巨幅头像海报,在车队经过的地方升起黑色气球(讽刺他的中东政策早已死亡)。一些年轻人借助“脸谱”网站
印尼总统苏希洛创作歌曲《宁静》  2010年初,我专程去印尼,为温家宝总理正式访问做准备。  汽车上,听时任驻印尼大使章启月不经意间谈到,印尼总统苏希洛在2006年访问广西时,曾创作了一首题为《宁静》的歌曲,抒发了对和平环境和家乡的眷恋之情。曲子很美,在印尼广为传唱,且已收录到总统先生本人的专辑中。  听闻此事我颇为激动,因为苏希洛总统的那次访华我参与了接待。那一年正值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
中国制造的影响力,甚至充分体现在了美国灾难大片《2012》中:片中那些在劫难之际拯救人类的巨大“方舟”。而“只有中国人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这句台词,在中国观众中引发的情感却是复杂而微妙的。  而让中国制造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的,是2009年岁末一则有政府背景、由中国几家商业协会联手打造的、在美国电视有线新闻网(CNN)播出的商业广告。这则广告围绕“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理念,用时尚、流行的元素演绎了新
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连续几天报道了中国投资移民者在美国被骗的事件。那是一个叫作芝加哥会议中心的项目,负责人塞斯只有29岁却称有15年房地产业经验,要在芝加哥机场附近建造一个世界最大规模的低碳环保酒店,向290多名投资者(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出售了他自己公司1.45亿美元的股份。几年之后这个酒店还没有建起来,项目负责人却在2013年初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伪造证件,1亿多美元的外国人投资款均被冻结。
这个民族在缅甸若开邦居住的历史已超过1300年;他们是阿拉伯穆斯林、阿富汗人、摩尔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和孟加拉人的直接后裔;他们非常贫困并受到种种限制,纷纷逃往东南亚其他国家……    2009年1月,一个人权组织透露,将近1000名罗兴伽人于2008年底逃到泰国避难,但泰国军人拒绝他们入境,并且把只装了少量粮食和饮水的难民船拖回大海,还把船上的发动机弄坏,任其在海上漂流。这些难民大约有一半在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