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嘉兴市探索了一条在统筹城乡发展思想指导下建设城乡一体化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发展道路,以在乡镇设立市图书馆紧密型分馆的方式、提升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思路实现以城带乡共同发展。本文将外国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与嘉兴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嘉兴市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模式。
关键词:嘉兴公共图书馆;嘉兴模式;人才队伍建设;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城乡一体化
1. 嘉兴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1.1年龄结构与编制情况
针对表1-1所示,我们可以得出40岁以上的职工所占比例为28.7%,40岁以下的占到71.3%,在编人员占40.4%,合同工占59.6%,青年为该图书馆的中坚力量,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1.2年龄结构与学历层次
针对表1-2所示:我们可以得出硕士学历所占比例为8.5%,本科学历占43.6%,专科学历占41.5%,高中及以下占6.4%。嘉兴市图书馆,学历层次以中等学历为主,高等学历人数较少。学历层次与年龄结构大致呈反比,高龄人群的学历相对偏低,低龄人群则学历相对较高,这种趋势是全国大多数图书馆所成的态势[1]。
1.3乡镇分馆人才队伍建设
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嘉兴长期以来为广大乡镇民众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任务,主要有乡镇图书馆承担。但由于缺少经费保障,资源匮乏,人员不稳,乡镇图书馆无法有效的承载农村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二元结构。我国只是在县以上城市设置了独立体制的公共图书馆,并由政府提供公共财政保障。而为数更多的乡镇图书馆,虽然是乡镇文化活动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基本得不到公共财政的有效支持。尽管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已逐步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转移支付,但仍无法从根本上破解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这一难题,最终导致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均等[2]。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读书难问题,嘉兴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探索了一条在统筹城乡发展思想指导建设城乡一体化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发展道路,以在乡镇设立市图书馆紧密型分馆的方式。目标是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免费、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3]。在这一新型服务体系中,乡镇分馆建设是过去的薄弱环节,也是现在的关键环节,只有在农村建立起有效的开展各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乡镇分馆群体,才标志着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本形成,才能够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均等,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2007年,嘉兴市五县两区(桐乡、海宁、嘉善、平湖、海盐、秀洲区、南湖区)的乡镇分馆的陆续开放,分馆工作人员的配备也以明文规定,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 市、县图书馆总馆向各乡镇分馆指派馆长,业务活动对总馆负责,其他管理人员由当地乡镇政府负责配备,分馆人员需在总馆的指导和要求下,根据镇(街道)图书馆分馆的规模及实际需求实行公开招聘。嘉兴市人事局确定每建一个分馆,给市馆增加一名事业编制和一名岗位合同工编制。乡镇配备的管理人员由总馆统一培训、统一考核和统一管理,并参与总馆的学习、活动、评职称等,总馆考核小组通过定期考核,持证上岗,是业务规范成为每个员工的准绳,总馆有权按规定辞退不称职的管理员。海宁市、平湖市、海盐县、秀洲区、南湖区的乡镇分馆建设符合此项标准。
优点:分馆馆长由总馆指派,由总馆统一培训、统一考核和统一管理,能够使总分馆的联系更为紧密。总馆可以依托专业的管理和培训,对乡镇分馆进行全面的指导。
缺点:分馆馆长大多不熟悉当地乡镇环境,工作相当而言不好开展,不能充分的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开展分馆建设。
第二种:分馆馆长和管理人员不由总馆配备,而是由当地乡镇政府根据分馆的规模及实际需要配备,一般情况下是由乡镇(街道)文化站站长兼任分馆馆长一职,以确保镇分馆的正常运行。分馆馆长和管理人员,统一由总馆进行培训,但考核、管理、工资发放都由当地乡镇政府承担。桐乡市、嘉善县的乡镇分馆建设符合此项标准。
优点:分馆馆长由当地文化站站长兼任,能够依托当地文化有利条件开展分馆建设,对当地较为熟悉,工作容易开展。
缺点:分馆馆长不受总馆影响,图书馆相关专业内容不熟悉,不能紧密的把分馆建设与总馆联系在一起,总分馆之间沟通不协调,形成工作脱节[4]。
1.4嘉兴市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标准
2. 嘉兴模式的进一步建议
2.1实行全员聘用制度,推行人事制度改革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能动性,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积极发挥人的潜在能力,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岗位,培养工作兴趣,不断提高业务能力[5]。
全面推行聘用制度。遵循“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原则[6],打破级别和身份界限,面向全体职工,层层聘任,通过聘用制度,实现图书馆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2.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馆员素质
