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铁饼动作中“牵拉鞭臂”出手技术教学的对比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rdo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实验法,数理统计与分析法,特殊测试方法以及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韶关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铁饼课程进行了“牵拉鞭臂”投掷技术的教学对比试验研究;结果得出:“牵拉鞭臂”投掷技术的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技术可以推广应用;研究旨为在教学时压缩、生源扩招环境下,对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技术、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查看链接http://img1.qikan.com/qkpdf/xxty/xxty201409/xxty20140910.pdf   2.2 研究方法 全文查看链接http://img1.qikan.com/qkpdf/xxty/xxty201409/xxty20140910-1.pdf   4.2 “牵拉鞭臂”出手的能量传递方式 在掷铁饼的过程中,能量传递的路径比较长,方向改变比较频繁,角度变化大的复杂过程。当投掷者经过一系列的加速旋转或上步之后,人体就已获得了巨大的能量,因此在躯干上聚集并储存了这些巨大能量之后,最后由投掷臂爆发瓦解把铁饼掷出。能量的传递方式是人体旋转后获得的能量(E)呈“螺旋式”汇集到躯干部(总能量)→上臂部(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肌束)→前臂部(伸肌群和收肌群)→手掌部→爆发拨饼→离手。根据生理科学不难看出:肌肉群越多组成的鞭体越大,产生的能量越大,最后在鞭体末梢(手掌)爆发瓦解。牵拉鞭臂同常规的铁饼出手动作最大的区别是较明显地增加了用力的工作距离(L1),而且这段似乎多出的距离总是从有意识开始到无意识完成的。 全文查看链接http://img1.qikan.com/qkpdf/xxty/xxty201409/xxty20140910-2.pdf   3)原地侧向的牵拉鞭臂练习5次×4组/人,方法与原地正面的练习相似,只是左肩 (H4)侧对着投掷方向,这一阶段练习的牵拉鞭臂用力工作距离(L1)较长。 全文查看链接http://img1.qikan.com/qkpdf/xxty/xxty201409/xxty20140910-3.pdf
其他文献
<正>云南省大理市按照"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发展理念,通过典型引路"带"动、落实责任"促"动、注重结合"撬"动,使得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当地农村宅基地审批取
<正>当前,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的市县空间规划编制,实现市县层面上位承接、侧位对接、下位衔接已成为规划管理发展趋
<正>"土地财政"以土地为杠杆,撬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对缓解地方政府财力不足、提供公共物品以及推进城市化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不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
<正>问题2005年,某市办企业A以划拨方式取得地块C进行工业园区建设,后因资金问题,未进行建设而闲置。2008年,企业A与民办学校B签订了出租协议,将地块C以每年80万元租给学校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