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时代下江苏的机遇与发展策略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降低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目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本文从江苏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出发,结合江苏实际,分析了江苏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江苏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江苏发展策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日趋严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现代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严峻的挑战,光化学烟雾、酸雨和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地增加,让全球变暖成为不争的事实。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能源问题逐渐成为焦点,2003年,英国政府在《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概念,即通过更少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的污染,同时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二、江苏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
  江苏省能源相对比较贫乏,属于缺煤少油无气的城市类型,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都要从外省调入,而目前江苏的经济结构主要是以重工业为主导,在能源消耗上也是以煤炭为主,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而江苏的能源结构,也多以煤炭、石油为主,低排放的天然气占比重较少,零碳排放的水电、太阳能、风能却很少被应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节能减排工作得到了省内充分的重视,有11个城市相继建立了节能监察机构,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省政府还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节能减排项目补贴。
  三、江苏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
  虽然江苏目前的发展主要还是以高碳为主,但是从未来发展来说,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因此,江苏省要抓住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重视其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
   (一)从战略发展上来说,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在经济结构上,苏南苏北要因地自宜,发挥自身所长建设低碳经济。苏南地区要充分利用人才、资本和技术上的优势,大力发展低碳新兴产业。苏北地区则要利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相对低廉的特点,大力发展农业,将低碳经济发展同本地特色产业相互结合,集约发展低碳经济。同时,苏北地区还要抓住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技术和人才,吸取教训,少走弯路。
   (二)从发展路径上,利用资源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
  江苏土地资源丰富,拥有低碳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首先,江苏是全国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拥有湿地215.7万公顷。湿地在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江苏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约有3.9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资源量折合煤炭资源高达56亿吨。再次,江苏拥有绵长的海岸线,沿海的沙洲更是为风能发电提供了条件。另外,江苏的田湾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很大程度上补充了电力供应。除了抓住以上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还要抓住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形成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主的研发队伍,研发低碳技术并开发低碳产品,形成新的生产链。
   (三)从发展结构上,大力推进绿色江苏建设,发展绿色产业结构
  目前,江苏的能源消耗主要是以工业用电、建筑供暖、供冷和居民消耗为主。因此,政府要抓住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结合江苏冬冷夏热的特点,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开发太阳能资源,加强对新兴行业的支持,特别是太阳能产业、风能发电产业、高科技产业等,积极开发新能源,大力推进江苏节能减排的低碳发展战略,实现绿色江苏的发展模式。
  四、江苏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制度的落实
  完善的经济政策和相对应的制度,能够有效地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江苏应逐步建立并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法规制度,形成长效发展低碳经济机制。虽然国内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节能减排工作开展,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在制定制度上,江苏应该多出台相关政策,使得各类低碳产业和行为有法可依。在人才与技术引进上,则需建立相关快速通道,加快低碳项目审批流程,提高低碳项目研究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在省内发展低碳产业。对于低碳产品的认证上,政府则需完善低碳产品开发与认证的相关管理办法,对技术含量高的低碳产品进行认证,从法律层面对低碳产品开发进行鼓励,政府则通过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从而有效的维护低碳产业的稳定。
   (二)調整产业化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目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工业产业占据比重多在所难免。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江苏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就不能一味的只求工业发展而忽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2010年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服务业提速计划、传统产业升级计划”这三大计划。坚持走新型化工业化道路,发展新能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环保产业。
  1、大力扶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扶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新能源比重,重点支持以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建立健全的新能源产业体系,通过开发新能源,减少碳油消耗,加速能源消费结构由煤炭为主转为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提高资源利用率。
  2、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江苏是农业大省,要利用好丰富的物产资源开发低碳高效的农业,优化种植结构与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3、大力扶持第三产业,特别是附加值较高的现代服务业。有国外的研究成果表明,服务业的碳密度仅是能源行业碳密度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特别是服务新兴行业,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低碳技术引进与研发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低碳经济建设方面取得成效还有所不足,在低碳经济技术层面还有待提高。因此,江苏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要积极学习先进的经验,积极与发达国家交流合作,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对于低碳经济人才,通过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创建国家级、省级科技园,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为低碳经济项目的研发提供人才保障。
   (四)构想“三位一体”的治理模式
  依照国外的发展经验,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应该发挥好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这三个主体的作用。首先,政府负责统筹和管理低碳经济的发展。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手段,促进低碳交易,营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其次,作为企业,要积极开发和研究低碳产业和低碳产品的开发,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发展低碳产业。作为社会来说,则需要鼓励广大居民使用低碳产品,努力成为低碳生活的实践者。因此,要加强宣传力度,在省内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鼓励广大民众使用低能耗新能源,加强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宣传,不断推动全社会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五、结束语
  当前,低碳经济作为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对江苏经济的飞跃发展既是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今,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已经成为江苏新的发展思路,江苏要好好把握低碳经济发展的先天自然优势,建立完善合理的低碳经济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的经济合作,不断的提升自身科技水平,江苏的低碳经济必将高速稳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2]汤艳玲.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探究.[j]中国商界.2010(200).3-4.
  [3]王韬.中国低碳经济未来.低碳经济论[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8.137-139.
  [4]刘世锦.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2010(1)63.
  
  
  
  
  
  
其他文献
摘要: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技术是当前行业的重点,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管理环节作了探讨,以求达到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企业标准;实践       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企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显得愈来愈激烈,因此,要注重技术管理,培养技术人才 ,合理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我国对路桥工程的需求,使得全国各地路桥等基础设施大量开工建设。随着路桥工程数量的增多,也带来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如何确保路桥工程的质量,是许多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难题。只有加强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才能保证路桥工程的顺利完成与质量。本文重点对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路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运输
摘要:加强施工企业分包合同管理对施工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分包合同管理不但能提高施工企业工程管理科学化水平,还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分包合同管理主要可分四阶段进行:1. 合同签订前主要进行资质审查和合同评审。2.合同内容应谨慎严密齐全。分包合同管理应从合同的几个重要的条款出发,如工期、质量、合同价款、履约保证金、付款条件、结算方式、违约条款等方面入手强化分包合同管理。3. 合
期刊
摘要:全球气候问题正日益影响人类的生活、经济及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是有效的应对措施。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面临着减排的巨大压力,亟待寻求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本文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进行探讨,提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建议,旨在构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低碳经济 困境 应对    2003年英国政府颁布的《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最早将“低碳经济”这个概念予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