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研究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y2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国内外的研究中梳理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并通过对其构成要素的分析得出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内涵;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042-2
  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而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准确界定和鉴别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是高等院校的培养人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一)国外对创新型人才内涵的理解
  国外对创新型人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大都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特点。如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把富有创造性的人的人格特点总结成以下8个方面: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
  英国的大学特别是牛津、剑桥两所大学把“探测、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激励个人的创造性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培养出一代代高水平的人才。在面对新世纪经济革命的需要时,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雇用灵活性。……个人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
  (二)我国对创新型人才内涵的界定
  我国许多专家就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但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比如:
  吴贻春和刘花元教授在《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的文章中指出“所谓创造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对未知领域勇于探索;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冷余生教授于2000年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发表的论文《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中指出“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同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仅不是并列的,而且要求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
  2005年,刘泽双博士和薛惠锋教授认为“创新型人才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在某力而打破旧的成规,做出突破性的创新,其自身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拥有大量理论或实践经验的人才”。
  由此可见,关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我国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阐释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角度进行的。课题组成员认为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理解应该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基础,融入当代社会对于创新的需要,不是静止的理解,而是与时俱进的界定。因此,创新型人才是在特定时期和特定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创新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点石成金的创新能力,能够在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内,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开展创新活动,并产生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思维、新方法。创新能力具体又包含哪些内容呢?我认为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如图所示):
  (一)新型合理的智能结构
  智能结构,是指一个人具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所组成的多序列、多要素、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创新人才所应具有的新型、合理的智能结构,则是指适应社会創造事业需要的智能结构。它一般有较高的效能性,有较强的适应性,较好的进攻性和较多的独特性。效能性,是为社会和人类进步服务的效能高低程度,即贡献大小;适应性,是能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特点和趋势,从一个领域转向另一个领域;进攻性,是探索、开拓未知领域的能力;独特性,是浓厚的个性特色。创新人才的这种素质,具体地说,大致包含下列内容:
  第一,广博的知识储备。知识经济就其本质来说,是创新型经济,创新是其灵魂,但知识经济首先是以知识的生产、知识的积聚、知识的分配、知识的应用尤其是知识的更新为基础的,完整的知识及体系构成了创意形成和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人们创新能力的大小。因此,站在科学发展的前沿,努力实现知识体系的更新尤其是知识的创新,才能为创新提供更为有效的知识支持,也才能更准确地体现知识经济的本质及要求。
  第二,丰富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素养。丰富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素养有利于创新主体在创新活动中形成独立的人格,有利于创新主体对科学道德的遵循,也有利于创新主体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形成,继而保持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任何现实的创新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创新活动都包含着相应的价值伦理、道德文化等诸多人文因素的影响,人文与科学素养及其影响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的特点。因此,充分重视人文与科学素养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是创新活动及结果实现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础。不仅如此,有效的人文关怀,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有机结合,对创新思维的形成,创新理论及方法的突破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科学的创新观念。创新是一种科学活动,不仅要遵循客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准确地认识、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及未来趋势,而且要充分认识和遵循创新过程的客观规律。对创新规律的认识,是随着人类创新活动的开展逐渐深化的,对创新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创新行为的自觉程度、科学程度以及有效程度。科学的创新活动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指导整个创新活动,同时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建立起科学的方法论体系。提高对创新规律的驾驭能力以及驾驭的程度,加速创新的进程,有效地提高创新的效果。充分认识和发挥人们在创新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地分析和估计客观条件对创新活动的制约。   第四,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创新型人才不仅具备一般人才的认识品质和能力特点,包括:灵活深刻的观察能力、准确迅速的记忆能力、丰富新奇的想象能力、积极活跃的思维能力,实际精干的操作能力以及积极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严谨科学的管理能力等,创新人才更重要更突出的是具有创造性思维,具备将创新的思想、理论及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思维。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突出表现在于,不受传统约束,勇于批判和怀疑权威,敢于破除迷信,破除从众型、经验型、书本型、自我中心型等思维定势与思维枷锁,从而开拓人类认识的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的新成果;既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发散思维特点,又具有同一性、程序性和比较性的集中思维特点,并使二者达到有机的结合,使创造性活动在经历从发散到集中,集中到发散,再从发散到集中的多次循环中得以实现。能够灵活运用创造的新方法,不断扩展思维的新视角,积极投身创新的新实践,努力提升认识的新境界,实施工作的新措施,开创事业的新局面。
