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椎间孔入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本组168例病例随访时间6~12个月,术前VAS评分(7.06±2.2)分,术后3d(2.65±0.88)分,术后1个月(1.45±0.69)分,术后6个月(1.35±0.44)分。术前ODI(40.2±5.5)%,术后3d(21.2±11.5)%,术后1个月(15.1±6.4)%,术后6个月(10.1±6.4)%。术后3d与术前比较,VAS评分与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与术后3d比较,VAS评分与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恢复快、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缓解腰腿部疼痛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