列宁曾说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图书馆馆员的整体形象、言谈举止以及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影响着读者,也会给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大工作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发展计划,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超前意识、广博知识、创新能力”的真正意义的专业人才[7], 更好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3建立健全分馆激励机制
完善绩效考核评估,切实调动乡镇分馆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行竞争上岗,按岗定薪,岗动薪变的分配制度,在什么岗位,享受什么待遇。不能胜任业务工作的人员,实行待岗学习,学习期间只发给基础工资;对有重大科技发明、贡献突出的人才,根据有关规定,实行重奖。要使图书馆从业人员感到工作压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工作热情,增长他们的才干。督促乡镇对图书馆分馆建设的重视,进一步加强乡镇政府对图书馆分馆设施、人员、经费和管理责任,保障分馆人员队伍稳定。
2.4建立统一组织的基层图书馆管理机制
对文献资料进行统一的配置,是数目、数据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缩短图书上架时间;由总馆制定统一的服务规范、服务程序并组织乡镇分馆实施,提高服务质量;在读书活动方面实施统一组织和引导,起到示范、以点带面的作用。特别要利用嘉兴数字图书馆及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为契机,认真做好调研,促进村(社区)流通站及联盟馆规范建设(包括选址、人员配备、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等)形式具有可操作、可推广的村(社区)流通站建设运行机制。
2.5加强娱乐休闲功能,满足基层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乡镇图书馆作为乡镇的公益文化机构,为乡镇居民提供良好的场所。为更好的满足读者精神文化的需要,图书馆应合理配置书刊资料[8],使读者在汲取科学文化知识,及时了解时事、政策、法规,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的同时,松弛神经,愉悦精神,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同时,乡镇图书馆还要发挥未成年人的教育功能,辅导孩子课外阅读,帮助孩子有效抵制黄、赌、毒等的不良影响,为孩子在校外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广钦.国外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与规范概览[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2]林吕建,陈野.2010年浙江发展报告[M].杭州:杭州出版社
[3]伍 涛,李 莹.浅议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J].图书馆,2009,(3):123-124
[4]张厚生.必须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7,(5)
[5]赵 燕.公共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晋图学刊,2004,(5):49-51
[6]张廷广,孙继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J]烟台大学图书馆网站:264005
[7]蔡青.浅议信息时代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9)::5-60
[8]程远,肖玲.江西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4):94-95
关键词:嘉兴公共图书馆;嘉兴模式;人才队伍建设;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城乡一体化
1. 嘉兴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1.1年龄结构与编制情况
针对表1-1所示,我们可以得出40岁以上的职工所占比例为28.7%,40岁以下的占到71.3%,在编人员占40.4%,合同工占59.6%,青年为该图书馆的中坚力量,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1.2年龄结构与学历层次
针对表1-2所示:我们可以得出硕士学历所占比例为8.5%,本科学历占43.6%,专科学历占41.5%,高中及以下占6.4%。嘉兴市图书馆,学历层次以中等学历为主,高等学历人数较少。学历层次与年龄结构大致呈反比,高龄人群的学历相对偏低,低龄人群则学历相对较高,这种趋势是全国大多数图书馆所成的态势[1]。
1.3乡镇分馆人才队伍建设
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嘉兴长期以来为广大乡镇民众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任务,主要有乡镇图书馆承担。但由于缺少经费保障,资源匮乏,人员不稳,乡镇图书馆无法有效的承载农村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二元结构。我国只是在县以上城市设置了独立体制的公共图书馆,并由政府提供公共财政保障。而为数更多的乡镇图书馆,虽然是乡镇文化活动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基本得不到公共财政的有效支持。尽管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已逐步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转移支付,但仍无法从根本上破解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这一难题,最终导致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方面存在严重的不均等[2]。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读书难问题,嘉兴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探索了一条在统筹城乡发展思想指导建设城乡一体化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发展道路,以在乡镇设立市图书馆紧密型分馆的方式。目标是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免费、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3]。在这一新型服务体系中,乡镇分馆建设是过去的薄弱环节,也是现在的关键环节,只有在农村建立起有效的开展各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乡镇分馆群体,才标志着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本形成,才能够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均等,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2007年,嘉兴市五县两区(桐乡、海宁、嘉善、平湖、海盐、秀洲区、南湖区)的乡镇分馆的陆续开放,分馆工作人员的配备也以明文规定,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 市、县图书馆总馆向各乡镇分馆指派馆长,业务活动对总馆负责,其他管理人员由当地乡镇政府负责配备,分馆人员需在总馆的指导和要求下,根据镇(街道)图书馆分馆的规模及实际需求实行公开招聘。嘉兴市人事局确定每建一个分馆,给市馆增加一名事业编制和一名岗位合同工编制。乡镇配备的管理人员由总馆统一培训、统一考核和统一管理,并参与总馆的学习、活动、评职称等,总馆考核小组通过定期考核,持证上岗,是业务规范成为每个员工的准绳,总馆有权按规定辞退不称职的管理员。海宁市、平湖市、海盐县、秀洲区、南湖区的乡镇分馆建设符合此项标准。