  第五,转化创新成果的实践能力。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创新性设想,需要运用某些工具把自己的设想表示出来,并通过实践活动使设想变成现实。创造性活动是智能、知识和实践三者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在将“知识”转化为“创造力”,再把“创造力”转化为“创新现实”的物化劳动过程中,每一环节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创新的桥梁。一个人若想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新观念、新理论、新设计、新产品,不仅要有知识作为基础,而且要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基本技能和很强的实践能力。
  (二)健康完善的个性品质
  第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如管理学家指出的,一个人的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比能力更重要,品德比素质更重要,具备爱国、奉献、积极向上的精神和道德素养,这是一个人能否创新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前提和动力。创新型人才的品德突出表现为: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地信念,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正是创新型人才追求的奋斗目标,也是创新的强大精神动力。创新型人才充满积极向上的强烈情感,对未来充满激情,对事业充满热情,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勇于探索,这正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人生观。
  第二,良好的创新品质。对于创新型人才素质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必须学会观察,具有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较强的观察能力。同时,创意的形成还必须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独立思考首先表现为对观察到的材料(现象)和感性认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過程,是由感性认识趋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或者说是由对事物的表象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的质变过程。观察与思考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没有观察,思考缺乏现实的基础;没有思考,观察就不可能升华,其结果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只有观察与思考的有机结合,或者说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独立思考,人们才可能有真正的新发现、新认识、新见解,这是创意形成的直接基础。
  第三,鲜明的个性特征。创新型人才需要有鲜明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就是一种“标新立异”的过程,是一种求异性思维。没有求异,就不可能有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和独到的发现,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标新。标新正是求异的结果。因此,无论是标新,还是立异,都体现为鲜明的个性,具体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创新型人才需要成功的心理素质,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坚强的意志和开放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高宗泽.人才观念的前提反思与当代变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房国忠,王晓钧.基于人格特质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3]刘宝存.创新理念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5).
  【作者简介】陈娟(1980- ),女,天津人,天津财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挂职),助理研究员,经济学硕士。
其他文献
凝练企业内功,向管理要效益,是企业家们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市场新形势下形成的共识.rn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把握市场新的机遇,筹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战略,调整和改变经营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的根基管理,项目管理不到位,施工企业就无从发展.在项目管理上进行创新,将卓越绩效的基本理念导入项目管理的过程,围绕项目、团队、机制开展创新建设,
期刊
【摘要】现代意义上的薪酬,是指企业以法定货币和法定非货币形式定期或不定期支付给为企业付出劳动的员工的一种劳动回报。薪酬管理对企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A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小的物流公司,该企业的薪酬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如薪酬结构不合理,公司员工职位等级划分简单粗糙,薪酬竞争性差、对人才吸引力低,缺少绩效考核体系及有效的晋升机制等。对此,对公司的薪酬提出了几点意见,对其薪酬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引入薪点工
乳酶生可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有促进消化和止泻作用,用于治疗肠内异常发酵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以及儿童饮食失调引起的腹泻、绿便等。但乳酶生是活菌制剂,使用不当难
摘 要:语文学科是思想道德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挖掘课文所蕴含的人文和情感因素,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形成道德意志,付诸道德行为。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 世界观 价值观    一、深入挖掘,在讲授中播撒德育种子  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德育素材。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教材中熠熠生辉;灿烂文化,悠久历史,壮丽河山,在课文中有充分体现。通过美丽的传说、壮观的湖光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在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企业或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文化管理模式。先进的企业文化可推进经济发展,企业的发展可催生更先进,更优秀的企业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坚定基石,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企业文化如同企业的灵魂,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了企业
期刊
实施三个战略,保障品质增效益.推进品牌建设,实施质安兴企战略.强化质量精品意识,深入推进创优工作,努力做到业务优、管理优、质量优.同时强化主体责任,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
治脱发方陈醋200毫升,加水500毫升,烧热后用来洗头,每天早上洗一次,治疗脱发效果颇佳。治咽炎方淡豆豉12克,玉竹9克,葱白6克,桔梗、薄荷各4.5克,白薇3克,炙甘草1.5克,红枣2枚
期刊
围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社会实践进行理论宣传,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一个特色和优势。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