优点:分馆馆长由总馆指派,由总馆统一培训、统一考核和统一管理,能够使总分馆的联系更为紧密。总馆可以依托专业的管理和培训,对乡镇分馆进行全面的指导。
缺点:分馆馆长大多不熟悉当地乡镇环境,工作相当而言不好开展,不能充分的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开展分馆建设。
第二种:分馆馆长和管理人员不由总馆配备,而是由当地乡镇政府根据分馆的规模及实际需要配备,一般情况下是由乡镇(街道)文化站站长兼任分馆馆长一职,以确保镇分馆的正常运行。分馆馆长和管理人员,统一由总馆进行培训,但考核、管理、工资发放都由当地乡镇政府承担。桐乡市、嘉善县的乡镇分馆建设符合此项标准。
优点:分馆馆长由当地文化站站长兼任,能够依托当地文化有利条件开展分馆建设,对当地较为熟悉,工作容易开展。
缺点:分馆馆长不受总馆影响,图书馆相关专业内容不熟悉,不能紧密的把分馆建设与总馆联系在一起,总分馆之间沟通不协调,形成工作脱节[4]。
1.4嘉兴市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标准
2. 嘉兴模式的进一步建议
2.1实行全员聘用制度,推行人事制度改革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能动性,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积极发挥人的潜在能力,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岗位,培养工作兴趣,不断提高业务能力[5]。
全面推行聘用制度。遵循“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原则[6],打破级别和身份界限,面向全体职工,层层聘任,通过聘用制度,实现图书馆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2.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馆员素质
列宁曾说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图书馆馆员的整体形象、言谈举止以及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影响着读者,也会给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大工作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发展计划,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超前意识、广博知识、创新能力”的真正意义的专业人才[7], 更好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3建立健全分馆激励机制
完善绩效考核评估,切实调动乡镇分馆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行竞争上岗,按岗定薪,岗动薪变的分配制度,在什么岗位,享受什么待遇。不能胜任业务工作的人员,实行待岗学习,学习期间只发给基础工资;对有重大科技发明、贡献突出的人才,根据有关规定,实行重奖。要使图书馆从业人员感到工作压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工作热情,增长他们的才干。督促乡镇对图书馆分馆建设的重视,进一步加强乡镇政府对图书馆分馆设施、人员、经费和管理责任,保障分馆人员队伍稳定。
2.4建立统一组织的基层图书馆管理机制
对文献资料进行统一的配置,是数目、数据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缩短图书上架时间;由总馆制定统一的服务规范、服务程序并组织乡镇分馆实施,提高服务质量;在读书活动方面实施统一组织和引导,起到示范、以点带面的作用。特别要利用嘉兴数字图书馆及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开放为契机,认真做好调研,促进村(社区)流通站及联盟馆规范建设(包括选址、人员配备、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等)形式具有可操作、可推广的村(社区)流通站建设运行机制。
2.5加强娱乐休闲功能,满足基层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乡镇图书馆作为乡镇的公益文化机构,为乡镇居民提供良好的场所。为更好的满足读者精神文化的需要,图书馆应合理配置书刊资料[8],使读者在汲取科学文化知识,及时了解时事、政策、法规,提高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的同时,松弛神经,愉悦精神,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同时,乡镇图书馆还要发挥未成年人的教育功能,辅导孩子课外阅读,帮助孩子有效抵制黄、赌、毒等的不良影响,为孩子在校外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广钦.国外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与规范概览[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2]林吕建,陈野.2010年浙江发展报告[M].杭州:杭州出版社
[3]伍 涛,李 莹.浅议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J].图书馆,2009,(3):123-124
[4]张厚生.必须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J]江苏图书馆学报,1997,(5)
[5]赵 燕.公共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晋图学刊,2004,(5):49-51
[6]张廷广,孙继亮.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人才队伍建设.[J]烟台大学图书馆网站:264005
[7]蔡青.浅议信息时代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9)::5-60
[8]程远,肖玲.江西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